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采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91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荔枝采摘器,包括采摘斗,所述采摘斗内设有定刀片、位于定刀片上方的动刀片,所述定刀片固定安装在采摘斗内,所述动刀片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采摘斗内,采摘斗上设有用于驱动动刀片相对定刀片左右往复移动的偏心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不同高度荔枝的采摘,由电机驱动偏心套,偏心套作用于动刀片,驱动动刀片相对定刀片左右往复移动,实现对荔枝杆的切割,从而完成荔枝的采摘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荔枝采摘器
本技术涉及采摘器
,具体涉及一种荔枝采摘器。
技术介绍
荔枝采收根据成熟度分期采收,最好选择在清晨日出或阴天进行。烈日下采收,果皮容易变色,品质下降,雨天或雨后采收果实容易腐烂,不耐贮运。荔枝采收一般采取短枝采果,成簇采收,折果枝不带叶或尽量不带叶,以利于抽发秋梢。早熟品种如妃子笑、黑叶等收果早,会萌发无效枝梢,不利于翌年丰产,因此在采收时可不留“葫芦节”(果穗基枝顶部节密粗大部分)。采收应轻摘、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采收后就地放于阴凉处进行分级,剔除裂果、病果、烂果和机械损伤果,然后包装运输。市面上的荔枝采摘器种类繁多,但因操作麻烦、成本高、采摘效果不好无法被大规模使用,因此大部分的荔枝采收还是通过人工进行,而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工人攀高爬低,极易发生摔伤等危害人身安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攀爬就可采摘荔枝的荔枝采摘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荔枝采摘器,包括采摘斗,所述采摘斗内设有定刀片、位于定刀片上方的动刀片,所述定刀片固定安装在采摘斗内,所述动刀片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采摘斗内,采摘斗上设有用于驱动动刀片相对定刀片左右往复移动的偏心轮机构;所述动刀片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电机和偏心套,偏心套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偏心套的另一端设有推头,所述推头位于U形槽内以便电机驱动偏心套转动时推头带动动刀片左右移动,所述采摘斗的底部设有伸缩杆。进一步的,为了对荔枝的枝蔓进行切割采摘;所述定刀片和动刀片上均设有若干个锯齿。进一步的,为了将采摘下来的荔枝收集起来,防止荔枝掉落砸伤;所述采摘斗包括底板和由底板向上延伸的四块侧板,四块侧板分别为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60°,左侧板和右侧板形状相同且均为梯形结构,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在底板上,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为矩形结构,前侧板小于后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进一步的,为了使采摘下来的荔枝自动掉落在采摘斗内,并保证动刀片可相对定刀片运动,两者的相对运动可快速完成对荔枝枝蔓的剪切,高效采收;所述电机安装在后侧板的外壁上,所述定刀片固定安装在后侧板的内壁上,所述动刀片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后侧板的内壁上,定刀片上设有用于左右滑动动刀片的滑槽。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不同高度的荔枝采摘;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活动穿设于第一杆体内,第一杆体上设有弹性凸钮,第二杆体上设有若干个用于穿出弹性凸钮的限位孔,若干个限位孔沿第二杆体长度方向延伸均布于第二杆体上。进一步的,为了在举升采摘斗时,还能控制电机工作驱动动刀片运动;所述伸缩杆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的电源开关。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不同高度荔枝的采摘,由电机驱动偏心套,偏心套作用于动刀片,驱动动刀片相对定刀片左右往复移动,实现对荔枝杆的切割,从而完成荔枝的采摘作业;采摘斗底部设置伸缩杆,伸缩杆长度的可调节,可满足不同高度荔枝的采摘要求。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偏心套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偏心套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电机;2-偏心套;201-推头;3-采摘斗;301-前侧板;302-后侧板;303-左侧板;304-右侧板;305-底板;4-伸缩杆;401-第一杆体;402-第二杆体;5-定刀片;6-动刀片;7-U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荔枝采摘器,包括采摘斗3,所述采摘斗3内设有定刀片5、位于定刀片5上方的动刀片6,所述定刀片5固定安装在采摘斗3内,所述动刀片6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采摘斗3内,采摘斗3上设有用于驱动动刀片6相对定刀片5左右往复移动的偏心轮机构;所述动刀片6上开设有U形槽7,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电机1和偏心套2,偏心套2的一端与电机1的电机1轴同轴固定连接,偏心套2的另一端设有推头201,所述推头201位于U形槽7内以便电机1驱动偏心套2转动时推头201带动动刀片6左右移动,所述采摘斗3的底部设有伸缩杆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荔枝的枝蔓进行切割采摘;所述定刀片5和动刀片6上均设有若干个锯齿。