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79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帘布层、胎侧及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所述第一冠弧的外径TR1和弧长TL1、第二冠弧的外径TR2和弧长TL2、第三冠弧的外径TR3和弧长TL3之间具有TR1>TR2>TR3,TL1>TL2>TL3且TR1/TL1>TR2/TL2>TR3/TL3的关系,所述胎面宽度TDW的胎面端点距离胎冠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H‑drop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H‑drop/SH<0.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胎面尺寸以优化接地形状,增加接地面积,提高抓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
本技术属于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
技术介绍
赛车轮胎,由于其超常规的调教,使用环境的严苛,其所承受的加速度、应力、生热等相对民用胎高出很多,超跑赛车轮胎更是如此。周向带束层张力变化、肩部的形变、胎侧的屈挠、端点的重合等,均容易导致应力集中与热量积聚,使轮胎在激烈的赛道环境驾驶时容易出现爆胎现象。普通子午线轮胎帘布层为90°,无法同时兼顾侧偏刚度、径向刚度、纵向刚度的平衡,其大多帘布层轮廓采用自然平衡轮廓理论进行结构设计,无法提供大马力赛车所需的抓地力及操控性。且胎面胶厚度尺寸较大,瞬时转向特性不好。一般的赛车胎,由于轮廓的比例控制,内部材料的尺寸与角度,部件的端点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搭配超跑赛车应用于耐力比赛时,普遍存在对抗冲击的抗疲劳性能不足,应力分布不均,接地面积不良,尺寸热稳定性不佳,胎面易出现裂口缺陷等现象;并且一般赛车胎,在设计时一般有某方面的侧重点,往往单圈圈速表现优异,或者耐久能力表现良好,而很少有一种轮胎的结构设计可以出色地兼顾二者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帘布层、胎侧以及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所述第一冠弧的外径TR1和弧长TL1、第二冠弧的外径TR2和弧长TL2、第三冠弧的外径TR3和弧长TL3之间具有TR1>TR2>TR3,TL1>TL2>TL3且TR1/TL1>TR2/TL2>TR3/TL3的关系,所述胎面宽度TDW的胎面端点距离胎冠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H-drop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H-drop/SH<0.15。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断面高度SH包括上胎侧高度H1和下胎侧高度H2,所述下胎侧高度H2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0.45<H2/SH<0.5。进一步地,所述胎圈部包括胎圈钢丝和三角胶,所述帘布层包括对所胎圈部进行反包的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所述胎圈部外侧与所述第二帘布层之间设有用于增强轮胎刚度与强度的子口包布。进一步地,所述子口包布采用芳纶复合浸胶帘子布,设置角度为43°~47°。进一步地,所述子口包布的上端点到第一帘布层的反包端点的垂直距离d、第一帘布层的反包端点到子口包布的外端点的垂直距离c、子口包布的外端点到三角胶端点的垂直距离b、三角胶端点到第二帘布层的反包端点的垂直距离a之间具有a=b=c=d的关系,所述三角胶端点到第二帘布层的反包端点的距离a与下胎侧高度H2之间的关系为a/H2>0.1,所述子口包布的上端点的高度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H1F/SH<0.4。本技术采用优化的胎冠弧弧长与弧半径的比例关系,以优化接地形状,增加接地面积,使接地均匀分布,提高抓地性能和操控性能;本技术帘布层采用尼龙浸胶帘子布1260D/2,帘布角度设计为76°~80,均衡轮胎的侧向刚度、纵向刚度以及径向刚度,提升轮胎的加速、制动与操控性能;所述胎面采用胎面缠绕式设计能够拟合高精度胎面,同时使用胎面缠绕没有胎面接头,避免出现轮胎在车道驾驶时出现裂口;上胎侧高度H1>下胎侧高度H2,使断面最宽处的位置下移,分散胎肩应力;胎圈部各端点均匀分布,消除子口部位各部件端点所带来的应力集中,减轻热量积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轮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断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胎圈部断面结构图;图中:1、胎面;2、冠带层;3、带束层;4、帘布层;5、胎侧;6、子口包布;7、三角胶;8、胎圈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包括胎面1、冠带层2、带束层3、帘布层4、胎侧5、胎圈部以及帘布层,所述胎圈部包括胎圈钢丝8、三角胶7以及子口包布6;所述帘布层4包括对所述胎圈部进行反包的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所述子口包布用于增强轮胎刚度与强度,设于所述胎圈部外侧与所述第二帘布层之间,并子口包布设置的角度为43°~47°,使轮胎子口部位形成一圈闭合的整体,将所述三角胶与胎圈钢丝包裹起来。