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筒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在高层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筒体,特别涉及到一种带暗支撑的筒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筒体是由封闭的剪力墙组成,其受力特点为空间受力结构部件,与平面受力构件剪力墙的受力特点有较大差异,但是剪力墙的延性较差的缺点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筒体抗震性能的充分发挥。现有的构成钢筋混凝土筒体的剪力墙的配筋为两排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其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等不足导致剪切破坏及受压墙肢底部混凝土压碎等破坏现象发生,从而使结构整体破坏;墙底底部的塑性铰区域小,抗震耗能能力较低;构成筒体的剪力墙出现剪切斜裂缝后,易致使筒体的承载力快速降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达到延缓并限制抗震墙剪切破坏,提出了一种“内藏钢筋砼支撑设暗半通缝带边框抗震墙”,并于1998年12月4日获专利权,专利号为ZL97244563.3。该专利技术的斜向暗支撑为由纵筋及相应箍筋形成的混凝土核心束,它与混凝土剪力墙为同一种材料,它们之间的共同工作性能良好,显著地提高了剪力墙的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筒体抗震能力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筒体,呈空间筒状,其每一面墙体由带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连接呈封闭状,其中所述的带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中配置两排分别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在两排分布钢筋网之间加配有斜向钢筋束构成的钢筋斜支撑(10),钢筋斜支撑(10)用箍筋约束,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拉接,其特征在于:每两面剪力墙之间由共用的边框柱(1)连接,钢筋斜支撑(10)在筒体中呈空间螺旋上升形,剪力墙(a)中的一段钢筋斜支撑(1-2)、与剪力墙(a)相邻的剪力墙(b)中的一段钢筋斜支撑(2-3)、与剪力墙(b)相邻的剪力墙(c)中的一段钢筋斜支撑(3-4)、与剪力墙(c)相邻的剪力墙(d)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筒体,呈空间筒状,其每一面墙体由带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连接呈封闭状,其中所述的带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中配置两排分别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在两排分布钢筋网之间加配有斜向钢筋束构成的钢筋斜支撑(10),钢筋斜支撑(10)用箍筋约束,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拉接,其特征在于:每两面剪力墙之间由共用的边框柱(1)连接,钢筋斜支撑(10)在筒体中呈空间螺旋上升形,剪力墙(a)中的一段钢筋斜支撑(1-2)、与剪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万林,卢智成,杨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