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72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分发到各自的凹部(8,13)中,该凹部在例如金属条的基片(7)加以提供。第一粉末状成分包括树脂和增强摩擦材料,第二粉末状成分包括树脂和光致发光的颜料。粉末状成分接着被加热(4)以熔融树脂并将其粘结在各自的凹部(8,13)的表面。在第一和第二凹部(8,13)之间形成沟槽(15),该沟槽用于接收从邻近凹部溅出的第一和第二成分的痕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例如楼梯阶梯的表面的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的制造,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由粉末状树脂制成的条。
技术介绍
许多在安全或者其他需要考虑的方面存在要求的环境由于表面的可用性而得到改善,该表面提供在黑暗中可以看到的标识,同时具有较高的摩擦力。典型的应用是用于阶梯、地板、扶手和梯子的标记、标识和类似地方,该部分结合光致发光材料以便于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引导建筑物居住者,并与防滑涂层一起保障安全。美国第5103608号专利描述了一种楼梯的阶梯前缘,该阶梯前缘包括具有光致发光颜料的条的压件,其随着防滑材料凸起条而改变。由于装配的困难,或者其他方面而言由于在压件的燕尾槽形成防滑材料条的困难,该装置相对而言制造昂贵。申请人拥有的美国第6726952号专利描述了一种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用于制造例如楼梯的阶梯前缘的光致发光装置,该装置处于具有沟槽的部件的形式,在该沟槽中热固性树脂和颜料用于形成光致发光条。该光致发光颜料通过下述操作应用于楼梯的阶梯前缘:将粉末状光致发光颜料和也呈粉末状的载体混合,将粉末状混合物分发到楼梯阶梯前缘的凹部,接着加热粉末状混合物以熔合树脂并将它们粘合在凹部表面。沟槽边缘突出从而与沟槽中的发光材料的光形成对比从而提高可见性。尽管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制造方法允许光致发光条的装置可以以经济的方式生产,但是应当重视具有制造该装置的改进方法的现时需要。当沟槽边缘形成防滑条并且沟槽边缘提供伸出上述发光条的脚啮合的表面的时候,如果该方法在不显著增加制造操作步骤的数量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可以比美国第6726952号专利公开的装置进行更深层次防滑的装置是有益的。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包括专利或者专利申请的所有参考文件此处加以结合参考。没有作出任何参考文件构成现有技术的承认。参考文件的讨论阐明了其作者的论断,并且申请人保留对引用文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进行质疑的权利。可以清楚地理解,尽管此处参考了许多现有技术公开出版物,但是在新西兰或者其他国家,该参考并不构成对下述内容的承认,该内容就是该文件中任何一份构成本领域的部分公知常识。为大家所公认,“包括”这个词语在不同的使用区域里可以理解成为或者是排他性的含义或者是开放性的含义。根据说明书的目的,除非另外指明,词语“包括”具有开放性的含义——也就是说该词语被用于指不仅包含其直接提及的所列部分,还包括其他未具体指出的部分或者元素。在方法或者过程的一个或者多个步骤中,-->当术语“包括”被使用的时候,该基本原理也要加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前面所述的问题或者至少向公众提供一种有用的选择。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观点和优点将在随后的仅以示例的形式给出的描述中变得清晰明朗。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准备至少包括树脂和增强摩擦材料的第一粉末状成分;b)准备至少包括树脂和光致发光颜料的第二粉末状成分;c)提供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的基片,该第一凹部被配置用于接收第一粉末状成分,该第二凹部被配置用于接收第二粉末状成分;d)将第一粉末状成分和第二粉末状成分分发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中;f)加热粉末状成分以熔合树脂并将其粘合在各自凹部的表面。相同或者不同种类或者组成成分的树脂可以用于各个粉末状成分中,但是优选的情况下树脂是具有较高的类似强度和耐磨性的机械性能的热固树脂。两部分树脂可以是耐热聚合物,大部分优选羟基聚脂或者羧基聚脂,其可以通过与硬化剂的化学反应交叉连接。增强摩擦材料优选微粒材料,例如金刚砂或者氧化铝。可替代的情况下,该增强摩擦材料也可以是其他粗砂或者坚硬难熔的组合物。基片优选伸长的金属条,凹部平行并且纵向延伸贯穿基片。可以理解替代性的配置是可能的。优选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同时分发到伸长的基片,因此例如与通过一个分送器分别分发它们相比,减少了制造时间和成本。在优选的情况下,当分发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的时候第一和第二凹部朝向上方并且每一粉末状成分从储料器通过模具重力自流进料到各自的凹部,模具具有适于和基片滑动啮合的表面。在优选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装配到第一和第二凹部中以致延伸超过每一凹部的上边缘。储料器被固定并且分离隔开,以支持基片在模具之间垂直滑动。在维持随之的滑动啮合过程中基片通过每一模具加以进料使得粉末状成分分发到凹部。在优选的情况下,基片包括第一和第二凹部之间的沟槽。该沟槽是用于接收任何第一和第二成分的痕量的下陷处,其可以从邻近的凹部流出。沟槽在优选的情况下在任何第一和第二凹部之间扩展,并且与凹部平行,并且与凹部扩及相同的空间。该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尤其适于通过上述方法加以制造从而避免该条所造成的污染,否则如果微量的第一和第二成分从邻近的凹部流出,这一污染就会发生。该沟槽可以容纳流入其中的任意微量的成分,因此提高了完成的装置的美观。-->因此,沟槽降低了第一和第二成分相互污染的风险,该相互污染会引起成分之间分界面的视觉模糊。