如图1所示,SH为轮胎断面高度,H1为上胎侧高度,H2为下胎侧高度。所述胎面1采用超高性能热熔赛事胎,采用高分散白炭黑和纳米级高结构炭黑,使胎面胶损耗角正切值为0.3~0.4,保证轮胎的升温性能与抓地性能,所述胎面采用的胶料使用胎面缠绕式设计避免出现轮胎在赛道激烈驾驶的条件下出现裂口,同时所述胎面在中心位置厚度控制在3.6~3.8mm,肩部位置厚度控制在4.8~5.0mm,确保胎面满足耐力赛的磨耗需求,同时保证胎面良好的散热,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热量积聚而引起胶料衰竭。如图1所示,所述胎面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所述第一冠弧的外径TR1和弧长TL1、第二冠弧的外径TR2和弧长TL2、第三冠弧的外径TR3和弧长TL3之间具有TR1>TR2>TR3,TL1>TL2>TL3且TR1/TL1>TR2/TL2>TR3/TL3的关系,同时所述胎面宽度TDW的胎面端点距离胎冠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H-drop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H-drop/SH<0.15。所述轮胎断面高度SH包括上胎侧高度H1和下胎侧高度H2,所述下胎侧高度H2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0.45<H2/SH<0.5。在相同规格下,以上述所述制作的轮胎和常规设计制作的轮胎在接地面积和抓地力的对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从表1可知,采用本技术所述结构的轮胎在接地面积和抓地力上均优于常规设计。在本技术中,优选下胎侧高度H2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0.45<H2/SH<0.5。本技术中所述的冠带层2用于箍紧带束层,优选采用双层缠绕式,能更好地限制赛事轮胎在生热后的膨胀,稳定轮胎尺寸;同时在轮胎受到冲击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保护帘布层。本技术中所述的带束层3采用高模量低收缩4x0.21钢丝,角度优选为28°~32°,所述带束层包括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其中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厚度W1B和第二带束层的厚度W2B以及与胎面宽度之间关系如下:W1B-W2B=10~15mm,W1B/TDW=92%~94%,以减轻轮胎的重量,增加轮胎胎冠的刚性,同时提升高速性能与操控稳定。所述帘布层4采用尼龙浸胶帘子布1260D/2,帘布角度优选为76°~80°,从而优化帘线受力,增加帘布层扭转刚度、侧偏刚度和回正刚度,使轮胎具有良好的瞬时转向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帘布层、胎侧以及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冠弧的外径TR1和弧长TL1、第二冠弧的外径TR2和弧长TL2、第三冠弧的外径TR3和弧长TL3之间具有TR1>TR2>TR3,TL1>TL2>TL3且TR1/TL1>TR2/TL2>TR3/TL3的关系,所述胎面宽度TDW的胎面端点距离胎冠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H‑drop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H‑drop/SH<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耐力赛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帘布层、胎侧以及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冠弧的外径TR1和弧长TL1、第二冠弧的外径TR2和弧长TL2、第三冠弧的外径TR3和弧长TL3之间具有TR1>TR2>TR3,TL1>TL2>TL3且TR1/TL1>TR2/TL2>TR3/TL3的关系,所述胎面宽度TDW的胎面端点距离胎冠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H-drop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关系为H-drop/SH<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跑赛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断面高度SH包括上胎侧高度H1和下胎侧高度H2,所述下胎侧高度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歆朱敏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