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苗床及其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928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苗床及其框架,包括苗床单元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将相邻苗床单元平行固定的加长连接件和将相邻苗床单元垂直固定的垂直连接件,加长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内扣体和与内扣体一体成型设置的外板,内扣体的截面为与外扣体相匹配的圆弧形,内扣体与两个苗床单元上的外扣体相扣合,外板与两个苗床单元的内板相贴合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垂直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转角体和与转角体一体成型设置的转角板,转角体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两个伸入相互垂直的苗床单元的外扣体的插接块。两个转角板包括分别与插接块的轴向平行设置且两个转角板相互垂直,两个转角板分别与相互垂直的苗床单元贴合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苗床及其框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苗床,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苗床及其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现代容器育苗技术,已由过去传统的用泥土作为育苗基质和小面积的育苗模式,逐步向轻型基质育苗和集约化、规模化育苗方向转变,现有的植物工厂通常主要包括大棚、温室等封闭空间,种植物则设置在大棚、温室内的苗床内,苗床之间设置有过道,便于操作,现有技术的苗床通过支架将苗床框架固定到地面上,而且多数的苗床框架是通过铝合金板焊接而成的,不仅不便于苗床框架的安装和拆卸,而且焊接后的铝合金板尺寸即固定,无法按需要调节苗床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苗床用框架,可方便调整苗床用框架的尺寸,以及对苗床框架进行组装或拆卸。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括若干苗床单元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将相邻苗床单元平行固定的加长连接件和将相邻苗床单元垂直固定的垂直连接件,所述加长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内扣体和与内扣体一体成型设置的外板,所述内扣体的截面为与外扣体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内扣体与两个苗床单元上的外扣体相扣合,所述外板与两个苗床单元的内板相贴合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床用框架,其特征是:包括若干苗床单元(11)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将相邻苗床单元(11)平行固定的加长连接件(12)和将相邻苗床单元(11)垂直固定的垂直连接件(13),所述加长连接件(12)包括位于顶部的内扣体(121)和与内扣体(121)一体成型设置的外板(122),所述内扣体(121)与两个相邻苗床单元(11)上的外扣体(111)相扣合,所述内扣体(121)的截面为与外扣体(111)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外板(122)与两个苗床单元(11)的内板(112)相贴合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件(13)包括位于顶部的转角体(131)和两个与转角体(131)一体成型设置的转角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床用框架,其特征是:包括若干苗床单元(11)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将相邻苗床单元(11)平行固定的加长连接件(12)和将相邻苗床单元(11)垂直固定的垂直连接件(13),所述加长连接件(12)包括位于顶部的内扣体(121)和与内扣体(121)一体成型设置的外板(122),所述内扣体(121)与两个相邻苗床单元(11)上的外扣体(111)相扣合,所述内扣体(121)的截面为与外扣体(111)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外板(122)与两个苗床单元(11)的内板(112)相贴合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件(13)包括位于顶部的转角体(131)和两个与转角体(131)一体成型设置的转角板(132),所述转角体(131)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两个伸入相互垂直的苗床单元(11)的外扣体(111)的插接块(1311),两个所述转角板(132)包括分别与插接块(1311)的轴向平行设置且两个转角板(132)相互垂直,两个转角板(132)分别与相互垂直的苗床单元(11)贴合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床用框架,其特征是:所述内扣体(121)的外径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沙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晨超金属丝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