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
本申请涉及电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内部或外部短路产生的大电流和高温,进而引发燃烧、爆炸或其他安全问题。在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短路中,正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短路热失控的风险最大。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来降低该短路风险:1)降低正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短路的可能性;2)增大正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短路时的接触电阻,降低短路电流。目前有人采用在正极集流体上涂覆多层正极材料,构筑多层结构的电极极片,此做法可同时降低正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短路的可能性和短路时的电流。然而对于该多层结构的电极极片(如图1所示),内层20通常采用活性差、稳定性高的正极材料,外层30通常采用活性较好的正极材料,由该电极结构制成的锂离子电池,虽然在穿钉、挤压、冲击等性能安全检测通过率明显高于单层电极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即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但由于内层的正极材料活性较差,该锂离子电池经过多次充放电后,其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的第一涂层;其中,所述第一涂层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的横截面积为所述第一涂层的横截面积的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的第一涂层;其中,所述第一涂层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的横截面积为所述第一涂层的横截面积的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中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极片还包括涂覆有第二活性物质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层和所述集流体之间,所述第二涂层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与所述集流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其中,在沿极片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涂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廷玲,戴志芳,陶兴华,龙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