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288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贯穿至顶板的底部并连接有检测尺,所述检测尺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移动尺,所述移动尺的顶部连接有套设在检测尺外部的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侧面上安装有电磁感应编码器,所述检测尺底部远离电磁感应编码器的一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一卡脚,所述移动尺靠近第一卡脚的一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二卡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对轴承内圈的孔径进行全面的检测,获取准确稳定的检测数值,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量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在工厂内是大批量生产,并且轴承的内圈直径尺寸需要一定的精度,对于一些精密设备需要对生产的每个轴承内圈的尺寸进行测量,那么就需要一种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精准测量轴承内圈的直径,传统的测量,需要人工测量,效率低,成本高,给整个生产带来影响。公布号:CN107367212A的专利: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采用传送机构自动传送轴承,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实现测量装置的升降,并通过电机和丝杠传动实现测量装置上两个卡脚的相对移动,并与轴承内圈的内孔侧面接触,再通过电磁感应编码器对两个卡脚的相对位移进行检测和记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量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但是也存在轴承定位不准,两个卡脚检测的数值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端贯穿至顶板(3)的底部并连接有检测尺(5),所述检测尺(5)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移动尺(6),所述移动尺(6)的顶部连接有套设在检测尺(5)外部的滑动套筒(7),所述滑动套筒(7)的侧面上安装有电磁感应编码器(8),所述检测尺(5)底部远离电磁感应编码器(8)的一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一卡脚(9),所述移动尺(6)靠近第一卡脚(9)的一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二卡脚(10),第一卡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端贯穿至顶板(3)的底部并连接有检测尺(5),所述检测尺(5)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移动尺(6),所述移动尺(6)的顶部连接有套设在检测尺(5)外部的滑动套筒(7),所述滑动套筒(7)的侧面上安装有电磁感应编码器(8),所述检测尺(5)底部远离电磁感应编码器(8)的一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一卡脚(9),所述移动尺(6)靠近第一卡脚(9)的一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二卡脚(10),第一卡脚(9)远离第二卡脚(10)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端与第二卡脚(10)的侧面连接,所述检测平台(1)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转动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伯荣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城关东日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