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火土专利>正文

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622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运动、复健器材的改良构成,尤指一种“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数简易的框杆装置端设置固接结构,以令整体可轻易予以组装成一坚固的框架体,于框架体端配合设置一辅助支撑装置与环带装置以令使用者可轻易握持悬吊,并依需求辅助支撑使用者的体重,以协助调整姿态,达到校正脊椎、运动强身等目的,再配合简易的拆解与调整,而可达到简易设置、运送、存放、使用等目的,不但使用简便、实用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运动、复健器材的创新构成,尤指一种“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通过调整与简易组装结构,以令整体具有运动健身的功能外并可达到简易辅助脊椎复健的功效。
技术介绍
本案申请人前曾以 ''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结构"提出专利申请,并于2010年7月21日获准中国台湾新型第M384647号公告,该构成经实施与测试,证实确具预期的功效,惟因构成复杂,致使加工、组装不便,而令成本增加,降低其经济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原案的另一创新构成,通过简易的框杆装置以令整体可轻易予以组装成一坚固的框架体,再配合辅助支撑与环带等装置,而可令使用者可轻易握持悬吊,以协助调整姿态,达到校正脊椎、运动强身等目的,再配合简易的拆解与调整,以达到简易设置、运送、存放、使用等目的,不但使用简便、实用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左、右对称的底架对接端分别配合设置套合部与套接孔,底架底端分别设置多支调整支脚,底架的上角端再分别设置上套接座,上套接座配合套接设置一下支架,下支架上端再套接设置一中间支架,中间支架上端则套接设置一上调整架,下支架与中间支架的套接后端再设置一辅助支架,调整架顶端设置一连接杆,连接杆套合设置一环带,中间支架的中间横架再分别向外端延伸设置凸座,凸座端设置摆动座以设置能够活动的辅助支撑座,底架、下支架、中间支架、上调整架以及辅助支架的连接端再分别贯穿设置固定杆,以令整体成形固定。所述的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中,中间支架上端设置多个等间隔排列的调整孔,上调整架下端则设置一与中间支架内孔能够配合的套合部,套合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通过调整中间支架调整孔与上调整架固定孔的相对位置,而能够令上调整架于中间支架上做上、下滑移,下支架与中间支架间安装有套管,并通过固定杆与螺帽进行锁接,而可获得固定与方便拆解或调整。所述的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中,辅助支架设置成U形,辅助支架两端分别设置套接座,再令套接座分别套合设置于下支架与中间支架的套接端,套接座与套接端通过固定杆与螺帽进行锁接,以完成固定并可防止倾倒,保护使用者。所述的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中,中间横架分别向外端延伸设置凸座,凸座设置摆动座,以设置能够活动的辅助支撑座,辅助支撑座设置滑槽,且配合固定杆锁合于摆动座端以调整固定,以方便使用者支撑手肘与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所述的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架的套合部与套接孔、上套接座与下支架、下支架与中间支架、中间支架与上调整架的套合部均凭借不同尺寸的管径或以模具加工需要管径的组合体,达到互相组合固定的目的。所述的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调整架顶端设置的连接杆套合设置有环带,则可令使用者轻易握持悬吊,并依需求辅助支撑使用者的体重,以协助调整姿态,达到校正脊椎、运动强身等多重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中间支架、上调整架的结合立体图,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下支架、中间支架的结合立体图,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间支架与辅助支架的结合剖面图,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辅助支撑座的实施剖面立体图,图2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A.