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778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电机定子设置在电机水道内,且电机定子与电机水道之间为过盈配合,该拆解装置包括底板、导向柱、压板和拉拔器,底板固定连接在电机水道的底部,压板设置在电机水道的顶端,导向柱依次穿过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孔Ⅰ和设置在压板上的安装孔Ⅱ将底板和压板连接在电机水道上,用锁紧螺母与导向柱上的螺纹配合进行锁紧,压板与电机水道的顶端接触,将电机水道固定;然后将拉拔器与电机定子的内壁连接,在拆解时对电机水道定子总成时进行高温加热,人工通过拉拔器上的手拉环将电机定子在高温状态下向上拔出电机水道,达到人工将电机水道与电机定子分离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拆解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外汽车公司发展的重点。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是电机、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电机的核心零部件是定子和转子,因此对定子的研究至关重要。在电机的前期开发过程中,电机样件经过性能测试之后,经过需要拆解来做零部件分析。电机转子的拆解较为容易,使用大的力气就可将转子从定子中拔出,而电机水道与定子的分离拆解就较为不易,因为定子是从水道的单一方向装配进入,另一方向是水道台阶挡住,由于定子的厄部较窄,无受力区域,所以拆解较难。而且项目的前期开发时,没有必要投入大量费用设计和购买专用设备。因此,开发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电机定子与水道的分离装置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该拆解装置解决了电机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将电机壳体与定子人工分离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该拆解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电机定子(6)设置在电机水道(2)内,且电机定子(6)与电机水道(2)之间为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装置包括底板(1)、导向柱(3)、压板(4)和拉拔器(7),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在电机水道(2)的底部,所述压板(4)设置在电机水道(2)的顶端,所述导向柱(3)依次穿过设置在底板(1)上的安装孔Ⅰ(13)和设置在压板(4)上的安装孔Ⅱ(41)将底板(1)和压板(4)连接在电机水道(2)上,所述拉拔器(7)与电机定子(6)的内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电机定子(6)设置在电机水道(2)内,且电机定子(6)与电机水道(2)之间为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装置包括底板(1)、导向柱(3)、压板(4)和拉拔器(7),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在电机水道(2)的底部,所述压板(4)设置在电机水道(2)的顶端,所述导向柱(3)依次穿过设置在底板(1)上的安装孔Ⅰ(13)和设置在压板(4)上的安装孔Ⅱ(41)将底板(1)和压板(4)连接在电机水道(2)上,所述拉拔器(7)与电机定子(6)的内壁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电机水道(2)接触的一侧设有凸起(11),电机水道(2)的内圈上设有止口(21),凸起(11)与止口(21)为过渡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装置还包括定位销(8),所述底板(1)与电机水道(2)的接触处,底板(1)上设有定位销孔Ⅰ(12),相应的电机水道(2)设有定位销孔Ⅱ(22),定位销(8)的一端与定位销孔Ⅰ(12),定位销(8)的另一端与定位销孔Ⅱ(22)配合。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器(7)包括顶夹装置(71)、连杆(70)、旋转筒(74)、手拉环(75)和螺纹杆(76),所述旋转筒(74)套接在螺纹杆(76)上,连杆(70)的一端连接在旋转筒(74)上,连杆(70)的另一端与顶夹装置(71)连接,手拉环(75)连接在螺纹杆(76)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器(7)还包括支撑架(77),支撑架(77)上设有螺纹孔与螺纹杆(76)的螺纹部配合,螺纹杆(76)的一端与手拉环(75)连接,螺纹杆(76)的另一端与支撑架(77)连接,旋转筒(74)套接在螺纹杆(76)上设置在手拉环(75)与支撑架(77)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定子与水道分离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0)包括连杆Ⅰ(72)和连杆Ⅱ(73),连杆Ⅰ(7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架(77)上,连杆Ⅰ(72)的另一端与顶夹装置(7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王忠良林伟义裴善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