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斌堂专利>正文

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与3D打印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171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包含支撑平台(100)与直线进给结构;直线进给结构包含箝位驱动件(210)与运动件(260),箝位驱动件(210)中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形成运动件(260)轴向滑动的通行孔(211);所述直线进给结构还配置有微动结构,所述微动结构为运动件(260)提供振动和/或冲击;运动件(260)提供挤压力复合交变力的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的3D打印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生物体内部的打印、局部充填等,避免了由工作对象与工作系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间距和不可控相对运动,而导致的相对定位误差,因此没有系统级的相对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与3D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动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与3D打印机,特别是应用于医疗、3D打印等领域的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与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3D打印多用于在暴露空间的打印,缺少一种能够进行穿刺到结构内部再打印的结构,例如生物体内部骨骼等组织的局部填充,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手术创口。另外,目前3D打印机多是安装在固定基座上,在定位过程中,一方面会由于机械结构偏多产生累积误差,另一方面也会因动作行程较长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与3D打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平台(100)与直线进给结构;直线进给结构包含箝位驱动件(210)与运动件(260),箝位驱动件(210)中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形成运动件(260)轴向滑动的通行孔(211);所述箝位驱动件(210)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安装在支撑平台(100)上:‑‑紧固连接;‑‑轴向滑动连接和/或转动连接;所述直线进给结构还配置有微动结构,所述微动结构为运动件(260)提供振动和/或冲击;运动件(260)提供挤压力复合交变力的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平台(100)与直线进给结构;直线进给结构包含箝位驱动件(210)与运动件(260),箝位驱动件(210)中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形成运动件(260)轴向滑动的通行孔(211);所述箝位驱动件(210)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安装在支撑平台(100)上:--紧固连接;--轴向滑动连接和/或转动连接;所述直线进给结构还配置有微动结构,所述微动结构为运动件(260)提供振动和/或冲击;运动件(260)提供挤压力复合交变力的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00)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承载台(110)、连接杆(120)、第二承载台(130),多个连接杆(120)中包含有长度不可调的刚性杆和/或长度可调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含以下任一种或全部结构:--弹性材料杆;--直线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箝位驱动件(210)包含驱动部(213)与箝位部(212);驱动部(213)与箝位部(212)一体成型或紧固连接;箝位部(212)能够在锁合状态与解锁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锁合状态下,运动件(260)与箝位部(212)相对固定;解锁状态下,运动件(260)能够相对箝位部(212)轴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213)包含一个或多个驱动组,所述驱动组包含在径向方向上槽口位置相反的两个驱动槽(221);箝位部(212)则包含箝位槽(222),多个箝位槽(222)分别位于驱动部(213)沿轴向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定位指向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直线进给结构还包含变形结构(223)与传感结构(224);变形结构(223)设置在驱动槽(221)的槽口位置上与箝位槽(222)的槽口位置上;传感结构(224)设置在驱动槽(221)的槽底位置上与箝位槽(222)的槽底位置上;所述传感结构(224)包含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结构:---静电电极对;--应变片;--压阻材料件;--导电碳纳米管;--石墨烯件;--光纤。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堂王熙杨诣坤
申请(专利权)人:杨斌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