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71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包括智能测厚模块、Z轴模块、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刮刀模块、以及投影仪;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包括多缸连通料槽和成形平台模块,多缸连通料槽被分割成成形平台料槽、平衡储料料槽、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三缸结构,料槽底部贯通,且具有倾斜角度,沿着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成形平台料槽、平衡储料料槽倾斜高度变大,打印时,成形平台模块和补料压板浸入高温硬质复合材料,每层打印结束后成形平台模块依靠Z轴模块引导向下运动,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成形平台料槽和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挤向平衡储料槽;实现材料的补偿流动,后通过刮刀把单层打印所需的材料铺至成形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
本技术属于増材制造(3D打印)
,涉及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当下,高温硬质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日益迅猛,适用机型主要是SLA和DLP。前者精度高,无需添加辅助支架即可打印,但激光发射器价格昂贵,且打印速度较低,限制该机型的推广发展;后者在打印效率上具备较大的优势,但局限于材料补偿不到位,固化后液面内凹导致打印精度下滑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解决了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固化收缩后,若无法及时补充材料,将导致材料液面内凹不平整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框架,所述打印机主体框架上设有智能测厚模块、Z轴模块、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刮刀模块、以及投影仪;所述Z轴模块垂直设置在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的上方,包括双精密线轨和丝杆模块,所述双精密线轨和丝杆模块设置在同一块安装板上;所述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包括多缸连通料槽和成形平台模块,所述多缸连通料槽被分割成成形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主体框架上设有智能测厚模块、Z轴模块、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刮刀模块、以及投影仪;所述Z轴模块垂直设置在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的上方,包括双精密线轨和丝杆模块,所述双精密线轨和丝杆模块设置在同一块安装板上;所述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包括多缸连通料槽和成形平台模块,所述多缸连通料槽被分割成成形平台料槽、平衡储料料槽、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三缸结构,所述成形平台料槽位于中间,所述平衡储料料槽、补料及回料料槽两个缸体位于成形平台的两侧,各料槽底部贯通,且具有倾斜角度,沿着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成形平台料槽、平衡储料料槽倾斜高度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主体框架上设有智能测厚模块、Z轴模块、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刮刀模块、以及投影仪;所述Z轴模块垂直设置在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的上方,包括双精密线轨和丝杆模块,所述双精密线轨和丝杆模块设置在同一块安装板上;所述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包括多缸连通料槽和成形平台模块,所述多缸连通料槽被分割成成形平台料槽、平衡储料料槽、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三缸结构,所述成形平台料槽位于中间,所述平衡储料料槽、补料及回料料槽两个缸体位于成形平台的两侧,各料槽底部贯通,且具有倾斜角度,沿着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成形平台料槽、平衡储料料槽倾斜高度变大,在平衡储料料槽一端设有放料阀;所述成形平台模块设置在成形平台料槽中,所述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上设有补料压板,所述成形平台模块和补料压板分别通过Z型焊接固定在Z轴模块上,打印时,成形平台模块和补料压板浸入高温硬质复合材料,每层打印结束后成形平台模块依靠Z轴模块引导向下运动,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成形平台料槽和补料及回料一体料槽挤向平衡储料槽;所述刮刀模块安装在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外侧壁上,所述智能测厚模块和投影仪均设置在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缸连通料槽的底部为双U型结构,成形平台料槽和平衡储料料槽之间的材料互为补充,保证成形平台模块上的材料液面始终保持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测厚模块包括传感器基座和设置在传感器基座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打印时,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实时监控打印过程中材料液面与成形平台模块之间的材料厚度,即每次打印层厚,并且及时将反馈信息传到料槽及成形平台模块,进而修正Z轴模块下压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温硬质复合材料压入式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模块包括丝杆支撑端、Z轴丝杆、左右两条直线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辉梁怡富庞业忠杨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