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薄型且柔软的柔性薄膜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与另一侧表面的金属层,体现内侧螺旋图案、散热/辐射金属层及外侧螺旋图案以螺旋型依次连接的无线通信天线。即不仅是柔性薄膜表面的内侧螺旋图案及外侧螺旋图案,而且借助柔性薄膜里面的散热/辐射金属层的追加匝(Turn)数来卷绕的螺旋型无线通信天线,使散热/辐射金属层能够作为辐射体进行工作。以此能够使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性能进一步最大化的同时,还作为散热/辐射金属层,能够散发便携终端内的各种部件发生的热量,还能够提高通信品质,进一步实现便携终端的轻薄短小化。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因用于通过电源供应进行无线通信或各种运算所需的多个电路部件的驱动而发生热,这种热作为缩短部件相互间寿命的主要因素而进行作用,需要能够尽可能迅速散热的结构。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文献(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6-0121073号)的天线线圈的实施例的图。现有技术文献的智能手机用无线天线线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外壳部分配备有2个能够无线接收数据的无线数据接收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螺旋图案(H10),其具有将柔性薄膜(F)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螺旋型图案化形成的内侧始端(H11)及内侧末端(H12);外侧螺旋图案(H20),其具有将所述内侧螺旋图案(H10)外廓的所述柔性薄膜(F)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螺旋型图案化形成的外侧始端(H21)及外侧末端(H22);散热/辐射金属层(B10),其具有以将所述柔性薄膜(F)的另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单向开放的图案化形成的单向开放切缝(S1)为基准,分成的一侧金属区域(B11)及另一侧金属区域(B12);多个导通孔(V),其使所述内侧末端(H12)和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螺旋图案(H10),其具有将柔性薄膜(F)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螺旋型图案化形成的内侧始端(H11)及内侧末端(H12);外侧螺旋图案(H20),其具有将所述内侧螺旋图案(H10)外廓的所述柔性薄膜(F)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螺旋型图案化形成的外侧始端(H21)及外侧末端(H22);散热/辐射金属层(B10),其具有以将所述柔性薄膜(F)的另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单向开放的图案化形成的单向开放切缝(S1)为基准,分成的一侧金属区域(B11)及另一侧金属区域(B12);多个导通孔(V),其使所述内侧末端(H12)和所述一侧金属区域(B11)之间,以及所述外侧始端(H21)和所述另一侧金属区域(B12)之间分别上下连接,使得所述内侧螺旋图案(H10)、散热/辐射金属层(B10)及外侧螺旋图案(H20)依次连接成螺旋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始端(H11)用作第一端子(T10),所述外侧末端(H22)用作第二端子(T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T10)包括:第一外向端子(T11),其将对所述柔性薄膜(F)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外向直线型图案化形成;经由端子(T12),其将对所述柔性薄膜(F)的另一侧表面的所述散热/辐射金属层(B10)进行独立图案化形成;多个导通孔(V),其使所述内侧始端(H11)和所述经由端子(T12)之间,以及所述经由端子(T12)和所述第一外向端子(T11)之间分别上下连接,使得所述内侧始端(H11)、经由端子(T12)及第一外向端子(T11)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T20)连续连接于将对所述柔性薄膜(F)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进行外向直线型图案化形成的第二外向端子(T21)而完成。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铁男,郭铁龙,徐广林,谭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姆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