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22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包括上导轨基座,上导轨基座的内部设置有上导轨,上导轨基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底座,支撑柱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固定螺丝,固定螺丝的正上方设置有工作指示灯和报警指示灯,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下导轨基座,下导轨基座的内部设置有下导轨,下导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器,升降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杆,因此该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利用操作面板解决了装置智能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打印机技术的发展,能够打印三维立体物品的3D打印机逐渐兴起,传统喷墨打印机是将墨水喷到纸等载体上以显示一幅二维平面图像,而3D打印机不是依靠墨水来显示,而是依靠塑料、金属等实实在在的原材料,一般3D打印机将原材料加热软化后通过打印喷头喷射到特定区域,然后,3D打印机在接收计算机完成的一系列数字切片后,将连续的薄型层面堆叠起来,直到一个三维固体物体成型,可见,3D打印机可以实现直接打印成型产品,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制造方式。但现有的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由于需要用到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装置的操作步骤也较为繁杂,工作人员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装置的智能自动化程度也不高,现有的,喷头运转的灵活性能还不够高,不能进行全方位的调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智能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包括上导轨基座,所述上导轨基座的内部设置有上导轨,所述上导轨基座的一侧设置有上导轨扣件,所述上导轨基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底座,所述支撑柱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壳体空腔,所述壳体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气缸和驱动电机,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正上方设置有工作指示灯和报警指示灯,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下导轨基座,所述下导轨基座的一侧设置有下导轨扣件,所述下导轨基座的内部设置有下导轨,所述下导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垫。进一步的,所述下导轨内部镂空,且所述下导轨的两端外形呈“弧形”,且所述下导轨嵌入设置在下导轨基座的顶部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器内径与第二导杆的外径相配适,所述升降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升降器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导杆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丝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固定螺丝分别位于操作面板的四角,且四个所述固定螺丝的一端均与操作面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基座包括上导轨扣件和上导轨,且所述上导轨基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上导轨基座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由铸铁加工而成,且所述支撑柱与水平面形成六十度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增加,设置有壳体和操作面板,壳体能够将装置工作需要用到的各种设备集中在一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面板对整个装置的运作进行统一控制,大幅度提高了装置的智能自动化程度,降低了装置的操作难度,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了,设置有上导轨基座和下导轨基座,上导轨基座包括上导轨扣件和上导轨,且上导轨基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上导轨基座相互平行,上导轨基座和下导轨基座能够分别安放上导轨和下导轨,设置有上导轨和下导轨,下导轨内部镂空,且下导轨的两端外形呈“弧形”,且下导轨嵌入设置在下导轨基座的顶部上,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上导轨和下导轨对喷头进行左右方位的调节,设置有升降器和第二导杆,升降器内径与第二导杆的外径相配适,升降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升降器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导杆的外表面上,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二导杆对喷头进行上下方位的调节,设置有第一导杆,喷头安装在第一导杆的外表面上,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一导杆对喷头进行前后方位的调节,在这些导轨和导杆的协调运作下,工作人员可以对喷头进行全方位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导轨基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面板,101、控制开关,102、工作指示灯,103、报警指示灯,104、固定螺丝,2、壳体,3、下导轨基座,4、下导轨,5、下导轨扣件,6、第一导杆,7、升降器,8、第二导杆,9、减震垫,10、上导轨基座,1001、上导轨扣件,1002、上导轨,11、驱动气缸,12、支撑柱底座,13、支撑柱,14、连接杆,15、壳体空腔,16、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包括操作面板1、控制开关101、工作指示灯102、报警指示灯103、固定螺丝104、壳体2、下导轨基座3、下导轨4、下导轨扣件5、第一导杆6、升降器7、第二导杆8、减震垫9上导轨基座10、上导轨扣件1001、上导轨1002、驱动气缸11、支撑柱底座12、支撑柱13、连接杆14、壳体空腔15和驱动电机16,上导轨基座10的内部设置有上导轨1002,上导轨基座10包括上导轨扣件1001和上导轨1002,且上导轨基座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上导轨基座10相互平行,上导轨基座10能够放置上导轨1002,上导轨基座10的一侧设置有上导轨扣件1001,上导轨基座10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由铸铁加工而成,且支撑柱13与水平面形成六十度夹角,支撑柱13起到了支撑装置的作用,支撑柱1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底座12,支撑柱底座12的底部设置有壳体2,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壳体空腔15,壳体空腔15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气缸11和驱动电机16,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1,操作面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01和固定螺丝104,固定螺丝104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螺丝104分别位于操作面板1的四角,且四个固定螺丝104的一端均与操作面板1固定连接,固定螺丝104能够固定住操作面板1,固定螺丝104的正上方设置有工作指示灯102和报警指示灯103,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导轨基座3,下导轨基座3的一侧设置有下导轨扣件5,下导轨基座3的内部设置有下导轨4,下导轨4内部镂空,且下导轨4的两端外形呈“弧形”,且下导轨4嵌入设置在下导轨基座3的顶部上,下导轨4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调节第二导杆8的位置,下导轨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导杆8,第二导杆8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器7,升降器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杆6,升降器7内径与第二导杆8的外径相配适,升降器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升降器7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导杆8的外表面上,升降器7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调节第一导杆6的位置,第二导杆8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垫9。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检查装置各部件能否运行,发现问题可马上更换部件,检查完毕后,工作人员将第一导杆6取出,把喷头安装在第一导杆6上,安装完毕后,将第一导杆6放回原来位置,然后把装置安装在指定位置,为装置接通电源,启动控制开关101,工作指示灯102亮起,驱动电机16开始运作,驱动气缸11开始提供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包括上导轨基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基座(10)的内部设置有上导轨(1002),所述上导轨基座(10)的一侧设置有上导轨扣件(1001),所述上导轨基座(10)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底座(12),所述支撑柱底座(12)的底部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壳体空腔(15),所述壳体空腔(15)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气缸(11)和驱动电机(16),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1),所述操作面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01)和固定螺丝(104),所述固定螺丝(104)的正上方设置有工作指示灯(102)和报警指示灯(103),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导轨基座(3),所述下导轨基座(3)的一侧设置有下导轨扣件(5),所述下导轨基座(3)的内部设置有下导轨(4),所述下导轨(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导杆(8),所述第二导杆(8)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器(7),所述升降器(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杆(6),所述第二导杆(8)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垫(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喷头固定装置,包括上导轨基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基座(10)的内部设置有上导轨(1002),所述上导轨基座(10)的一侧设置有上导轨扣件(1001),所述上导轨基座(10)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底座(12),所述支撑柱底座(12)的底部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壳体空腔(15),所述壳体空腔(15)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气缸(11)和驱动电机(16),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1),所述操作面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01)和固定螺丝(104),所述固定螺丝(104)的正上方设置有工作指示灯(102)和报警指示灯(103),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导轨基座(3),所述下导轨基座(3)的一侧设置有下导轨扣件(5),所述下导轨基座(3)的内部设置有下导轨(4),所述下导轨(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导杆(8),所述第二导杆(8)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器(7),所述升降器(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杆(6),所述第二导杆(8)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崇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迅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