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微波电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
技术介绍
功率放大器作为通信系统收发机中的关键部件,其输出功率大小直接决定了收发机作用的距离、抗干扰能力及信号传输质量。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成为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提高基于半导体技术或真空微电子技术的单个功率器件的功率输出来实现;另一种是通过功率合成技术将多个固态功率器件的输出功率同相叠加来获得较高功率输出。目前单个固态功率器件主要以MMIC的形式存在,受到半导体加工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单个MMIC器件的输出功率较小,且工作效率较低,获得高功率输出比较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第二种方式,即功率合成技术。现有的功率合成电路,主要是基于传统传输线比如微带线、带状线等的传统功率合成电路,存在损耗大、合成效率低等缺陷,且需要另外加工金属壳体作为屏蔽盒,体积笨重,且增加额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包括:N路功率分配器、N路功率合成器、N路功率放大器;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路功率放大器的每一路为一个M级功率放大器,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路功率分配器的一端连接输入端,N路功率合成器的一端连接输出端,N个M级功率放大器并联在N路功率分配器的另一端与N路功率合成器的另一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包括:N路功率分配器、N路功率合成器、N路功率放大器;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路功率放大器的每一路为一个M级功率放大器,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路功率分配器的一端连接输入端,N路功率合成器的一端连接输出端,N个M级功率放大器并联在N路功率分配器的另一端与N路功率合成器的另一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N路功率分配/N路合成器的馈线均采用双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M级功率放大器的每一级功率放大器均包括:带通滤波器型输入匹配网络、场效应晶体管、栅极偏置电路、漏极偏置电路、输入隔直电容C3、输出隔直电容C4、带通滤波器型输出匹配网络;功率放大器输入端与带通滤波器型输入匹配网络的一端连接,带通滤波器型输入匹配网络的另一端与输入隔直电容C3的一端连接,输入隔直电容C3另一端和栅极偏置电路均与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源极接地,场效应晶体管漏极与漏极偏置电路和输出隔直电容C4的一端连接,输出隔直电容C4的另一端与带通滤波器型输出匹配网络的一端连接,带通滤波器型输出匹配网络的另一端与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集总元件功率合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带通滤波器型输入匹配网络包括:电容C1-C2、电感L1-L4;电容C1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均与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和电感L3的一端均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输入隔直电容C3的一端和电感L4的一端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学,冯婷,王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