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F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66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COF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通过将COF输出电极走线由传统的直线型改为设有多个通孔的链状型,减小线路弯折后的内在应力,又不影响线路导通,降低线路弯折出现折伤问题,提升制程良率、提升产品可靠性。通过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COF结构弯折,将FPC置于显示区的背面,可以实现OLE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全面屏设计,且在COF弯折制程中弯折区线路不会死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F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COF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曲面和柔性显示触控产品迅速进入市场,相关领域技术更新也是日新月异。OLED是指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二极管。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全面屏已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全面屏是指屏占比可以达到9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显示面板。硬式(Rigid)OLED全面屏要求面板(Panel)下边框(Border)尺寸设计越来越小(即OLB宽度减小)。OLB(OuterLeadBonding,外引脚接合区)是指液晶显示面板用来接合(Bonding)驱动(Drive)IC和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区域。为实现较大的屏占比,需减少OLB的接合宽度,COF制程可满足此种设计需求。COF(ChipOnFilm,覆晶薄膜),是将驱动IC固定于FPC上的晶粒软膜构装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OF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OF结构包括COF输入电极以及COF输出电极;所述COF输入电极,通过第一金属导线接入驱动IC;所述COF输出电极,通过第二金属导线连接从所述驱动IC中引出的线路;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为直线型走线,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为导线上设有多个通孔的链状型走线;其中,通过弯折所述第二金属导线将所述COF输出电极弯折到与所述COF输入电极相对的一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F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OF结构包括COF输入电极以及COF输出电极;所述COF输入电极,通过第一金属导线接入驱动IC;所述COF输出电极,通过第二金属导线连接从所述驱动IC中引出的线路;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为直线型走线,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为导线上设有多个通孔的链状型走线;其中,通过弯折所述第二金属导线将所述COF输出电极弯折到与所述COF输入电极相对的一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的形状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在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上均匀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在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上的分布密度由所述COF结构弯折时应力最大的区域向应力最小的区域逐渐减少。5.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堆叠的玻璃基板、PI层以及显示区;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COF结构接入所述PI层上的外引脚接合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