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04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包括转送轨道、支架、传送链条、驱动电机和橡胶脚垫,所述转送轨道上设有传送链条,所述传送链条包括链条组成块、接触槽和接触块,所述链条组成块设有多个,装置中右边传动轴活动卡合在活动板的贯穿槽中,活动板可通过活动支撑板和调节螺母的配合作用左右移动,达到了使右边传动轴在移动槽范围内调节的目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传送链条的松紧度,方便调节,保证了传送链条的正常工作,支架下端固定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通过专用高强度胶水粘合有橡胶脚垫,具有缓冲保护作用,不易磨损支架,在橡胶脚垫磨损时可单独更换,节约使用成本,且增加了支架的使用寿命,转送轨道不易晃动和不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
,具体为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
技术介绍
专利公开号为CN202765712U的对比文件1中,一种压缩机气缸缸体生产线工件转送装置,由支架、转送轨道、传送链条、工件托架及驱动电机构成,转送轨道通过多个支架悬空安装,转送轨道为循环式轨道,在转送轨道内安装传送链条,在该链条上通过挂钩悬挂安装有多个工件托架,该链条由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轮进行驱动。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实现缸体在生产线上的转运,无需人工搬运,具有劳动强度小,效率高,不占用地面空间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压缩机气缸缸体生产线工件转送装置,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文献中传送链条的松紧度往往不可调节,在使用的过程中传送链条容易逐渐变松或逐渐变紧,不方便实时调节;2.支架下端直接座落在地面上,支架下端容易被磨损,磨损后导致转送轨道容易晃动、不稳,且支架磨损时往往需整体更换,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包括转送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包括转送轨道(1)、支架(2)、传送链条(3)、驱动电机(4)和橡胶脚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轨道(1)上设有传送链条(3),所述传送链条(3)包括链条组成块(31)、接触槽(32)和接触块(33),所述链条组成块(31)设有多个,多个链条组成块(31)相互贴合,每个链条组成块(31)的左侧面均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接触块(33),每个接触槽(32)的右侧面均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接触槽(32),所述传送链条(3)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在左边传动轴(13)和右边传动轴(15)上,所述左边传动轴(13)的两端呈前后穿过转送轨道(1)设置,且左边传动轴(13)穿过转送轨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自动转送生产线,包括转送轨道(1)、支架(2)、传送链条(3)、驱动电机(4)和橡胶脚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轨道(1)上设有传送链条(3),所述传送链条(3)包括链条组成块(31)、接触槽(32)和接触块(33),所述链条组成块(31)设有多个,多个链条组成块(31)相互贴合,每个链条组成块(31)的左侧面均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接触块(33),每个接触槽(32)的右侧面均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接触槽(32),所述传送链条(3)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在左边传动轴(13)和右边传动轴(15)上,所述左边传动轴(13)的两端呈前后穿过转送轨道(1)设置,且左边传动轴(13)穿过转送轨道(1)后端的一端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11),左边传动轴(13)穿过转送轨道(1)前端的一端活动卡合在左边传动轴固定座(12)的中间位置,所述左边传动轴固定座(12)通过螺钉固定在转送轨道(1)的前端表面,左边传动轴固定座(12)的右下方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在转送轨道(1)的左端底部,驱动电机(4)后端的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10),所述右边传动轴(15)的后端活动卡合在转送轨道(1)的后端表面,右边传动轴(15)前端活动卡合在贯穿槽(16)中,所述贯穿槽(16)设在矩形板状的活动板(6)的左端表面,所述活动板(6)活动贴合在转送轨道(1)的前端表面,所述活动板(6)的左端固定设有活动板连接杆(19),所述活动板连接杆(19)的中间位置活动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骏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