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煜东专利>正文

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51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钳位输入电路、放大加法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所述钳位输入电路接收计算机控制系统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运用二极管D2、二极管D3组成钳位电路将电位钳位在0‑+5V,所述放大加法电路分两路接收钳位输入电路输出信号,一路运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复合放大电路对信号放大,二路运用可变电阻R7和电阻R5、电阻R9组成的衰减电路对信号衰减,然后运用三极管Q2检测信号,通过调节运放器AR1反相输入端的信号电位达到调节运放器AR1输出信号,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2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的π型滤波后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控制系统
,特别是涉及计算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工厂内低压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信号传输不稳,抗干扰能力弱。所以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能够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信号的稳定性,且能自动校准信号。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钳位输入电路、放大加法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所述钳位输入电路接收计算机控制系统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运用二极管D2、二极管D3组成钳位电路将电位钳位在0-+5V,所述放大加法电路分两路接收钳位输入电路输出信号,一路运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复合放大电路对信号放大,二路运用可变电阻R7和电阻R5、电阻R9组成的衰减电路对信号衰减,然后运用三极管Q2检测信号,通过调节运放器AR1反相输入端的信号电位达到调节运放器AR1输出信号的效果,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钳位输入电路、放大加法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输入电路接收计算机控制系统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运用二极管D2、二极管D3组成钳位电路将电位钳位在0‑+5V,所述放大加法电路分两路接收钳位输入电路输出信号,一路运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复合放大电路对信号放大,二路运用可变电阻R7和电阻R5、电阻R9组成的衰减电路对信号衰减,然后运用三极管Q2检测信号,通过调节运放器AR1反相输入端的信号电位达到调节运放器AR1输出信号的效果,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2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的π型滤波后输出,也即是输入计算机控制系统终端接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钳位输入电路、放大加法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输入电路接收计算机控制系统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运用二极管D2、二极管D3组成钳位电路将电位钳位在0-+5V,所述放大加法电路分两路接收钳位输入电路输出信号,一路运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复合放大电路对信号放大,二路运用可变电阻R7和电阻R5、电阻R9组成的衰减电路对信号衰减,然后运用三极管Q2检测信号,通过调节运放器AR1反相输入端的信号电位达到调节运放器AR1输出信号的效果,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2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的π型滤波后输出,也即是输入计算机控制系统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所述放大加法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阻R1、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5的正极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东
申请(专利权)人:陈煜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