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刮轴总成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刮轴总成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对行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百姓、车企和国家相关机构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标准及C-NCAP、Euro-NCAP等也对车辆的行人保护提出了要求和试验方法,雨刷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刮器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由于汽车雨刮轴刚度较大,在车辆和行人的碰撞中,行人的头部会出现碰到雨刮轴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雨刮轴会对行人头部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对头部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试验测试中雨刮轴作为一个硬点,也会降低行人保护的得分,降低车辆的安全性能。现有技术中的雨刷器的雨刮轴固定面的两端和两个支架固定面之间分别通过支撑面连接,支撑面的横向上设置有诱导槽;通过由雨刮轴固定面、两侧的支撑面和下层两侧的支架固定面形成的支架,将雨刮轴固定到汽车的风挡下横梁和流水槽底面等车身部件上,当雨刮轴收到垂直方向的冲击力时,迫使支撑面发生弯曲变形,吸收冲击能量,减小撞击力,降低雨刮轴的反作用力。但是,现有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刮轴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雨刷主轴、套筒组件、雨刷摇臂、螺旋弹簧和电磁铁;所述套筒组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雨刷主轴穿过所述容置腔,并沿着所述套筒组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雨刷主轴伸出所述套筒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雨刷摇臂连接,所述雨刷主轴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端设置有雨刷轴凸台;所述螺旋弹簧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雨刷主轴外部,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组件的内壁和所述雨刷轴凸台抵接,所述螺旋弹簧具有预紧力;所述套筒组件和所述电磁铁均与车身连接,所述电磁铁靠近所述雨刷主轴连接有所述雨刷摇臂的一端,所述电磁铁与汽车ECU电连接,汽车的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刮轴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雨刷主轴、套筒组件、雨刷摇臂、螺旋弹簧和电磁铁;所述套筒组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雨刷主轴穿过所述容置腔,并沿着所述套筒组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雨刷主轴伸出所述套筒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雨刷摇臂连接,所述雨刷主轴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端设置有雨刷轴凸台;所述螺旋弹簧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雨刷主轴外部,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组件的内壁和所述雨刷轴凸台抵接,所述螺旋弹簧具有预紧力;所述套筒组件和所述电磁铁均与车身连接,所述电磁铁靠近所述雨刷主轴连接有所述雨刷摇臂的一端,所述电磁铁与汽车ECU电连接,汽车的前侧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与行人或两轮车骑行者的碰撞的信息,并将此碰撞信息传递至汽车ECU处,汽车ECU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通电,以通过所述电磁铁吸附所述雨刷主轴向车身下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轴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套设于所述雨刷主轴外部,且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组件的内壁和所述转动部抵接,以使所述转动部与所述雨刷轴凸台抵接;所述转动部用于减小了所述雨刮轴凸台与所述螺旋弹簧之间的摩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轴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均套设于所述雨刷主轴外部,且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雨刷轴凸台的两侧,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二转动部抵接,所述螺旋弹簧用于使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雨刷轴凸台抵接、并用于使所述雨刷轴凸台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套筒组件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顾鹏云,吕晓江,胡帅帅,陈佳军,杨震,周大永,王海波,林琳,管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