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794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所述电容cap1、cap2并联在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ap1、cap2之间设置有电感构成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通过中心抽头将偏置电流In加载到晶体管Q2、Q3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2、Q3、Q4、Q5构成一对共源共栅结构,从而形成差分结构,所述电容cap3、cap4并联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ap3、cap4之间设置有电感构成第二变压器,所述晶体管Q4、Q5的基极加载有偏置电压Vb,所述晶体管Q4、Q5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变压器的中心抽头加载有工作电压VCC。本发明专利技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A类,采用差分单级放大的cascode结构,利用变压器匹配方式和有源电流镜偏置方式,实现了优良的输入和输出匹配性能。芯片面积较小,易于集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W波段功率放大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
技术介绍
相控阵系统广泛应用于雷达和通信系统中,用于波束形成和扫描。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通过转动天线改变波速的相位,相控阵雷达具有扫描精度高、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等优点。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主要部件是T/R组件,在T/R组件的各个电路模块中,功率放大器由于功耗大,面积大,因此成为决定整个T/R组件成本和性能的关键模块。W波段的功放,由于寄生效应更加明显,其输出功率和效率一直是困扰无线通信走向高频的瓶颈。目前,毫米波功率放大器采用的工艺主要有三五族化合物砷化镓、硅和锗硅工艺。三五族化合物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可以获得优良的功率性能,但价格昂贵,难以集成;硅基CMOS工艺具有低功耗、低价格、高集成度的优点,但在高频和高功率输出上性能有限;锗硅SiGeBiCMOS结合了高集成度、高功率、高特征频率的优势,价格相对适中,在无线通信系统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结构过于复杂,寄生效应明显,输出功率和效率得不到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Q2、Q3、Q4、Q5,电容cap1、cap2、cap3、cap4;所述电容cap1、cap2并联在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ap1、cap2之间设置有电感构成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通过中心抽头将偏置电流In加载到晶体管Q2、Q3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2、Q3、Q4、Q5构成一对共源共栅结构,从而形成差分结构,所述电容cap3、cap4并联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ap3、cap4之间设置有电感构成第二变压器,所述晶体管Q4、Q5的基极加载有偏置电压Vb,所述晶体管Q4、Q5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变压器的中心抽头加载有工作电压VC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Q2、Q3、Q4、Q5,电容cap1、cap2、cap3、cap4;所述电容cap1、cap2并联在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ap1、cap2之间设置有电感构成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通过中心抽头将偏置电流In加载到晶体管Q2、Q3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2、Q3、Q4、Q5构成一对共源共栅结构,从而形成差分结构,所述电容cap3、cap4并联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ap3、cap4之间设置有电感构成第二变压器,所述晶体管Q4、Q5的基极加载有偏置电压Vb,所述晶体管Q4、Q5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变压器的中心抽头加载有工作电压VC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Q4、Q5的偏置电压Vb上连接有基极去耦电容cap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锐李庄陶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