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3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包括两个斯氏针和两个支架单元,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套管和套设在其外部的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对第一套管连接端伸入第二套管内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一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斯氏针和两个支架单元配合,使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形成为几何体系;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槽,通槽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结构。该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降低患肢承载力、使用方便、可快速准确调整牵引位置提高对位对线的准确度、易于固定和拆卸、方便对患者和患肢护理、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临时固定设备
,具体为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胫骨骨折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骨折,发生率约为每年26/10万,该类骨折多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肢体肿胀严重,而且常伴有其他部位的骨折及颅脑、胸部及腹部外伤,根据损伤控制理论,骨折的处理多为择期治疗,所以术前对骨折的临时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胫骨骨折选择的临时固定操作,一是石膏托或是小夹板固定,但是此种固定无牵引复位作用,长时间固定有可能造成骨折对线对位差,皮肤压疮,肢体短缩,增加了择期的手术难度;二是目前常用的跟骨结节骨牵引术,是成人不稳定性小腿骨折牵引方法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具有牵引力量大(4-6kg)、简单、效果好等优点,但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且须较长时期卧床,活动受限于牵引装置,易发生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及钉道松动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三是在手术室麻醉状态下行单边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这样就避免上述肢体短缩,骨折对线对位不良以及长期卧床的缺点。然而对于单纯小腿骨折,这样操作是可以的,如果是多发伤,全身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是首要的,如果再进行硬膜外麻醉,容易导致病情恶化;而传统的跟骨结节骨牵引属于持久性固定,其在进行固定时,需进行硬膜外麻醉,且由于存在钉道松动导致牵引位置发生改变而影响患肢恢复速度、限制患肢活动而使患者必须长期卧床、护理困难而导致患者易发生褥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且增加患者痛苦等一系列缺陷,因此,对于不适合即刻内固定治疗的闭合或严重开放骨折(如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或Pilon骨折)或多发伤患者选择一种临时固定,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双边外固定的装置对胫骨骨折大多进行最终固定。但是,这些双边牵引固定装置中,由于装置本身设计结构的限制,导致对胫骨骨折的固定强度不够,对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亦不能满意复位,最终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专门针对胫骨骨折设计的临时牵引的外固定装置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具体为一种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和骨针的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该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降低患肢承载力、使用方便、可快速准确调整牵引位置提高对位对线的准确度、易于固定和拆卸、方便对患者和患肢护理、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包括两个斯氏针和两个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对第一套管连接端伸入第二套管内的位置进行限定,其中,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二套管侧壁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靠近第一套管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靠近第二套管的自由端;一根所述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通孔,另一根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二通孔,使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形成为几何体系;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槽,通槽位于第二套管的连接端;所述通槽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对进行对位对线后的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进行最后的固定,提高其稳定性;当需要对胫骨骨折处进行双边牵引时,根据胫骨长度及胫骨骨折位置,调整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相对位置,当支架单元的长度达到需求长度时,使用第一限位结构对第一套管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套管缩回第二套管内;使用一根斯氏针穿过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通孔、胫骨和另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通孔,使用另一根斯氏针穿过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二通孔、胫骨和另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二通孔,使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对胫骨进行初步固定;初步固定结束后,根据骨折断面间的距离,先对支架单元的长度进行调整,调整后,用第一限位结构进行限位,然后根据骨折断面的角度,旋转第一套管,至达到对位对线要求后,使用第二限位结构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进行限位固定;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在进行对位对线过程中,对双向反牵引固定装置的调整、固定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可降低患者痛苦的优点;其中,中部区域是指第二套管侧壁上第二通孔与通槽之间的区域;第一套管的连接端是指与第二套管连接的端部,第一套管的另一端为第一套管的自由端;第二套管的连接端是指与第一套管连接的端部,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为第二套管的自由端。优选的,所述斯氏针上穿有两个橡胶垫,在斯氏针使用过程中,两个橡胶垫分别靠近患肢两侧的皮肤,对皮肤进行保护。优选的,为防止患者在活动患肢的过程中,患肢沿斯氏针移动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以及防止因滑动而增加的钉道感染,所述斯氏针上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橡胶垫的外侧相接触,第三限位结构组织橡胶垫发生移动。优选的,为防止斯氏针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移动而导致牵引角度或者牵引力度发生改变,所述斯氏针上设有多个第四限位结构,第四限位结构分别位于斯氏针与第一套管的连接处及斯氏针与第二套管的连接处。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栓、设于第二套管侧壁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设有多个,向外拉动第一套管,当支架单元达到预设长度需要定位时,将限位栓置入第三通孔中,对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套管缩回第二套管的内部;限位栓根据需求,置于不同的第三通孔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还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轴线与第三通孔的轴线垂直,且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间隔分布在第二套管的侧壁上;将限位栓置于第四通孔中,加强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对位置的限定,防止在进行临时固定时第一套管缩回第二套管内,保证临时固定顺利进行。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设有五个,第二通孔设有五个,方便根据骨折的位置确定斯氏针的安装位置,增加5孔,增大了套管的工作距离区间,更多的满足了不同长度。优选的,所述通槽设有四个,将第二套管连接端的侧壁均分为四等份,当对第二套管和第一套管进行最后固定时,四等份的第二套管侧壁可直接与第一套管的外壁贴合,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牢固度。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尼龙扎带,当根据骨折端面的结构进行对位对线后,直接拉紧尼龙扎带,通过将第二套管连接端的侧壁与第一套管扎紧,实现将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进行最后固定,具有方便实用的优点;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和第四限位结构均为尼龙扎带,具有方便实用,成本低的优点。优选的,为进一步降低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的制备成本及其本身的重量,提高其携带的便捷性,所述支架单元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pvc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中,通过设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一限位结构,使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适用于不同的胫骨长度的骨折临时固定,提高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的实用性和实用性。2、通过设置第一套管上的第一通孔、第二套管上的第二通孔,将一根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通孔,另一根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二通孔,使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形成为几何体系,便于对胫骨骨折进行牵引。3、通过在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置通槽、在通槽的外部套设第二限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斯氏针和两个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对第一套管连接端伸入第二套管内的位置进行限定,其中,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二套管侧壁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靠近第一套管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靠近第二套管的自由端;一根所述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通孔,另一根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二通孔,使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形成为几何体系;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槽,通槽位于第二套管的连接端;所述通槽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斯氏针和两个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对第一套管连接端伸入第二套管内的位置进行限定,其中,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二套管侧壁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靠近第一套管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靠近第二套管的自由端;一根所述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通孔,另一根斯氏针穿过两个支架单元的第二通孔,使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形成为几何体系;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槽,通槽位于第二套管的连接端;所述通槽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斯氏针上穿有两个橡胶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斯氏针上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橡胶垫的外侧相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穿针双向反牵引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斯氏针上设有多个第四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野李芳芳姜建浩贾龙杜刚强张锴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