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及塑料锁头注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94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及塑料锁头注塑工艺,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公模座和母模座;母模座包括面板、水口板、母模板和母模仁,公模座包括底板、模脚、公模板和公模仁,母模仁和公模仁之间形成塑料锁头的型腔;公模座内和母模座内分别设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流道包括第一冷却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内侧的第二冷却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出水口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出水口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冷却水流道的设计能够提高模具整体冷却的均一性,保证产品冷却收缩性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及塑料锁头注塑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锁头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合成材料。塑料具有重量轻、化学性能稳定、电绝缘性能优异、消声减震作用良好、比强度高、机械强度分布广等优点。注射成型技术是将颗粒状或粉末状的聚合物原料加入聚合物料筒,在加热或机械剪切作用下塑化,最后在柱塞或螺杆的推动下进入模具内,冷却固化形成与模具型腔一致的聚合物制品。注塑成型技术是塑料制品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并且能够一次生产和制造复杂的成型制品,是热塑性材料成型加工的重要方法。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精度在塑料制品中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注塑模具常常因为设计的不合理,使成品出现气穴、熔接痕,甚至翘曲变形成等缺陷,造成生产效率低并且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并且模具的不合理设计也会导致模具使用寿命的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及塑料锁头注塑工艺,其冷却水流道的设计能够提高模具整体冷却的均一性,保证产品冷却收缩性一致;且注塑工艺实施步骤简单,有效的降低成型周期和生产成本,同时优化相应的工艺参数有效提高该产品的成品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公模座和母模座;所述母模座包括面板、水口板、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面板、所述水口板与所述母模板三者可分离连接,所述母模仁固定于母模板的内侧;所述公模座包括底板、模脚、公模板和公模仁,所述底板、模脚和公模板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公模板的内侧;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之间形成塑料锁头的型腔;所述母模座上具有进胶口;所述公模座上具有将塑料锁头顶出的顶出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公模板之间具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靠近公模板,所述下顶针板靠近底板;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上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公模座内和所述母模座内分别设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流道包括第一冷却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内侧的第二冷却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出水口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出水口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包括由两块隔板分隔形成的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分流道,每一第一分流道皆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左竖向流道、第一横向流道和第一右竖向流道,所述第一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一右竖向流道分别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第一横向流道位于公模仁/母模仁的内部,所述第一横向流道的上壁等间距设有若干上挡板,所述第一横向流道的下壁等间距设有若干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一右竖向流道皆为波浪形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包括由两块隔板分隔形成的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分流道,每一第二分流道皆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左竖向流道、第二横向流道和第二右竖向流道,所述第二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二右竖向流道分别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第二横向流道位于公模仁/母模仁的内部,所述第二横向流道的上壁等间距设有若干所述上挡板,所述第二横向流道的下壁等间距设有若干所述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二右竖向流道皆为波浪形流道。进一步地说,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下顶针板两者贯穿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相对底板的一端具有稍钉孔,螺栓依次穿过底板和稍钉孔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底板和所述下顶针板之间还具有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固定于下顶针板下表面的垃圾钉。进一步地说,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公模板之间具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一端穿过公模板且另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上具有弹性柱。进一步地说,所述进胶口位于母模板上,注胶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胶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母模仁的注胶口连通。进一步地说,所述顶出结构为顶针。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利用所述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制造塑料锁头的注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注塑成型模具的安装;S2、注塑原料的检验:注塑原料主要有良好的冲击性,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好,使用温度广泛,尺寸稳定性高;所述注塑原料为PC;S3、注塑原料的干燥:将注塑原料在118-118℃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2-3h;S4、注塑原料的熔融:将注塑原料输送至上料筒内,加热使其成熔融状态;S5、注塑原料的注射:将熔融状态的注塑原料经挤压杆挤压至模具内的热流道的喷嘴注射到加热后的模具中,喷嘴处的温度为293-297℃;注射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段注塑压力为88-92MPa,注塑速度为38-42mm/s,挤压杆距离进胶口的位置为38-42mm;第二段注塑压力为93-97MPa,注塑速度为29-33mm/s,挤压杆距离进胶口的位置为28-32mm;第三段注塑压力为73-77MPa,注塑速度为18-18mm/s,挤压杆距离进胶口的位置为25-29mm;所述注塑的总时长为3.5s;S6、保压:在模具中熔体冷却收缩时,继续保持施压状态迫使进胶口附近的熔料不断补充入模具中,使型腔的塑料能成型出形状完整而致密的塑件;保压过程分为1段:第一段保压压力为43-47MPa,保压速度为10-14mm/s,时间为1.5s;S7、冷却:将冷却水通入模具中进行冷却,使公模座和母模座的温度维持在75-85℃,冷却时间为15s;S8、脱模定型:成型件通过模具的顶针顶出,将成型件放入载具,室温下放置2-3h;所述顶针的顶出压力为38-42MPa,顶出速度为33-37mm/s,顶出位置为3-7mm;顶针的回退压力为43-47MPa,回退速度为28-32mm/s;S9、检验包装。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料筒的加热温度分为4段:第一段的加热温度为243-247℃、第二段的加热温度为253-257℃、第三段的加热温度为263-267℃和第四段的加热温度为273-277℃。进一步地说,注塑结束后挤压杆的射退压力为43-47MPa,射退速度为19-27mm/s,挤压杆距离进胶口的位置为3-7mm。