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10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包括依次连接的肢体海绵垫、薄连接层Ⅰ、高度调节垫Ⅰ、薄连接层Ⅱ和高度调节垫Ⅱ,所述的肢体海绵垫上开有两个用于放置肢体的肢体凹槽,肢体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肢体的系带,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Ⅰ是由外套Ⅰ和填充在外套Ⅰ内的软质填充物Ⅰ构成,外套Ⅰ一侧设置有开口Ⅰ,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Ⅱ是由外套Ⅱ和填充在外套Ⅱ内的软质填充物Ⅱ构成,外套Ⅱ一侧设置有开口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患儿肢体抬高高度、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满足治疗过程中对不同抬高高度的要求,利于患儿康复,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垫,特别涉及一种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
技术介绍
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有时需要抬高患儿(特别是新生儿)的肢体(上肢和下肢)以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如肢体水肿、下肢液体渗漏的情况,或是其他临床特殊治疗。当新生儿液体渗漏发生时,若输液位置在上肢,则需要抬高上肢加快消肿;若输液位置在下肢,则需要抬高下肢加快消肿,下肢消肿的速度非常慢,若护理不当,就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目前患儿肢体的抬高一般是采用鸟巢包被或一般包被将其患肢抬高,但是不能方便的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治疗所需的高度,即使达到高度又不能很好的固定患儿肢体,有时因水肿严重由于垫在患儿肢体下的物件效果不佳使患儿下肢水肿处破皮或产生凹坑,对患儿治疗非常不利,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同时也浪费科室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肢体抬高高度、使用灵活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包括依次连接的肢体海绵垫、薄连接层Ⅰ、高度调节垫Ⅰ、薄连接层Ⅱ和高度调节垫Ⅱ,所述的肢体海绵垫上开有两个用于放置肢体的肢体凹槽,肢体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肢体的系带,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Ⅰ是由外套Ⅰ和填充在外套Ⅰ内的软质填充物Ⅰ构成,外套Ⅰ一侧设置有开口Ⅰ,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Ⅱ是由外套Ⅱ和填充在外套Ⅱ内的软质填充物Ⅱ构成,外套Ⅱ一侧设置有开口Ⅱ。所述的薄连接层Ⅰ和高度调节垫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Ⅰ,薄连接层Ⅱ和高度调节垫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Ⅱ。所述的肢体海绵垫和薄连接层Ⅰ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Ⅲ,高度调节垫Ⅰ和薄连接层Ⅱ下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Ⅳ。该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还包括有躯干海绵垫,躯干海绵垫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头部的头部凹槽,躯干海绵垫的另一端与高度调节垫Ⅱ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根据需要调节软垫的高度,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本技术的肢体海绵垫与薄连接层、高度调节垫连接,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薄连接层和高度调节垫,通过折叠能够调整肢体海绵垫的高度,使用灵活,能够满足治疗过程中对不同抬高高度的要求,利于患儿康复。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2、本技术的肢体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肢体的系带,能够固定患儿肢体,能够避免患儿肢体乱动造成水肿处破皮等情况的发生,对患儿的治疗有利。若在暖箱或是在暖床中使用,患儿可不必再带手套。3、根据需要,本技术还可以设置相互扣合的扣子,在折叠后,将相应的扣子扣紧,能够固定相邻两个部件,防止其发生不必要的位移影响正常使用。4、根据需要,本技术还设置有躯干海绵垫,躯干海绵垫上设置有头部凹槽,可以在不需要抬高肢体时将其展开用于保护巨大儿或者全身水肿较为严重患儿,放于暖箱或者暖床上时,因为头部凹槽可将患儿卡住不让其下滑至暖箱或暖床尾部踢伤下肢,有一物两用的效果,对治疗及护理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大大的减少了科室的开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之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俯视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1之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后视图。图3:图1的A-A剖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1之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左视图(省略系带)。图5:本技术实施例1之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右视图(省略系带)。图6:本技术实施例1折叠状态图(省略系带)。图7:本技术实施例2之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俯视图。