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锋专利>正文

一种书画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00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书画匣,属于书画文具技术领域。书画匣包括了书画匣外壳体,匣式门,匣屏,中屏,臂搁,瓦钮印章,底屉,笔山,砚台,砚池,案几,中屉,对狮,佛龛,镇纸,香筒,极键式门钮,毛笔,幕帘等零件。书画匣外壳体为主体构架,从上至下分别设有佛龛、中屉和底屉,且书画匣外壳体左右两侧铰接有匣式门,匣式门可张开闭合;匣屏与匣式门铰接,中屏与书画匣外壳体铰接;香筒与佛龛通过圆柱销连接;中屉由上下两层抽屉组成;书画匣外壳体底部设有底屉,砚台设于底屉内,砚台上端设有砚池,笔山固定于底屉前端;案几设于中屉和底屉之间;两侧的匣式门通过极键式门钮扣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书画匣
本专利技术属于书画文具
,涉及一种书画匣。
技术介绍
中国文人历来具有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希望在重拾文化,振兴国学,用中国文化的力量,以器物的方式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其中,书画盒便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书画盒,功能大都单一,有的虽有多功能性,但不是功能少,就是与书画文化沾边不多,且结构组合和功能组合不太合理,没有专门的将书画用品、用具设计组合在一起的文具盒,给书画者外出写生书画带来很多的不便。公开号为CN236987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书画盒,在该专利中提到了将纸墨盒和笔盒连接在一起,用于装笔墨、纸张又能够作为砚台使用,虽然简洁易携带但是其功能相对不足,对于书画时所需要用到的用具不能过多携带。公开号为CN253081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书画盒,在该专利中提到了将书画用品、用具设计组合在一起用于初学者进行学习,但其整体设计对于书画盒本身的文化内涵体现较为不足,且其功能仍有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中国文化精髓的本源(易经)的元素,用无极图、阴阳的变化,形成书画盒打开、关闭的方式。用五行方位的空间布局,为书画盒内部品物的放置原则。充分体现了“礼藏于器”“天人合一”“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传统红木家具的伦理和文化,是具有由物质到文化至精神的大雅之器。其中镇尺的整体设计呈如意状,镇尺内含分体式小镇尺两件;苍龙呈如意型呵护状,口含小龙,与双方成交流状,有望子成龙寓意、天天向上之意。小龙由两部剑、鞘共同组成,剑为裁纸刀,鞘为裁纸刀外罩。为重拾文化,振兴国学,用中国文化的力量,以器物的方式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提供一种功能多样、文化内涵深厚的书画匣。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希望在重拾文化,振兴国学,用中国文化的力量,以器物的方式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提供一种功能多样、文化内涵深厚的书画匣。采用中国文化精髓的本源(易经)的元素,用无极图、阴阳的变化,形成书画盒打开、关闭的方式。用五行方位的空间布局,为书画盒内部品物的放置原则。充分体现了“礼藏于器”“天人合一”“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传统红木家具的伦理和文化,是具有由物质到文化至精神的大雅之器。书画匣的主要部件包括了书画匣外壳体1,匣式门2,匣屏3,中屏4,臂搁5,瓦钮印章6,底屉7,笔山8,砚台9,砚池10,案几11,中屉12,对狮13,佛龛14,镇纸15,香筒16,极键式门钮17,毛笔18,幕帘19等零件,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一种书画匣,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书画匣外壳体1,匣式门2,匣屏3,中屏4,臂搁5,瓦钮印章6,底屉7,笔山8,砚台9,砚池10,案几11,中屉12,对狮13,佛龛14,镇纸15,香筒16,极键式门钮17,毛笔18,幕帘19;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为主体构架,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边缘设有磁条,为吸附毛笔起悬挂作用。从上至下分别设有所述的佛龛、所述的中屉和所述的底屉,且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左右两侧铰接有所述的匣式门,左右两侧所述的匣式门内分别设有所述的臂搁和所述的镇纸,所述的匣式门可张开闭合,所述的镇纸整体呈如意状,且内含分体式小镇尺,所述的匣式门内还可设册页、手卷、香筒和篆刻刀等文房收藏物件;所述的匣屏与所述的匣式门铰接,所述的中屏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铰接,对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和所述的匣式门起隔挡和观赏作用;所述的佛龛内设有成对所述的香筒,所述的香筒与佛龛通过圆柱销连接,使得所述的香筒可以旋转,且在所述的香筒旁均设有所述的对狮,所述的佛龛内可设神像;所述的中屉由上下两层抽屉组成;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底部设有所述的底屉,所述的砚台设于所述的底屉内,所述的砚台上端设有所述的砚池,所述的笔山固定于所述的底屉前端,且在所述的笔山两端设有所述的瓦钮印章;所述的案几设于所述的中屉和所述的砚台之间;两侧的所述的匣式门闭合时通过所述的极键式门钮扣合;所述的毛笔上端设有磁铁,悬挂式吸附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匣屏与所述的匣式门铰接,所述的中屏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铰接,对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和所述的匣式门起隔挡和观赏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佛龛内设有成对所述的香筒,所述的香筒与佛龛通过圆柱销连接,使得所述的香筒可以旋转,且在所述的香筒旁均设有所述的对狮,所述的佛龛内可设神像。