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窗帘
,尤其涉及一种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客车窗帘采用左右收缩式布料窗帘结构,仅具有遮光作用,功能单一。同时,传统的客车窗帘没有设置车窗玻璃清洁装置,导致客车玻璃清洁周期较长且复杂。并且大部分客车空调排风采用座位顶部圆形出风口,出风不均匀,当调节出风口朝向乘客时出风量较大;而当出风口调节其他方向时,制冷风感较差,导致车内温度不均衡,影响乘客体感舒适性。通常,新能源客车空调冷凝水均为直接向外排放,未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所述多功能窗帘装置,采用特殊结构,使空调出风均匀,解决车内温度不均衡的问题,减小风感,同时增加车窗清洁装置,充分利用空调冷凝水,增加窗帘的功能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为提供一种客车多功能窗帘的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窗帘的各动作。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所述窗帘装置包括网状软管结构的窗帘,所述网状软管结构的窗帘朝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装置包括网状软管结构的窗帘,所述网状软管结构的窗帘朝向车内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且所述网状软管与空调通风系统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装置包括网状软管结构的窗帘,所述网状软管结构的窗帘朝向车内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且所述网状软管与空调通风系统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软管结构的窗帘与窗户的玻璃中间留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软管结构为交织网状软管结构或整体连接相互导通的网状软管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软管结构的软管的横截面为圆形、六边形或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软管结构还包括均匀布置的没有开设小孔的相互连通的保温软管,所述保温软管与保温液体箱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温软管与保温液体箱之间设有保温开关阀门和液体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软管与空调通风系统之间设有通风开关阀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装置的窗帘收放结构位于窗户的顶部、左侧或右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收放结构位于窗户顶部,且设置在车辆外壳的车顶位置的夹层中。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收放结构位于窗户左侧或右侧,且设置在车辆外壳的夹层中。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收放结构为窗帘自动收放装置和/或窗帘手动收放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自动收放装置为滚筒式窗帘收起装置。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手动收放装置位于窗帘自动收放装置的两端。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客车多功能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手动收放装置为拉珠盘和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杨阳,荆振洋,梁凯,李亚慧,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