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82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包括固设于靠背骨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对应两根肩垫安全带分别形成有供所述肩垫安全带穿过的穿带空间;固设于所述支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穿带空间下方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且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肩垫安全带一一对应;以及形成于所述肩垫安全带端部的管状带,所述管状带套设于对应的固定杆上从而实现了所述肩垫安全带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平设置于穿带空间下方的固定杆来固定肩垫安全带,从而在固定所述肩垫安全带的同时,使肩垫安全带无需扭转,且每根肩垫安全带固定在对应的固定杆上,在拉动一根肩垫安全带时不会对另一根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带
,特指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上,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通常设置有五点式安全带,五点式安全带中肩部具有两根安全带。但是由于肩部安全带较细,会使儿童感到勒住不适,且在事故发生时容易勒伤儿童的身体,因此通常需要另设一个肩垫安全带,肩垫安全带上的肩垫直接贴于儿童的身体,增大安全带与儿童接触的面积,且肩部安全带穿过肩垫,使在儿童在乘坐舒适的同时也起到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常两根肩垫安全带82水平地穿过靠背上的穿带空间,且端部扭转呈相对设置,两根肩垫安全带82的端部固定于一个“山”型的连接件81(如图2所示),然而这样的连接方式会使肩垫安全带82扭转,导致穿带空间处肩垫安全带82的一侧容易翘起,不够美观,且由于连接件81可在靠背内自由活动,当拉动一根肩垫安全带时另一根会自动缩短,使用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可以解决现有的肩垫安全带固定结构会使肩垫安全带扭转,且容易长度不一、使用麻烦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包括:固设于靠背骨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对应两根肩垫安全带分别形成有供所述肩垫安全带穿过的穿带空间;固设于所述支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穿带空间下方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且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肩垫安全带一一对应;以及形成于所述肩垫安全带端部的管状带,所述管状带套设于对应的固定杆上从而实现了所述肩垫安全带的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水平设置于穿带空间下方的固定杆来固定肩垫安全带,从而在固定所述肩垫安全带的同时,使肩垫安全带无需扭转,且每根肩垫安全带固定在对应的固定杆上,在拉动一根肩垫安全带时不会对另一根产生影响。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肩垫安全带的端部通过所述间隙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为U型杆,包括两个水平杆和一个连接于所述两个水平杆端部的圆弧杆,所述圆弧杆与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杆远离所述圆弧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支架。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横纵设置的多个横杆和多个竖杆,位于所述支架上部的所述横杆和竖杆与靠背骨架的顶板围合形成所述穿带空间。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应位于所述穿带空间两侧的所述竖杆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肩垫安全带的宽度相适配。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位于两根横杆之间,且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竖杆。所述肩垫安全带的端头弯折并与所述肩垫安全带本体固定连接从而于所述肩垫安全带的端部形成所述管状带。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横向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换挡件,通过所述换挡件将所述穿带空间分割为上穿带空间和下穿带空间,所述换挡件的端部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肩垫安全带通过的调节缝隙,所述调节缝隙连通所述上穿带空间和下穿带空间。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现有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省略了一根肩垫安全带的背面示意图。图6和图7为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设有换挡件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3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便于固定肩垫安全带,且肩垫安全带不会发生扭转,拉动时两根肩垫安全带互不影响。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儿童安全座椅包括一座垫骨架和一靠背骨架90,靠背骨架90上开设有穿带空间12,肩垫安全带20水平地穿过该穿带空间12,且肩垫安全带20位于靠背骨架90正面的端部缝有肩垫21。儿童安全座椅的肩部安全带穿过该肩垫21,且肩垫21垫在儿童肩部,防止肩部安全带勒伤儿童。如图4和图5,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包括固设于靠背骨架90背面的支架11、固设于支架11上的固定杆13以及形成于肩垫安全带20端部的管状带22。其中,支架11上对应两根肩垫安全带20分别形成有供其穿过的穿带空间12,两个穿带空间12以靠背骨架90的中心轴为对称轴而对称设置。该支架11包括横纵设置的多个横杆111和多个竖杆112,其各个端部固定于靠背骨架90的内侧面,从而使支架11固设于靠背骨架90。位于上部的横杆111和竖杆112与靠背骨架90的顶板围合形成上述的穿带空间12,且对应位于穿带空间12两侧的竖杆112之间的间距与肩垫安全带20的宽度相适配,肩垫安全带20穿过穿带空间12时限位于对应的两个竖杆112之间,防止肩垫安全带20窜动,且肩垫安全带20置于对应的横杆111之上,使得该横杆111对肩垫安全带20具有限位作用,防止肩垫安全带20扭转。固定杆13固定于竖杆112上,该固定杆13对应位于穿带空间12的下方,且位于两根横杆111之间,固定杆13和肩垫安全带20一一对应。肩垫安全带20位于靠背骨架90背面的端头弯折并与肩垫安全带20本体固定连接从而于肩垫安全带20的端部形成管状带22,通过管状带22套设于对应的固定杆13,从而实现了肩垫安全带20固定。具体地,固定杆13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于竖杆112、另一端与靠背骨架90之间形成有间隙131。肩垫安全带20端部的管状带22通过该间隙131套于对应的固定杆13上,从而实现肩垫安全带20的固定。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杆13为U型杆,包括两个水平杆132和一个连接于两个水平杆132端部的圆弧杆133,圆弧杆133与靠背骨架90之间形成间隙,水平杆132远离圆弧杆133的一端固设于竖杆112。通过两根水平杆132使得固定杆13在竖杆112上具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两处固定点,由于固定杆13的另一端未固定于靠背骨架90,且拉动肩垫安全带20时会对固定杆13产生竖直向上的拉力,通过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两处固定点能较好地弥补固定杆13只有一端固定的缺陷,增强固定结构的牢固程度,也使固定杆13更好地克服肩垫安全带20对其的拉力,防止固定杆13变形。而圆弧杆133由于表面圆滑,便于将肩垫安全带20端部的管状带22套入固定杆13。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支架11上位于穿带空间12内横向设置有一换挡件14,通过换挡件14将穿带空间12分割为上穿带空间121和下穿带空间122。换挡件14的一端固定于支架11、另一端与支架11之间形成有一供肩垫安全带20通过的调节缝隙141,该调节缝隙141连通上穿带空间121和下穿带空间122。穿过穿带空间12的肩垫安全带20可通过调节缝隙141从上穿带空间121调节至下穿带空间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靠背骨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对应两根肩垫安全带分别形成有供所述肩垫安全带穿过的穿带空间;固设于所述支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穿带空间下方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且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肩垫安全带一一对应;以及形成于所述肩垫安全带端部的管状带,所述管状带套设于对应的固定杆上从而实现了所述肩垫安全带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靠背骨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对应两根肩垫安全带分别形成有供所述肩垫安全带穿过的穿带空间;固设于所述支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穿带空间下方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且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肩垫安全带一一对应;以及形成于所述肩垫安全带端部的管状带,所述管状带套设于对应的固定杆上从而实现了所述肩垫安全带的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肩垫安全带的端部通过所述间隙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U型杆,包括两个水平杆和一个连接于所述两个水平杆端部的圆弧杆,所述圆弧杆与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杆远离所述圆弧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支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肩垫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