图中:1-肢体海绵垫,2-薄连接层Ⅰ,3-高度调节垫Ⅰ,31-开口Ⅰ,32-外套Ⅰ,33-软质填充物Ⅰ,4-薄连接层Ⅱ,5-高度调节垫Ⅱ,51-开口Ⅱ,52-外套Ⅱ,53-软质填充物Ⅱ,6-肢体凹槽,7-系带,8-扣子Ⅰ,9-扣子Ⅱ,10-扣子Ⅲ,11-扣子Ⅳ,12-躯干海绵垫,121-头部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如图1-图6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肢体海绵垫1、薄连接层Ⅰ2、高度调节垫Ⅰ3、薄连接层Ⅱ4和高度调节垫Ⅱ5,所述的肢体海绵垫上开有两个用于放置肢体的肢体凹槽6,肢体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肢体的系带7,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Ⅰ3是由外套Ⅰ32和填充在外套Ⅰ内的软质填充物Ⅰ33构成,外套Ⅰ一侧设置有开口Ⅰ31,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Ⅱ5是由外套Ⅱ52和填充在外套Ⅱ内的软质填充物Ⅱ53构成,外套Ⅱ一侧设置有开口Ⅱ51。设置开口是为了便于取放软质填充物,使用过程可以根据需要放置不同厚度的软质填充物,以获得不同的抬高高度。开口处可以设置系绳或是暗扣等部件密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薄连接层Ⅰ2和高度调节垫Ⅰ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Ⅰ8,薄连接层Ⅱ4和高度调节垫Ⅱ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Ⅱ9。所述的肢体海绵垫1和薄连接层Ⅰ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Ⅲ10,高度调节垫Ⅰ3和薄连接层Ⅱ4下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Ⅳ11。在折叠后,将相应的扣子扣紧,能够固定相邻两个部件,起到防止其发生不必要位移的作用。作为一种变换,当能够保证折叠后整个垫子的稳固性时,也可不设置扣子。实施例1可用于抬高患儿的上肢或是下肢,先根据需要,折叠好软垫的高度(如图6所示),即肢体海绵垫1的上端面位于最上端,肢体海绵垫1和薄连接层Ⅰ2的下端面重叠,薄连接层Ⅰ2和高度调节垫Ⅰ3的上端面重叠,高度调节垫Ⅰ3和薄连接层Ⅱ4的下端面重叠,薄连接层Ⅱ4和高度调节垫Ⅱ5的上端面重叠;当需要的高度较小时,可以不折叠薄连接层Ⅱ4和高度调节垫Ⅱ5。高度折叠好后,将患儿肢体放置到肢体凹槽6中,再通过系带7系紧患儿肢体,即可以将患儿肢体抬高。实施例2:一种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如图7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在于:该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还包括有躯干海绵垫12,躯干海绵垫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头部的头部凹槽121,躯干海绵垫的另一端与高度调节垫Ⅱ5连接。实施例2展开时可用于保护巨大儿或者全身水肿较为严重患儿,放于暖箱或者暖床上时,因为头部凹槽可将患儿卡住不让其下滑至暖箱或暖床尾部踢伤下肢。当用于抬高患儿肢体时,可以不折叠躯干海绵垫12,其他部件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本技术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软质填充物Ⅰ和软质填充物Ⅱ可以是海绵、水袋、乳胶或是其他软质的材料。所述的薄连接层Ⅰ2和薄连接层Ⅱ4起到连接和便于折叠的作用,薄连接层Ⅰ2和薄连接层Ⅱ4的厚度比较薄,一般为0.2~0.6cm。本技术各实施例中,薄连接层和高度调节垫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还可以增加1个、2个、3个或更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肢体海绵垫(1)、薄连接层Ⅰ(2)、高度调节垫Ⅰ(3)、薄连接层Ⅱ(4)和高度调节垫Ⅱ(5),所述的肢体海绵垫上开有两个用于放置肢体的肢体凹槽(6),肢体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肢体的系带(7),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Ⅰ(3)是由外套Ⅰ(32)和填充在外套Ⅰ内的软质填充物Ⅰ(33)构成,外套Ⅰ一侧设置有开口Ⅰ(31),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Ⅱ(5)是由外套Ⅱ(52)和填充在外套Ⅱ内的软质填充物Ⅱ(53)构成,外套Ⅱ一侧设置有开口Ⅱ(51);所述的薄连接层Ⅰ(2)和高度调节垫Ⅰ(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Ⅰ(8),薄连接层Ⅱ(4)和高度调节垫Ⅱ(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Ⅱ(9);所述的肢体海绵垫(1)和薄连接层Ⅰ(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Ⅲ(10),高度调节垫Ⅰ(3)和薄连接层Ⅱ(4)下端面上设置有相互扣合的扣子Ⅳ(11);该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还包括有躯干海绵垫(12),躯干海绵垫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头部的头部凹槽(121),躯干海绵垫的另一端与高度调节垫Ⅱ(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专用可折叠式肢体抬高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肢体海绵垫(1)、薄连接层Ⅰ(2)、高度调节垫Ⅰ(3)、薄连接层Ⅱ(4)和高度调节垫Ⅱ(5),所述的肢体海绵垫上开有两个用于放置肢体的肢体凹槽(6),肢体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肢体的系带(7),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Ⅰ(3)是由外套Ⅰ(32)和填充在外套Ⅰ内的软质填充物Ⅰ(33)构成,外套Ⅰ一侧设置有开口Ⅰ(31),所述的高度调节垫Ⅱ(5)是由外套Ⅱ(52)和填充在外套Ⅱ内的软质填充物Ⅱ(53)构成,外套Ⅱ一侧设置有开口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红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