一种模块化太阳能中空纤维膜海水淡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17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太阳能中空纤维膜海水淡化器;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密封盖板;通过螺栓组件依次夹持在两块密封盖板之间的第一沟槽板、中空纤维膜组件和第二沟槽板;第一沟槽板的一面为光滑平面,另一面为布满沟槽的沟槽面,该沟槽面与密封盖板之间形成沟槽腔;沟槽面上具有冷水出入口,在光滑平面的内底侧开刻凿有一淡水出水槽;本海水淡化器既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热能驱动膜式蒸发‑冷却这一海水淡化过程,也可以在夜间利用其它低品位能源驱动这一过程,从而实现昼夜不间断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太阳能中空纤维膜海水淡化器
本技术涉及海水淡化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太阳能中空纤维膜海水淡化器。
技术介绍
由于淡水资源的匮乏,海水淡化技术存在巨大的市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指将含盐量为35000mg/L的海水淡化至含盐量在1000mg/L以下的淡水。国际上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反渗透、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等。据报道,截止2015年中期,全球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占总产能的65%,多级闪蒸占21%,电去离子占7%,电渗析占3%,纳滤占2%,其他占2%。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是反渗透技术和多级闪蒸技术。反渗透法具有产量大,出水品质高的优点,但也存在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缺陷。另外,反渗透利用高压差作为操作条件,增压泵等设备比较笨重,可移动性差。相比反渗透技术,多级闪蒸技术能耗比反渗透方法高20%,因此为了降低海水生产成本,所采取的能源尽量使用工厂产生的废热资源,由于成本较高,这些技术都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人口较少的海岛地区使用。从经济性角度来说,目前的海水淡化技术还存在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特点,只适用于经济较为发达和人口众多的地区,对于只有少量人口的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太阳能中空纤维膜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密封盖板(1);通过螺栓组件(5)依次夹持在两块密封盖板(1)之间的第一沟槽板(2)、中空纤维膜组件和第二沟槽板(4);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框体(3)、中空纤维膜(31);所述中空纤维膜(31)通过固定在其两端的槽架(32),纵向间隔排布在框体(3)的框架内;所述中空纤维膜(31)的上下端管口,通过槽架(32)的槽口,分别与框体(3)上侧的海水入口(33)和下侧的海水出口(34)连通;所述第一沟槽板(2)的一面为光滑平面,另一面为布满沟槽(23)的沟槽面,该沟槽面与密封盖板(1)之间形成沟槽腔;沟槽面上侧具有一冷水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太阳能中空纤维膜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密封盖板(1);通过螺栓组件(5)依次夹持在两块密封盖板(1)之间的第一沟槽板(2)、中空纤维膜组件和第二沟槽板(4);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框体(3)、中空纤维膜(31);所述中空纤维膜(31)通过固定在其两端的槽架(32),纵向间隔排布在框体(3)的框架内;所述中空纤维膜(31)的上下端管口,通过槽架(32)的槽口,分别与框体(3)上侧的海水入口(33)和下侧的海水出口(34)连通;所述第一沟槽板(2)的一面为光滑平面,另一面为布满沟槽(23)的沟槽面,该沟槽面与密封盖板(1)之间形成沟槽腔;沟槽面上侧具有一冷水入口(21),下侧具有一冷水出口(22),在光滑平面的内底侧开刻凿有一淡水出水槽(24),淡水出水槽(24)的底部刻凿有一淡水出口(25),该淡水出口(25)延伸至第一沟槽板(2)的外部;所述第二沟槽板(4)的结构与第一沟槽板(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沟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奎张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