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9089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金属基材通过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再利用乙醇清洗后风干,再用离子水清洗烘干,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对金属基材涂刷后固化烘干制得石墨烯电热膜,其中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石石墨烯188份、辅助溶剂68份、混合树脂58份;墨烯电热膜制成电极片应用在新能源电池领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石墨烯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由按质量比为3:1:1的石英砂、丙烯酸树脂和导电环氧树脂组成的混合树脂,石墨烯电热膜耐磨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石墨烯电热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具体是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石墨烯,一种完全由SP2杂化的碳原子构成的厚度仅为单原子层数或数个单原子层的准二维晶体材料,具有高导电、高强度、高导热等优异性能,石墨烯的这些优异的性能。石墨烯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与石墨单原子层一样以sp2杂化轨道,并有如下的特点: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其中3个电子生成SP2键,即每个碳原子都贡献一个位于pz轨道上的未成键电子,近邻原子的pz轨道与平面成垂直方向可形成π键,新形成的π键呈半填满状态。研究证实,石墨烯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每两个相邻碳原子间的键长为1.42×10-10米,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度。除了σ键与其他碳原子链接成六角环的蜂窝式层状结构外,每个碳原子的垂直于层平面的pz轨道可以形成贯穿全层的多原子的大π键(与苯环类似),因而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光学性能。目前,石墨烯电热膜在制成产品后易脱落,不耐磨,寿命短,且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基材通过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再利用乙醇清洗后风干,再用离子水清洗烘干,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对金属基材涂刷后固化烘干制得石墨烯电热膜,其中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石墨烯180‑200份、辅助溶剂50‑80份、混合树脂40‑7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基材通过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再利用乙醇清洗后风干,再用离子水清洗烘干,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对金属基材涂刷后固化烘干制得石墨烯电热膜,其中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石墨烯180-200份、辅助溶剂50-80份、混合树脂40-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电热膜,将金属基材通过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再利用乙醇清洗后风干,再用离子水清洗烘干,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对金属基材涂刷后固化烘干制得石墨烯电热膜,其中石墨烯导电膜涂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石墨烯188份、辅助溶剂68份、混合树脂58份。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溶剂由乙二醇、丙三醇、交联剂和助溶剂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醇、丙三醇、交联剂和助溶剂加入的重量比为2-5:1-6:3-7:2-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醇、丙三醇、交联剂和助溶剂加入的重量比为3:2:5:7。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恒华盛石墨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