所述的镇尺整体呈如意状,且内含分体式小镇尺两件。所述的臂搁、镇纸立体陈列摆放方式。所述的佛龛内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灯,灯的位置可以是四围或顶部的任意一种,所述的佛龛外围可以设置帘幕或者不设置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底部设有所述的底屉,所述的砚台设于所述的底屉内,所述的砚台上端设有所述的砚池,所述的笔山固定于所述的底屉前端,且在所述的笔山两端设有所述的瓦钮印章,具有装饰、收藏和使用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键式门钮根据实际所需可以是1个、2个或3个。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镇尺整体呈如意状,且内含分体式小镇尺,分别为镇纸(鞘)和裁纸刀(剑)。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的材料可以是紫檀木、黄花梨木、枫木或普通木制材料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毛笔上端设有磁铁,悬挂式吸附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屏或匣屏内以小册页为屏芯,此册页芯具有装饰、收藏和取出进一步打开观赏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画匣以五行方位的方式进行内部布局,且以古太极图的形式为打开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中国文化精髓的本源(易经)的元素,用无极图、阴阳的变化,形成书画盒打开、关闭的方式。用五行方位的空间布局,为书画盒内部品物的放置原则。充分体现了“礼藏于器”“天人合一”“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传统红木家具的伦理和文化,是具有由物质到文化至精神的大雅之器。附图说明:图1书画匣结构示意图;图2书画匣立体图;图3书画匣合拢状态图;图4书画匣五行方位图;图5书画匣佛龛、镇尺、臂搁、册页等布置图;图6极键式门钮原理示意图;图7极键式门钮结构示意图;其中:书画匣外壳体1,匣式门2,匣屏3,中屏4,臂搁5,瓦钮印章6,底屉7,笔山8,砚台9,砚池10,案几11,中屉12,对狮13,佛龛14,镇纸15,香筒16,极键式门钮17,毛笔18,幕帘1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1为主体构架,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1边缘设有磁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所述的佛龛14、所述的中屉12和所述的底屉7,且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1左右两侧铰接有所述的匣式门2,左右两侧所述的匣式门2内分别设有所述的臂搁5和所述的镇尺15,所述的匣式门2可张开闭合,所述的镇纸15整体呈如意状,且内含分体式小镇尺两件,所述的匣式门2内还可设册页、手卷和篆刻刀等文房收藏物件;所述的匣屏3与所述的匣式门2铰接,所述的中屏4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1铰接,对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1和所述的匣式门2起隔挡和观赏和美化作用;所述的佛龛14内设有成对所述的香筒16,所述的香筒16与佛龛14通过圆柱销连接,使得所述的香筒16可以旋转,且在所述的香筒16旁均设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书画匣包括了书画匣外壳体1,匣式门2,匣屏3,中屏4,臂搁5,瓦钮印章6,底屉7,笔山8,砚台9,砚池10,案几11,中屉12,对狮13,佛龛14,镇尺15,香筒16,极键式门钮17,毛笔18等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画匣包括了书画匣外壳体1,匣式门2,匣屏3,中屏4,臂搁5,瓦钮印章6,底屉7,笔山8,砚台9,砚池10,案几11,中屉12,对狮13,佛龛14,镇尺15,香筒16,极键式门钮17,毛笔18等零件。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匣屏与所述的匣式门铰接,所述的中屏与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铰接,对所述的书画匣外壳体和所述的匣式门起隔挡和观赏作用。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佛龛内设有成对所述的香筒,所述的香筒与佛龛通过圆柱销连接,使得所述的香筒可以旋转,且在所述的香筒旁均设有所述的对狮,所述的佛龛内可设神像。所述的镇尺整体呈如意状,且内含分体式小镇尺两件。所述的臂搁、镇尺立体陈列摆放方式。所述的佛龛内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灯,灯的位置可以是四围或顶部的任意一种,所述的佛龛外围可以设置可旋转的幕帘,该幕帘可以多种材料也可透明或不透明,内外可以采用不同的图案,也可以采用镂空图案或剪纸图案,其关键是幕帘可以旋转现成互动的场景。4.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书画匣,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锋
申请(专利权)人:许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