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及网络连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81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及网络连接方法,系统包括:主板、旋通器和中继器,中继网络系统通过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主板包含第一接口,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主板,用于依据所存储的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第一接口通过旋通器与第二接口连接,其中,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均为非自协商模式,非自协商模式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断开又重连、恢复网络的过程中不进行协商的模式。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实现缩短通过旋通器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网络恢复时间,进一步缩短了中继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恢复时间,提高了中继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设备之间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及网络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及网络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可旋转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球形摄像机、云台摄像机),为了避免出现通过连接线直接与对端网络设备连接所导致的,多次旋转后连接线缆搅在一起甚至拉扯断裂的情况,一般通过旋通器(例如滑环等)实现与对端网络设备的连接。其中,上述对端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脑、路由器、NVR(NetworkVideoRecorder,网络硬盘录像机。如图1所示,为可旋转网络设备通过旋通器与对端网络设备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可旋转网络设备的主板的第一接口与旋通器一端连接,旋通器另一端再与网络设备的第二接口连接,以实现可旋转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的连接。然而,可旋转网络设备中的旋通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当旋通器出现磨损、老化后,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第一接口与旋通器连接断开(也可称为信号断开,一般为10ms以下),进而,导致可旋转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断开(也可称为可旋转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网络信号断开)的情况。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可旋转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连接的接口的连接能力,上述两者连接所需接口都会开启自协商功能(此时,接口的工作模式为自协商模式)。然而在接口开启自协商功能后,接口之间的连接断开再重连后,接口之间需要进行协商,协商完成后接口之间的网络(即可旋转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才会恢复(即接口之间可以重新传输网络信号),可见,可旋转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接口的连接断开再重连后,可旋转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恢复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及网络连接方法,以实现缩短中继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设备的网络恢复时间。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包括:主板、旋通器和中继器,所述中继网络系统通过所述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所述主板包含第一接口,所述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所述主板,用于依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旋通器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均为非自协商模式,所述非自协商模式为: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断开又重连、恢复网络的过程中无需进行协商的工作模式。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的状态反馈属性设置为不反馈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含连接状态或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旋通器包括滑环。可选地,所述中继器为具有信号转发功能的芯片,或,为具有信号转发功能的网络设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中继网络系统的主板,所述中继网络系统包括:所述主板、旋通器和中继器,所述中继网络系统通过所述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所述主板包含第一接口,所述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所述方法包括:依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旋通器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均为非自协商模式,所述非自协商模式为: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断开又重连、恢复网络的过程中无需进行协商的工作模式。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的状态反馈属性设置为不反馈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含连接状态或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旋通器包括滑环。可选地,所述中继器为具有信号转发功能的芯片,或,为具有信号转发功能的网络设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板,所述主板应用于中继网络系统,所述中继网络系统还包括旋通器和中继器,所述主板通过所述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所述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所述主板包括第一接口,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第一接口,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网络连接方法。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网络连接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括:主板、旋通器和中继器,中继网络系统通过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主板包含第一接口,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主板,用于依据所存储的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第一接口通过旋通器与第二接口连接,其中,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均为非自协商模式,上述非自协商模式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断开又重连、恢复网络的过程中无需进行协商的工作模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通过旋通器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均设置为非自协商模式,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连接断开又重连后,无需进行协商,即可恢复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网络,缩短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网络恢复时间,进一步的,实现了缩短中继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设备网络恢复时间的效果。并且,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连接断开的原因一般在于旋通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继网络系统中增设中继器,将旋通器与外部网络设备隔离,避免外部网络设备与旋通器的直接连接,无需重新设置外部网络设备的接口的工作模式,减少了对外部网络设备的设置操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可旋转网络设备通过旋通器与对端网络设备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口的工作模式为自协商模式时,接口之间的网络恢复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中继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口的工作模式为非自协商模式时,接口之间的网络恢复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5A为第一接口与操作系统之间网络变化的一种示意图;图5B为第一接口与操作系统之间网络变化的另一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事实例所提供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接口开启自协商功能(即接口的工作模式为自协商模式)后,接口能够获得对端接口(所连接的对应网络设备的接口)的连接速度和双工模式,并将自身的连接速度和双工模式发送至对端接口;进一步的,能够依据对端接口的连接速度和双工模式,自动把自身的连接速度调节到双方(自身和对端接口)所能支持的最高工作水平(即将连接速度调节至双方所能支持的最快的连接速度,将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旋通器和中继器,所述中继网络系统通过所述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所述主板包含第一接口,所述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所述主板,用于依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旋通器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均为非自协商模式,所述非自协商模式为: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断开又重连、恢复网络的过程中无需进行协商的工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旋通器和中继器,所述中继网络系统通过所述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所述主板包含第一接口,所述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所述主板,用于依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旋通器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均为非自协商模式,所述非自协商模式为: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断开又重连、恢复网络的过程中无需进行协商的工作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的状态反馈属性设置为不反馈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含连接状态或断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通器包括滑环。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继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为具有信号转发功能的芯片,或,为具有信号转发功能的网络设备。6.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网络系统的主板,所述中继网络系统包括:所述主板、旋通器和中继器,所述中继网络系统通过所述中继器与外部网络设备连接,所述主板包含第一接口,所述中继器包含第二接口;所述方法包括:依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徐卓东谷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