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模和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68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模及模具,用于在音频端子外注塑成型绝缘外皮,其中,下模包括下模本体和两个限位件,下模本体上凹设有用于容置部分音频端子的下端子腔和用于容置另一部分音频端子并用于成型绝缘外皮的下型腔,下端子腔位于下型腔的一端并与下型腔连通,两个限位件间隔凸设于下端子腔内以用于径向限位音频端子,下模还包括用于供音频端子端部抵顶定位的定位板,定位板凸设于下端子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模和模具,能够使音频端子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快速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模和模具
本技术涉及音频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模和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音频插头注塑模具包括两个铜针、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在注塑过程中,将音频端子放置在两个铜针之间用于对音频端子的径向进行限位。但是,现有的音频插头注塑模具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铜针只能对音频端子的直径方向的两个方向进行限位,且铜针在模具多次使用后会松动、变形,这样当人工将音频端子放置于模具中时难以精准地将音频端子放置在成型端子位置,致使成型的音频端子外露尺寸出现差异,降低了成型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下模,该下模能够使音频端子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快速精准定位。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该下模能够使音频端子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快速精准定位。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模,用于在音频端子外注塑成型绝缘外皮,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本体和两个限位件,所述下模本体上凹设有用于容置部分音频端子的下端子腔和用于容置另一部分音频端子并用于成型所述绝缘外皮的下型腔,所述下端子腔位于所述下型腔的一端并与所述下型腔连通,两个所述限位件间隔凸设于所述下端子腔内以用于径向限位所述音频端子,所述下模还包括用于供所述音频端子端部抵顶定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凸设于所述下端子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包括用于定位所述音频端子端部的竖板和竖向高度小于竖板竖向高度以用于支撑所述音频端子的横板,所述横板从所述竖板的底部朝向所述下型腔弯折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呈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竖板与两个所述限位件的中心轴所形成的平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横板与所述竖板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横板为矩形板,且/或所述竖板为矩形板。进一步地,所述横板朝向所述下型腔延伸的尺寸等于所述竖板朝向所述下型腔延伸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横板朝向所述下型腔延伸的尺寸为2±0.5mm,所述竖板朝向所述下型腔延伸的尺寸为2±0.5mm。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通过嵌件成型方式固定于所述下模本体上。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和如上所述的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成型所述绝缘外皮的型腔和用于容置音频端子的端子腔。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的下模,在成型过程中,由于两个限位件对音频端子的直径方向进行限位,定位板用于供所述音频端子端部抵顶定位,当人工将音频端子放置在下模上时,定位板的设置能够实现精准地将音频端子的端部放置于下端子腔的预设位置,从而实现音频端子的快速精准定位,既使得成型后音频端子外露尺寸保持一致,提高了成型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同时也避免了操作员工因为疲劳影响致使导致音频端子插不到位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模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下模的下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下模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有图1中下模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模具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模具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5中模具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中:100、下模;110、下模本体;111、下端子腔;112、下型腔;120、限位件;130、定位板;131、竖板;132、横板;200、音频端子;300、绝缘外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模100,用于在音频端子200外注塑成型绝缘外皮300,下模100包括下模本体110和两个限位件120,下模本体110上凹设有用于容置部分音频端子200的下端子腔111和用于容置另一部分音频端子200并用于成型绝缘外皮300的下型腔112,下端子腔111位于所述下型腔的一端并与下型腔112连通,两个限位件120间隔凸设于下端子腔111内以用于径向限位音频端子200,下模100还包括用于供音频端子200端部抵顶定位的定位板130,定位板130凸设于下端子腔111内。在成型过程中,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由于两个限位件120对音频端子200的直径方向进行限位,定位板130用于抵顶定位音频端子200的端部,当人工将音频端子200放置在下模100上时,定位板130的设置能够实现精准地将音频端子200的端部放置于下端子腔111的预设位置,从而实现音频端子200的快速精准定位,既使得成型后音频端子200外露尺寸保持一致,提高了成型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同时也避免了操作员工因为疲劳影响致使导致音频端子插不到位问题。如图1、图2和图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板130包括用于定位音频端子200端部的竖板131和竖向高度小于竖板竖向高度以用于保支撑音频端子200的横板132,横板132从竖板131的底部朝向下型腔112弯折延伸,使用该下模100在音频端子200外注塑成型绝缘外皮300形成音频插头,从音频插头尾部上提产品而脱模时,横板132能够避免音频端子200头部压到避空位底部而损伤端子的现象,既能够实现对音频端子的精准定位,又能够在不损坏产品的情况下便于取出产品。具体的,横板132朝向下型腔112延伸的尺寸等于竖板131朝向所述下型腔112延伸的尺寸,这种结构既能够对音频端子的精准定位和在不损坏产品而取出产品,又能够节省材料。横板132朝向下型腔112延伸的尺寸为2±0.5mm,竖板131朝向下型腔112延伸的尺寸为2±0.5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件12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长方体或其他形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0呈圆柱状。竖板131与两个限位件120的中心轴所形成的平面平行,当人工将音频端子200放置在下模100上时,两个限位件120对音频端子200的直径方向进行限位,定位板130用于供音频端子200轴向的端部进行精准定位,操作人员能够轻松、快速、精准地将音频端子插到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横板132与竖板131一体成型,如此只需要一套模具就能够生产制作定位板130,无需组装,减少了模具成本和人工成本。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定位板130包括用于供音频端子200抵顶定位的定位面,定位面为平面,本技术实施例对定位板130的整体形状不作限制。在具体实施例中,横板132为矩形板,且/或竖板131为矩形板。上述技术方案有以下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一,横板132为矩形板,竖板131的形状在此不限定。其二,竖板131为矩形板,横板132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其三,横板132和竖板131均为矩形板。可以理解的,绝缘外皮300通过嵌件成型方式固定于音频端子200上。下模100成型时,定位板130和限位件120通过嵌件成型方式固定于下模本体110上。请再次参照图5-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上模400和如上的下模100,上模400和下模100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成型绝缘外皮300的型腔(未标示)和用于容置音频端子200的端子腔(未标示)。上模400的下凹设有与下端子腔111配合的上端子腔(未标示)和与下型腔112配合的上型腔,上端子腔与下端子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模,用于在音频端子外注塑成型绝缘外皮,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本体和两个限位件,所述下模本体上凹设有用于容置部分音频端子的下端子腔和用于容置另一部分音频端子并用于成型所述绝缘外皮的下型腔,所述下端子腔位于所述下型腔的一端并与所述下型腔连通,两个所述限位件间隔凸设于所述下端子腔内以用于径向限位所述音频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用于供所述音频端子端部抵顶定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凸设于所述下端子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模,用于在音频端子外注塑成型绝缘外皮,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本体和两个限位件,所述下模本体上凹设有用于容置部分音频端子的下端子腔和用于容置另一部分音频端子并用于成型所述绝缘外皮的下型腔,所述下端子腔位于所述下型腔的一端并与所述下型腔连通,两个所述限位件间隔凸设于所述下端子腔内以用于径向限位所述音频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用于供所述音频端子端部抵顶定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凸设于所述下端子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包括用于定位所述音频端子端部的竖板和竖向高度小于竖板竖向高度以用于支撑所述音频端子的横板,所述横板从所述竖板的底部朝向所述下型腔弯折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圆柱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与两个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梓
申请(专利权)人:百祥电线电缆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