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79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包括:散热片、上壳、右底架、下壳、左底架、输出端、接地螺栓、输入端、通孔、抱箍槽、铰接器;所述上壳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且下壳通过铰接器与上壳相连接;所述上壳的顶侧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与上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壳左端面设置有输出端,且输出端通过嵌入方式与下壳相连接;所述输出端的右侧设置有接地螺栓,且接地螺栓通过嵌入方式与下壳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的改进,具有覆盖范围广、安装牢固、效率高、可靠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大器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
技术介绍
塔顶放大器是安装在塔顶部紧靠在接收天线之后的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在接收信号进入馈线之前可将接收信号放大近12dB,提高上行链路信号质量,改善通话可靠性和话音质量,同时扩大小区覆盖面积。对于GSM网络覆盖而言,在农村地区的覆盖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容量有余而覆盖不足,因此大量的农村地区采用单载频,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往往采用交架塔方式,使得建设成本增加;另外,天线交架塔以后也导致RF传输线加长导致损耗加大,天线输出的功率进一步下降,覆盖也进一步下降。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覆盖范围广、安装牢固、效率高、可靠性强的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一般采用交架塔方式,增加建设成本,另外,天线交架塔以后也导致RF传输线加长导致损耗加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包括:散热片(1)、上壳(2)、右底架(3)、下壳(4)、左底架(5)、输出端(6)、接地螺栓(7)、输入端(8)、通孔(9)、抱箍槽(10)、铰接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的下端设置有下壳(4),且下壳(4)通过铰接器(11)与上壳(2)相连接;所述上壳(2)的顶侧设置有散热片(1),且散热片(1)与上壳(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壳(4)左端面设置有输出端(6),且输出端(6)通过嵌入方式与下壳(4)相连接;所述输出端(6)的右侧设置有接地螺栓(7),且接地螺栓(7)通过嵌入方式与下壳(4)相连接;所述接地螺栓(7)的右侧设置有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双频塔顶放大器,包括:散热片(1)、上壳(2)、右底架(3)、下壳(4)、左底架(5)、输出端(6)、接地螺栓(7)、输入端(8)、通孔(9)、抱箍槽(10)、铰接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的下端设置有下壳(4),且下壳(4)通过铰接器(11)与上壳(2)相连接;所述上壳(2)的顶侧设置有散热片(1),且散热片(1)与上壳(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壳(4)左端面设置有输出端(6),且输出端(6)通过嵌入方式与下壳(4)相连接;所述输出端(6)的右侧设置有接地螺栓(7),且接地螺栓(7)通过嵌入方式与下壳(4)相连接;所述接地螺栓(7)的右侧设置有输入端(8),且输入端(8)通过嵌入方式与下壳(4)相连接;所述下壳(4)底端左侧设置有左底架(5),且左底架(5)通过铆合方式与下壳(4)相连接;所述左底架(5)的底端面两侧设置有通孔(9),且通孔(9)与左底架(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通孔(9)的一侧设置有抱箍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易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矩光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