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可调型建筑外遮阳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节能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冷热可调型建筑外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外遮阳在建筑节能中有重要作用,它能阻挡阳光直射室内,防止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被阳光过分加热,从而防止局部过热和眩光的产生,以改善夏季室内热舒适状况和降低建筑物能耗。地球大气层主要由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臭氧构成,这三种气体的辐射在某一特定波长范围内具有较低的吸收率和发射率以及较高的穿透率。大气层外的太空由于温度极低可视作潜在的冷源,地球表面的物体在上述波长范围内与外太空进行辐射换热的过程,称为“辐射致冷”。辐射致冷材料在上述波段具有较高的发射率,同时在太阳辐射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因此可利用气体辐射对波长的选择性,与温度极低的外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对外太空的冷量加以利用。本技术将太阳能集热板、辐射致冷材料和盘管式换热器结合到建筑外遮阳结构中。太阳能集热板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用于制取热水,实现蓄热和空调制热功能;辐射致冷材料可将产生的冷量用于制取冷水,实现蓄冷和空调制冷功能。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外遮阳的功能,同时可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和热源,增强建筑外遮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可调型建筑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遮阳主体(1)、盘管(2)、内金属框架(3)、外金属框架(4)、旋转轴(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三温度传感器(21)、第四温度传感器(13)、蓄冷水箱(24)、蓄热水箱(26)、辅助冷却盘管(25)、辅助加热盘管(27)、分水器(16)、末端空调设备(18)、集水器(19)和循环水泵(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可调型建筑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遮阳主体(1)、盘管(2)、内金属框架(3)、外金属框架(4)、旋转轴(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三温度传感器(21)、第四温度传感器(13)、蓄冷水箱(24)、蓄热水箱(26)、辅助冷却盘管(25)、辅助加热盘管(27)、分水器(16)、末端空调设备(18)、集水器(19)和循环水泵(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可调型建筑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管段(30)输入端穿过旋转轴(5)接盘管(2)输出端,输出端接第2管段(31)第一输入端,第一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该管段上;第2管段(31)第一输出端接第4管段(33)输入端,第二输出端接第3管段(32)输入端;第3管段(32)输出端接第10管段(39)第一输入端,直供阀(7)安装在该管段上紧靠输入端的位置;第4管段(33)第一输出端接第5管段(34)输入端,第二输出端接第7管段(36)输入端;第5管段(34)输出端接蓄冷水箱(24),冷水供水阀(8)安装在该管段上紧靠输入端的位置;第6管段(35)输入端接蓄冷水箱(24),输出端接第9管段(38)第一输入端,冷水回水阀(9)安装在该管段上紧靠输入端的位置;第7管段(36)输出端接蓄热水箱(26),热水供水阀(11)安装在该管段上紧靠输入端的位置;第8管段(37)输入端接蓄热水箱(26),输出端接第9管段(38)第二输入端,热水回水阀(12)安装在该管段上紧靠输入端的位置;第9管段(38)输出端接第10管段(39)第二输入端;第10管段(39)第一输出端接第11管段(40)输入端,第二输出端接第12管段(41)输入端;第11管段(40)输出端接第16管段(45)第一输入端,末端旁通阀(14)安装在该管段上紧靠输入端的位置;第12管段(41)输出端接分水器(16)入口,空调供水总阀(15)安装在该管段上紧靠输入端的位置;第13管段(42)输入端接分水器(16)出口,输出端接末端空调设备(18)输入端,末端设备阀(17)安装在该管段上;第14管段(43)输入端接末端空调设备(18)输出端,输出端接集水器(19)入口;第15管段(44)输入端接集水器(19)出口,输出端接第16管段(45)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京锦,张译文,张恺,李鹏程,黄巽,牛晓峰,刘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