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58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包括:多股绝缘电线、设置在所述多股绝缘电线外的屏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层外的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护套层;其中,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由多根具有镀银层的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外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内绝缘层,在所述内绝缘层外还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外绝缘层。该电缆使产品在航空航天机载电器设备中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较少由于氟逸出对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的腐蚀,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航空航天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及国防工程的飞速发展,对航空航天机载设备用的信号传输用的电缆提出更高的要求,电缆向高可靠性、低氟、轻量化、耐低温、耐高温等方向发展。一般传统的航空航天信号传输设备采用聚四氟乙烯、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氟聚合物等氟材料做为绝缘和护套材料,此类产品体积相对较大,重量比较重,在长期高温环境中工作,会有氟气析出,氟气的析出长时间会腐蚀航空航天设备和电子元件,会造成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短路和断路,影响到设备寿命不能满足航空航天高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包括:多股绝缘电线、设置在所述多股绝缘电线外的屏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层外的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护套层;其中,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由多根具有镀银层的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外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内绝缘层,在所述内绝缘层外还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外绝缘层。优选的,所述镀银铜合金导体为19/0.127的镀银铜合金。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具有镀银层的扁丝编织而成。优选的,所述扁丝为铜丝。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的宽为0.3mm、厚为0.03mm。优选的,所述镀银铜合金导体的镀银层大于2.0μ。优选的,所述线芯采用中心1根、向外层扩散分别布置6和12根的方式进行同心绞合。优选的,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为0.08mm,所述外绝缘层的厚度为0.13mm。优选的,所述绝缘电线的数量为4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低氟逸出:由于绝缘和护套均采用了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所以比传统的氟聚合物材料在辐照后具有更少的氟化物低分子逸出,氟化物析出可达到小于20ppm。使产品在航空航天机载电器设备中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较少由于氟逸出对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的腐蚀,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航空航天器的使用寿命。2、外径小、重量轻:此航空航天信号电缆整体结构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内层绝缘0.08mm,外层绝缘0.13mm绝缘的双层绝缘结构,以及0.3mm宽/0.03mm厚镀银扁铜丝编织结构,使产品具有更小的产品外径。比传统的航空航天电缆外径和重量可减小10%。3、屏蔽效率高:采用了镀银扁铜丝编织屏蔽结构设计,使产品编织密度可达到100%。比传统的圆铜丝编织产品具有更好的屏蔽效果。4、耐高低温:由于内导体材料和屏蔽材料均采用了镀银层材料,以及绝缘及护套均采用了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使产品的耐温范围高温可达到260℃,低温可达-100℃。5、阻燃性好:绝缘及护套材料采用了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材料,此种材料可满足飞机适航要求,具有较低的毒性气体释放和较低的烟密度。6、可靠性高:由于导体采用了镀银铜合金材料,以及绝缘采用了辐照后的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材料均比普通的铜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使产品的整体可靠性大大提高,保证了航空航天线束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其包括:多股绝缘电线10、设置在所述多股绝缘电线10外的屏蔽层20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层20外的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护套层30;其中,所述每股绝缘电线10的线芯11由多根具有镀银层的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所述每股绝缘电线10的线芯11外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内绝缘层12,在所述内绝缘层12外还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外绝缘层13。由于内绝缘层12、外绝缘层13以及护套层30均采用了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所以比传统的氟聚合物材料在辐照后具有更少的氟化物低分子逸出,氟化物析出可达到小于20ppm。使产品在航空航天机载电器设备中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较少由于氟逸出对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的腐蚀,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航空航天器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银铜合金导体为19/0.127的镀银铜合金,采用镀银铜合金结构形式能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同时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20为具有镀银层的扁丝编织而成,镀银的扁丝能够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同时能降低屏蔽层的重量及厚度,扁丝除了降低厚度外还能提高编织密度,其编织密度可达10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扁丝为铜丝,铜丝本身具有良好的屏蔽性,结合镀银层,使得屏蔽效果更好。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屏蔽层的宽为0.3mm、厚为0.03mm,这样的宽度和厚度保证了编织的密度和减小了屏蔽层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银铜合金导体的镀银层大于2.0μ,这样保证了线芯导体的抗氧化性能和导电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采用中心1根、向外层扩散分别布置6和12根的方式进行同心绞合,这种绞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和抗弯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为0.08mm,所述外绝缘层的厚度为0.13mm。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电线的数量为4股。基于以上实施例,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点:1、低氟逸出:由于绝缘和护套均采用了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所以比传统的氟聚合物材料在辐照后具有更少的氟化物低分子逸出,氟化物析出可达到小于20ppm。使产品在航空航天机载电器设备中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较少由于氟逸出对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的腐蚀,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航空航天器的使用寿命。2、外径小、重量轻:此航空航天信号电缆整体结构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内层绝缘0.08mm,外层绝缘0.13mm绝缘的双层绝缘结构,以及0.3mm宽/0.03mm厚镀银扁铜丝编织结构,使产品具有更小的产品外径。比传统的航空航天电缆外径和重量可减小10%。3、屏蔽效率高:采用了镀银扁铜丝编织屏蔽结构设计,使产品编织密度可达到100%。比传统的圆铜丝编织产品具有更好的屏蔽效果。4、耐高低温:由于内导体材料和屏蔽材料均采用了镀银层材料,以及绝缘及护套均采用了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使产品的耐温范围高温可达到260℃,低温可达-100℃。5、阻燃性好:绝缘及护套材料采用了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材料,此种材料可满足飞机适航要求,具有较低的毒性气体释放和较低的烟密度。6、可靠性高:由于导体采用了镀银铜合金材料,以及绝缘采用了辐照后的低氟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材料均比普通的铜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使产品的整体可靠性大大提高,保证了航空航天线束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股绝缘电线、设置在所述多股绝缘电线外的屏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层外的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护套层;其中,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由多根具有镀银层的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外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内绝缘层,在所述内绝缘层外还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外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股绝缘电线、设置在所述多股绝缘电线外的屏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层外的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护套层;其中,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由多根具有镀银层的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所述每股绝缘电线的线芯外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内绝缘层,在所述内绝缘层外还设置有低氟逸出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外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铜合金导体为19/0.127的镀银铜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具有镀银层的扁丝编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低氟逸出航空航天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玉波毕建金张和玉蒋仁章田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