底架;1B.套合部;1C.套接孔;1D.支脚;1E.上套接座;2A.下支架;3A.中间支架;3B.中间横架;3C.凸座;3D.摆动座;3E.辅助支撑座;3F.调整孔;3G.滑槽;3H.固定杆;4A.上调整架;4B.套合部;4C.固定孔;5A.辅助支架;5B.套接座;6A.连接杆.JL环带;8A.固定杆;8B.螺帽;8C.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对本技术的主要构成及其他功效、特点具更深入且详尽的了解,兹附具附图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配合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组合图;一左、右对称的底架IA对接端分别配合设置套合部IB与套接孔1C,底架IA底端分别设置多支调整支脚1D,底架IA的上角端再分别设置上套接座1E,上套接座IE上端则配合套接设置一下支架2A,下支架2A上端再套接设置一中间支架3A,中间支架3A上端则套接设置一上调整架4A,下支架2A与中间支架3A的套接后端再设置一辅助支架5A,上调整架4A顶端设置一连接杆6A,连接杆6A端套合设置一环带7A,中间支架3A的中间横架3B再分别向外端延伸设置凸座3C,凸座3C设置摆动座3D以设置可活动的辅助支撑座3E,各架体的连接端再分别贯穿设置固定杆8A,以令整体成形与确实固定为一体。请再参阅图3、4图分别为本技术中间支架、上调整架与下支架、中间支架的套的结合剖面立体图,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于中间支架3A上端设置多个等间隔排列的调整孔3F,上调整架4A下端则设置一与中间支架3A内孔可配合的套合部4B,套合部4B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4C,通过调整中间支架3A调整孔3F与上调整架4A固定孔4C的相对位置,而可令上调整架4A于中间支架3A做上、下滑移,以调整出最佳高度(请参阅图3所示),下支架2A与中间支架3A间则通过套管8C,再通过固定杆8A与螺帽SB的锁接(请参阅图4所示),而可获得固定与方便拆解或调整。图5为本技术中间支架与辅助支架的结合剖面立体图,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的辅助支架5A设置成U形,并于两端分别设置套接座5B,再令套接座5B分别套合设置于下支架2A与中间支架3A的套接端,再通过固定杆8A与螺帽SB的锁接,以完成固定并可防止倾倒,保护使用者。图6为本技术辅助支撑座的实施剖面立体图,图2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于中间横架3B分别向外端延伸设置凸座3C,凸座3C设置摆动座3D,以设置可活动的辅助支撑座3E,辅助支撑座3E设置滑槽3G,且配合固定杆3H锁合于摆动座3D端以调整固定,以方便使用者支撑手肘与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本技术整体系藉由套接组合固定,其底架IA的套合部IB与套接孔1C、上套接座IE与下支架2A、下支架2A与中间支架3A、中间支架3A与上调整架4A的套合部4B均可凭借不同尺寸的管径或以模具加工需要管径的组合体,达到互相组合固定的目的。上调整架4A顶端设置的连接杆6A端套合设置的环带7A,则可令使用者轻易握持悬吊,并依需求辅助支撑使用者的体重,以协助调整姿态,达到校正脊椎、运动强身等多重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通过底架的套合部与套接孔、上套接座与下支架、下支架与中间支架、中间支架与上调整架的套合部而可调整与简易连接,以令整体可轻易予以组装、拆解与调整达到简易设置、运送、存放、使用等实用性,且配合设置辅助支撑座与环带,而可令使用者轻易握持悬吊,以于使用时可辅助支撑使用者的体重,并协助调整姿态,达到校正脊椎、颈椎、胸椎等功效,并配合辅助支撑器,以支撑手肘支力,令整体具有多重实用功能,进而增加实用效能与经济价值,符合技术专利的申请要件,故依法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组合脊椎牵引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左、右对称的底架对接端分别配合设置套合部与套接孔,底架底端分别设置多支调整支脚,底架的上角端再分别设置上套接座,上套接座配合套接设置一下支架,下支架上端再套接设置一中间支架,中间支架上端则套接设置一上调整架,下支架与中间支架的套接后端再设置一辅助支架,调整架顶端设置一连接杆,连接杆套合设置一环带,中间支架的中间横架再分别向外端延伸设置凸座,凸座端设置摆动座以设置能够活动的辅助支撑座,底架、下支架、中间支架、上调整架以及辅助支架的连接端再分别贯穿设置固定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火土林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张火土林明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