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99039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和设备,包括: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和设备,通过设置判断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并基于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能够将重气云团扩散和非重气云团的扩散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危险物质的扩散过程成为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进而准确获取液氨储罐泄漏浓度扩散的伤害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液氮储罐泄露事故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液氨进行制冷,液氮储罐用途广泛,但是,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泄漏出的氨气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严重的危害。当事故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是应对这种突发事故的有效方案之一,在人员疏散方案选择时,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泄漏浓度扩散分析方法,即如何获取液氨储罐泄露的伤害半径对于事故应急响应和辅助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液氨泄漏普遍采用湍流的高斯/重气扩散模型进行计算,获取在当时的事故泄露条件下泄漏气体的影响范围(包括死亡区,重伤区和影响区)。但是,这种不分阶段的伤害半径计算获取方法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包括:基于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获取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和设备,通过设置判断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并基于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能够将重气云团扩散和非重气云团的扩散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危险物质的扩散过程成为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进而准确获取液氨储罐泄漏浓度扩散的伤害半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设备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S101、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S102、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具体地,步骤S101中,所述液氨储罐为装有液氨的储罐。所述重气云团为由于重气效应在底面形成的薄而宽的云团。进一步地,步骤S102中,所述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具体包括:若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为重气云团,获取对应于重气云团的伤害半径;若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为非重气云团,获取对应于非重气云团的伤害半径。进一步地,获取了所述伤害半径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所述伤害半径获取伤害范围,具体为基于泄露原点和所述伤害半径,获取对应的伤害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通过设置判断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并基于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能够将重气云团扩散和非重气云团的扩散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危险物质的扩散过程成为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进而准确获取液氨储罐泄漏浓度扩散的伤害半径。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之前,还包括:获取液氨储罐泄露的工况参数,用以进行后续的计算。所述工况参数包括:物质信息、气象信息、周边地貌、泄漏事故、事故场景、液位高度信息。其中,物质信息包括:储存温度、储存压力、储罐容积、附属管道内径、充装百分比;气象信息包括: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周边地貌:郊区、市区;可能泄漏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罐体本身;事故场景:小孔泄漏、中孔泄漏、大孔泄漏、完全破裂、自定义事故场景。其中,小孔对应孔径小于等于5mm,中孔对应孔径为5-25mm,大孔对应孔径为25-100mm,完全破裂对应孔径大于100mm。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具体包括:若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为重气云团,则基于液氨储罐泄露初始时刻重气云团内部浓度、预设伤害扩散浓度和液氨储罐瞬时泄漏形成的重气云团的初始体积,获取对应的待确定轻伤半径、待确定重伤半径和待确定死亡半径,其中,所述预设伤害扩散浓度包括预设轻伤扩散浓度、预设重伤扩散浓度和预设死亡扩散浓度;通过ε准则,获取所述重气云团让位于环境湍流的第一扩散距离;若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大于所述待确定轻伤半径,并且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大于所述待确定重伤半径,并且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大于所述待确定死亡半径,则将所述待确定轻伤半径确定为轻伤半径,将所述待确定重伤半径确定为重伤半径,将所述待确定死亡半径确定为死亡半径。具体地,基于液氨储罐泄露初始时刻重气云团内部浓度、预设伤害扩散浓度和液氨储罐瞬时泄漏形成的重气云团的初始体积,获取对应的待确定轻伤半径、待确定重伤半径和待确定死亡半径,具体包括:通过下式获取对应的待确定轻伤半径、待确定重伤半径和待确定死亡半径:其中,x为对应的待确定轻伤半径、待确定重伤半径或待确定死亡半径;C为对应的预设轻伤扩散浓度、预设重伤扩散浓度或预设死亡扩散浓度;C0为液氨储罐泄露初始时刻重气云团内部浓度;Vo为液氨储罐瞬时泄漏形成的重气云团的初始体积。进一步地,随着空气的不断卷入,重气云团的密度将不断减小,重气坍塌引起的重气云团的扩散将逐步让位于环境湍流引起的扩散,通过ε准则,通过下式获取所述重气云团让位于环境湍流的第一扩散距离:其中,xf为第一扩散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Vo为液氨储罐瞬时泄漏形成的重气云团的初始体积;ρ0为云团的初始密度;ρa为环境空气密度;εcr=0.01。进一步地,将所述待确定轻伤半径确定为轻伤半径,将所述待确定重伤半径确定为重伤半径,将所述待确定死亡半径确定为死亡半径之后还包括:基于泄露原点,获取对应的轻伤范围、重伤范围和死亡范围。所述轻伤范围为当液氨储罐泄露时,可能受到轻伤的范围,所述重伤范围为当液氨储罐泄露时,可能受到重伤的范围,所述死亡范围为当液氨储罐泄露时,可能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范围。基于上述实施例,若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待确定轻伤半径,或者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待确定重伤半径,或者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待确定死亡半径,则通过高斯模型,获取所述重气云团扩散为非重气云团并基于环境湍流引发的第二扩散距离,并根据所述第二扩散距离获取对应的轻伤半径、重伤半径和死亡半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待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氨储罐泄露伤害半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具体包括:若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为重气云团,则基于液氨储罐泄露初始时刻重气云团内部浓度、预设伤害扩散浓度和液氨储罐瞬时泄漏形成的重气云团的初始体积,获取对应的待确定轻伤半径、待确定重伤半径和待确定死亡半径,其中,所述预设伤害扩散浓度包括预设轻伤扩散浓度、预设重伤扩散浓度和预设死亡扩散浓度;通过ε准则,获取所述重气云团让位于环境湍流的第一扩散距离;若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大于所述待确定轻伤半径,并且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大于所述待确定重伤半径,并且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大于所述待确定死亡半径,则将所述待确定轻伤半径确定为轻伤半径,将所述待确定重伤半径确定为重伤半径,将所述待确定死亡半径确定为死亡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待确定轻伤半径,或者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待确定重伤半径,或者所述第一扩散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待确定死亡半径,则通过高斯模型,获取所述重气云团扩散为非重气云团并基于环境湍流引发的第二扩散距离,并根据所述第二扩散距离获取对应的轻伤半径、重伤半径和死亡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的判断结果,获取对应的伤害半径,具体包括:若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为非重气云团,则通过高斯模型,获取所述非重气云团基于环境湍流引发的第二扩散距离,并根据所述第二扩散距离获取对应的轻伤半径、重伤半径和死亡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露形成的云团是否为重气云团,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露的闪蒸量,获取所述液氨储罐泄漏形成的云团的初始体积;基于所述液氨储罐泄漏形成的云团的初始体积、环境风速、重力加速度、云团的初始密度和环境空气密度,判断所述液氨储罐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博代宝乾汪彤白光宋冰雪周扬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