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63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包括多个软包电池单体,相邻软包电池单体之间的正负极分别通过连接桥(3)连接,软包单体电池包括多个分别设有正极极耳(1)和负极极耳(1.1)的软包电芯、由正极锁紧杆(2)和负极锁紧杆(2.1)组成的锁紧杆、多个柱形导体(5),正极锁紧杆(2)串接正极极耳(1),负极锁紧杆(2.1)串接负极极耳(1.1),柱形导体(5)套接在锁紧杆上并通过锁紧杆夹紧于相邻极耳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铜柱夹装极耳的结构形式,降低接触电阻并提供较大的导体截面积,能够满足过大电流的设计需求,同时满足针对容量4000mAh、放电倍率30C(120A)的最大放电电流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储能和特种用途电池中。众所周知,电池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内部或外部原因如温度、机械冲击等条件下,造成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对人生和财产造成损失,提高电池安全性迫在眉睫。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封装主要有三种形状,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方形锂离子电池,铝塑膜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铝塑膜软包电池有能量密度高、延展性好等特点,但是其承受机械载荷能力差,软包电芯在碰撞时容易与壳体接触导致短路,不能够满足过大电流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相邻软包电池单体之间的正负极分别通过连接桥连接;所述软包电池单体包括锁紧杆、多个软包电芯以及多个柱形导体,所述锁紧杆由正极锁紧杆和负极锁紧杆组成,每个软包电芯上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包括多个软包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相邻软包电池单体之间的正负极分别通过连接桥(3)连接;所述软包电池单体包括锁紧杆、多个软包电芯以及多个柱形导体(5),所述锁紧杆由正极锁紧杆(2)和负极锁紧杆(2.1)组成,每个软包电芯上设有正极极耳(1)和负极极耳(1.1),所述正极极耳(1)上设有与正极锁紧杆(2)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负极极耳(1.1)上设有与负极锁紧杆(2.1)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正极锁紧杆(2)顺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锁紧杆(2.1)顺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柱形导体(5)轴向设有与所述锁紧杆配合的贯穿孔,所述柱形导体(5)套接在所述锁紧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包括多个软包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相邻软包电池单体之间的正负极分别通过连接桥(3)连接;所述软包电池单体包括锁紧杆、多个软包电芯以及多个柱形导体(5),所述锁紧杆由正极锁紧杆(2)和负极锁紧杆(2.1)组成,每个软包电芯上设有正极极耳(1)和负极极耳(1.1),所述正极极耳(1)上设有与正极锁紧杆(2)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负极极耳(1.1)上设有与负极锁紧杆(2.1)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正极锁紧杆(2)顺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锁紧杆(2.1)顺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柱形导体(5)轴向设有与所述锁紧杆配合的贯穿孔,所述柱形导体(5)套接在所述锁紧杆上,并通过锁紧杆夹紧于相邻极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导体(5)为铜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单体还包括L型折耳(6),所述L型折耳(6)的侧板(6.1)上设有与所述锁紧杆相匹配的第三通孔,侧板(6.1)通过锁紧杆锁紧固定,顶板(6.2)向上引出接线柱(4),所述连接桥(3)连接于相邻软包电池单体的接线柱(4)之间。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良胜夏甫根贾伟尹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众联航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