进一步地说,注塑结束后上料筒的储料过程分为3段:第一段储料压力为78-82MPa,储料速度为53-57mm/s,挤压杆距离进胶口的位置为28-32mm;第二段储料压力为78-82MPa,储料速度为53-57mm/s,挤压杆距离进胶口的位置为38-42mm;第三段的储料压力为78-82MPa,储料速度为53-57mm/s,挤压杆距离进胶口的位置为43-47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1、本专利技术冷却水流道第一冷却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内侧的第二冷却水流道,并且第一冷却水流道和第二冷却水流道分别设有三个分流道,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的波浪形流道和流道内设有的上挡板和下挡板结构皆可以提高水体在公模仁/母模仁内流动的时间,提高模具的降温效果,保证产品冷却收缩性一致;2、本专利技术对注塑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注塑、保压、冷却、开模、储料的压力、速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不仅有效的降低成型周期和生产成本,还使得塑料锁头达到工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公模座和母模座;所述母模座包括面板(1)、水口板(2)、母模板(3)和母模仁(4),所述面板、所述水口板与所述母模板三者可分离连接,所述母模仁固定于母模板的内侧;所述公模座包括底板(5)、模脚(6)、公模板(7)和公模仁(8),所述底板、模脚和公模板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公模板的内侧;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之间形成塑料锁头的型腔;所述母模座上具有进胶口;所述公模座上具有将塑料锁头顶出的顶出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公模板之间具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顶针板(9)和下顶针板(10),所述上顶针板靠近公模板,所述下顶针板靠近底板;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上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公模座内和所述母模座内分别设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流道包括第一冷却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内侧的第二冷却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进水口(11)和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出水口(12)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进水口(13)和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出水口(14)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包括由两块隔板分隔形成的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分流道(15),每一第一分流道皆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左竖向流道(151)、第一横向流道(152)和第一右竖向流道(153),所述第一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一右竖向流道分别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第一横向流道位于公模仁/母模仁的内部,所述第一横向流道的上壁等间距设有若干上挡板(154),所述第一横向流道的下壁等间距设有若干下挡板(155),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一右竖向流道皆为波浪形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包括由两块隔板分隔形成的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分流道(16),每一第二分流道皆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左竖向流道(161)、第二横向流道(162)和第二右竖向流道(163),所述第二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二右竖向流道分别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第二横向流道位于公模仁/母模仁的内部,所述第二横向流道的上壁等间距设有若干所述上挡板,所述第二横向流道的下壁等间距设有若干所述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二右竖向流道皆为波浪形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公模座和母模座;所述母模座包括面板(1)、水口板(2)、母模板(3)和母模仁(4),所述面板、所述水口板与所述母模板三者可分离连接,所述母模仁固定于母模板的内侧;所述公模座包括底板(5)、模脚(6)、公模板(7)和公模仁(8),所述底板、模脚和公模板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公模板的内侧;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之间形成塑料锁头的型腔;所述母模座上具有进胶口;所述公模座上具有将塑料锁头顶出的顶出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公模板之间具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顶针板(9)和下顶针板(10),所述上顶针板靠近公模板,所述下顶针板靠近底板;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上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公模座内和所述母模座内分别设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流道包括第一冷却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内侧的第二冷却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进水口(11)和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的第一出水口(12)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进水口(13)和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的第二出水口(14)皆位于所述公模板/所述母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包括由两块隔板分隔形成的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分流道(15),每一第一分流道皆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左竖向流道(151)、第一横向流道(152)和第一右竖向流道(153),所述第一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一右竖向流道分别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第一横向流道位于公模仁/母模仁的内部,所述第一横向流道的上壁等间距设有若干上挡板(154),所述第一横向流道的下壁等间距设有若干下挡板(155),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一右竖向流道皆为波浪形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包括由两块隔板分隔形成的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分流道(16),每一第二分流道皆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左竖向流道(161)、第二横向流道(162)和第二右竖向流道(163),所述第二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二右竖向流道分别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第二横向流道位于公模仁/母模仁的内部,所述第二横向流道的上壁等间距设有若干所述上挡板,所述第二横向流道的下壁等间距设有若干所述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左竖向流道和所述第二右竖向流道皆为波浪形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下顶针板两者贯穿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相对底板的一端具有稍钉孔,螺栓依次穿过底板和稍钉孔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下顶针板之间还具有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固定于下顶针板下表面的垃圾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公模板之间具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一端穿过公模板且另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上具有弹性柱(1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弘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