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采摘下来的荔枝收集起来,防止荔枝掉落砸伤;所述采摘斗3包括底板305和由底板305向上延伸的四块侧板,四块侧板分别为前侧板301、后侧板302、左侧板303和右侧板304,所述底板305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60°,左侧板303和右侧板304形状相同且均为梯形结构,左侧板303和右侧板304对称设在底板305上,所述前侧板301和后侧板302均为矩形结构,前侧板301小于后侧板302,前侧板301和后侧板302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采摘下来的荔枝自动掉落在采摘斗3内,并保证动刀片6可相对定刀片5运动,两者的相对运动可快速完成对荔枝枝蔓的剪切,高效采收;所述电机1安装在后侧板302的外壁上,所述定刀片5固定安装在后侧板302的内壁上,所述动刀片6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后侧板302的内壁上,定刀片5上设有用于左右滑动动刀片6的滑槽。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不同高度的荔枝采摘;所述伸缩杆4包括第一杆体401和第二杆体402,所述第二杆体402活动穿设于第一杆体401内,第一杆体401上设有弹性凸钮,第二杆体402上设有若干个用于穿出弹性凸钮的限位孔,若干个限位孔沿第二杆体402长度方向延伸均布于第二杆体402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举升采摘斗3时,还能控制电机1工作驱动动刀片6运动;所述伸缩杆4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1工作的电源开关。在本实施例中,荔枝采摘器由人工携带进荔枝采摘区,可使用外置蓄电池为电机1提供电力,使用时,蓄电池可放在地下,进行荔枝采摘作业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地面上进行操控,按动伸缩杆4上的电源开关,即可开始采摘荔枝。使用时应注意采摘斗3下方禁止站人防止荔枝从高处坠落砸伤,以及防止高压电机1危险。采摘荔枝结束时,工作人员再将其收回,定期检查保证线路接触良好,当锯齿有磨损或切割效果减弱时立即更换锯齿。该荔枝采摘器能实现对生长位置不同的荔枝进行采摘,提高荔枝采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采摘成本,保障荔枝成品质量。同时拓展了高空水果采摘产品种类。本技术可作为独立产品,亦可作为其他水果采摘装置的拓展模块,融合到相关产品的造型及功能设计中。具体实施过程:采摘时,将采摘斗3对准荔枝,荔枝杆从采摘斗3的上部的开口进入采摘斗3内,并位于动刀片和定刀片之间,使荔枝上部的枝条位于动刀片的锯齿内,电机1驱动偏心套2转动,因偏心套2另一端位于U形槽7内,偏心套2的转动会带动动刀片在滑槽内左右移动,与定刀片配合对荔枝杆进行切割,从而实现对荔枝的采摘,采摘斗3的底部为角度60°的斜面,切割完毕,荔枝果实沿底板305滑下,进入采摘斗3的底部。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荔枝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斗,所述采摘斗内设有定刀片、位于定刀片上方的动刀片,所述定刀片固定安装在采摘斗内,所述动刀片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采摘斗内,采摘斗上设有用于驱动动刀片相对定刀片左右往复移动的偏心轮机构;所述动刀片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电机和偏心套,偏心套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偏心套的另一端设有推头,所述推头位于U形槽内以便电机驱动偏心套转动时推头带动动刀片左右移动,所述采摘斗的底部设有伸缩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荔枝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斗,所述采摘斗内设有定刀片、位于定刀片上方的动刀片,所述定刀片固定安装在采摘斗内,所述动刀片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采摘斗内,采摘斗上设有用于驱动动刀片相对定刀片左右往复移动的偏心轮机构;所述动刀片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电机和偏心套,偏心套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偏心套的另一端设有推头,所述推头位于U形槽内以便电机驱动偏心套转动时推头带动动刀片左右移动,所述采摘斗的底部设有伸缩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荔枝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片和动刀片上均设有若干个锯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荔枝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斗包括底板和由底板向上延伸的四块侧板,四块侧板分别为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奕樱罗雄辉林鸿鹏胡凯吴登婕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