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及其无线充放电系统、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76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动汽车及其无线充放电系统、充电方法,利用车辆对车辆进行伙伴式充电,在此过程中,通过物联网严密监控车辆数据,使得交易双方在能够顺利进行,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充电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无线充放电系统、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多国相继制定了禁止内燃机汽车生产时间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电动汽车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由于电动汽车需要定期充电续航,目前使用最终的充电装置是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由于充电桩不可随时移动,而目前充电桩的布置数量和密度远远达不到加油站一般可供使用者随时补充的程度,这也是影响电动汽车广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些关于充电装置的技术是非充电桩式的,如申请号为CN201610282387.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此专利提出了一种在路面铺设无线发射线圈的方式给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但在实际应用上大规模在路面铺设无线发射线圈是不切合实际的,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活动范围。除了充电装置,对充电装置的搜索也是研究的热电。如中国专利申请201710835125.X,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搜索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搜索时,会先根据驾驶记录中驾驶员踩踏加速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充放电单元,每组充放电单元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电动汽车上;每组充放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和电能传输设备;所述充放电单元的工作模式包括充电和放电两种;处于充电模式的充放电单元,电能通过电能传输设备从外部向第一电池中传递;处于放电模式中的充放电单元,电能通过电能传输设备从第一电池中向外部传递;上述不同的充放电单元相互配对形成充放电组合,且充放电组合中至少一个充放电单元处于充电模式,至少一个充放电单元处于放电模式,电能从放电模式的充放电单元中向充电模式的充放电单元中转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充放电单元,每组充放电单元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电动汽车上;每组充放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和电能传输设备;所述充放电单元的工作模式包括充电和放电两种;处于充电模式的充放电单元,电能通过电能传输设备从外部向第一电池中传递;处于放电模式中的充放电单元,电能通过电能传输设备从第一电池中向外部传递;上述不同的充放电单元相互配对形成充放电组合,且充放电组合中至少一个充放电单元处于充电模式,至少一个充放电单元处于放电模式,电能从放电模式的充放电单元中向充电模式的充放电单元中转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充电需求发送模块和充电需求响应模块;所述不同电动汽车上的充电需求发送模块和充电需求响应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互联;所述充电需求发送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向其余电动汽车发送充电需求信号;所述充电需求响应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充电需求信号并向其反馈充电需求响应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需求发送模块预设有启动条件,所述启动条件为所在的电动汽车符合充电条件;所述充电需求响应模块预设有启动条件,所述启动条件为所在的电动汽车符合放电条件。4.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无线充放电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作为用户端还通过无线网络互联在物联网终端上;所述联网的电动汽车的相关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物联网终端上;所述联网的电动汽车接收物联网终端反馈的每个联网的电动汽车是否符合充电条件和放电条件的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的电动汽车接收到的信息还包括以本电动汽车为核心的至少部分上传数据的电动汽车的相关信息,包括周围的电动汽车的位置、电量、当前行驶速度以及与本电动汽车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合充电条件的电动汽车通过用户端向至少一辆自选的或自动分配的符合放电条件的电动汽车发送充电需求信号;所述符合充电条件的电动汽车接收响应充电需求信号的反馈信号,并等待对方车辆靠近,靠近过程中,交易双方的部分相关数据在双方的用户端共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交易双方靠近过程中,所述电动汽车响应于交易双方的任意一方电动汽车不再满足相应的充电条件或供电条件而停止交易。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车载偏移测量模块,所述车载偏移测量模块计算交易双方车辆的车身距离、角度和偏移信息并上传至物联网终端;当放电一方的电动汽车到达待充电一方的电动汽车附近一定距离范围内,所述至少放电一方的电动汽车接收物联网终端反馈的交易双方车辆的车身距离、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虎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