背面也一贯地生成两种成分之间的清楚的卷边,从而在控制和清晰度方面提高装置的视觉效果。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执行实质如上所述的方法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储料器,适于容纳第一粉末状成分,该第一储料器适用于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粉末状成分从第一储料器经过第一模具到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的连续传送;第二储料器,适于容纳第二粉末状成分,该第二储料器适用于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粉末状成分从第二储料器经过第二模具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的连续传送;传送装置,用于在与第一和第二模具滑动啮合中在储料器的下部容纳基片,以实现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连续传送到凹部中;和烤炉,该烤炉适于接收至少一部分粉末,该烤炉提供足以将第一和第二成分转变成为熔融的混合物的热量。在优选的情况下,每一模具的后缘控制被配入凹部的粉末状成分的深度,并且后缘适合于提供堆起的粉末状成分以延伸超过凹部的最高边缘。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片,在该基片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光致发光材料条,该条粘结在每一第一凹部;增强摩擦材料条,该条粘结在每一第二凹部;其中光致发光材料条和增强摩擦材料条都形成于耐热粉末状树脂,该条被加热以熔融树脂并且将其粘结到各自凹部的表面上。防滑光致发光装置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经济地制造,避免了额外的成型和装配步骤所需的花费。该方法的简便性意味着该方法可以使用简单的低成本的设备执行。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变得较为清晰,该描述仅以示例的形式给出,并且参考下述附图,其中:图1是执行本专利技术中的过程的设备的示图;图2a是在本专利技术过程中的第一步之前装置的基片的横向图;图2b是在本专利技术过程中的第一步之后装置的横向图;图2c是在本专利技术过程中的第二步之后装置的基片的横向图;图2d是在完成本专利技术过程之后装置的基片的横向图;图2e是图2a中AA部分的局部视图;图3是图1中装置的分送器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分送器的示图,显示了部分切开的储料器和模具。最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防滑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方法和设备,该装置可以用于提供地板,楼梯或者其他门控车室照明灯或者应急照明灯。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防滑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准备至少包括树脂和增强摩擦材料的第一粉末状成分;b)准备至少包括树脂和光致发光颜料的第二粉末状成分;c)提供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的基片,该 第一凹部被配置用于接收第一粉末状成分,该第二凹部被配置用于接收第二粉末状成分;d)将第一粉末状成分和第二粉末状成分分发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中;e)加热粉末状成分以熔合树脂并将其粘合在各自凹部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NZ 2003-10-28 5291831、一种制造防滑的光致发光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准备至少包括树脂和增强摩擦材料的第一粉末状成分;b)准备至少包括树脂和光致发光颜料的第二粉末状成分;c)提供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的基片,该第一凹部被配置用于接收第一粉末状成分,该第二凹部被配置用于接收第二粉末状成分;d)将第一粉末状成分和第二粉末状成分分发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中;e)加热粉末状成分以熔合树脂并将其粘合在各自凹部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两部分树脂是耐热聚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两部分树脂是羟基聚脂或者羧基聚脂。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片是伸长的金属条并且凹部平行并且纵向延伸。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同时分发。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装配到第一和第二凹部中以致延伸超过每一凹部的上边缘。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分发第一和第二粉末状成分的时候第一和第二凹部朝向上方并且每一粉末状成分从储料器通过模具重力自流进料到各自的凹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维持随之的滑动啮合过程中基片通过每一模具加以进料使得粉末状成分分配到凹部。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片包括第一和第二凹部之间的沟槽,该沟槽用于接收第一和第二成分的痕量,其可以从邻近的凹部流出。10、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安马克沃森
申请(专利权)人:埃科格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Z[新西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