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深度学习障碍物测距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视觉测距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深度学习障碍物测距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汽车保有数量不断增高,截止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已达3.1亿。汽车数量的增多不仅使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隐患,仅2016一年就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864.3万起。由于通常在倒车过程中驾驶员只能通过后视镜、倒车雷达等技术判断车辆后方环境情况,不可避免的有功能单一或存在盲区的问题,给交通参与者产生巨大不便。汽车事故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于行驶视野不良造成的。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智能化要求的增长,需要一个能够识别、检测障碍物的预警系统保障车辆及驾驶人的安全。目前家用轿车上主流的安全预警系统中,激光、雷达、超声波等主动式测量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是这些技术存在着成本昂贵、安装复杂、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大等缺点。而且主动测量方法仅能简单的测量车辆与周围环境的距离,不足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直观判断。相比于主动检测方法,本专利使用的视觉信息测量具有安装简单、成本低、视野开阔等优势,在测量距离的同时也能够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深度学习障碍物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搭建包含双目相机的双目视觉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双目相机包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相对固定在相机支撑架上;步骤2:基于针孔相机原理建立双目相机投影模型,随后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分别求出投影模型内双目相机的内参数矩阵、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的相对几何关系;步骤7:将步骤6中两个摄像头的两个二维形心坐标分别代入步骤2得到的双目视觉数据采集系统模型,从而求出障碍物目标在空间中的三维坐标,并通过距离计算公式求出障碍物距离,实现目标的识别与测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深度学习障碍物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搭建包含双目相机的双目视觉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双目相机包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相对固定在相机支撑架上;步骤2:基于针孔相机原理建立双目相机投影模型,随后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分别求出投影模型内双目相机的内参数矩阵、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的相对几何关系;步骤7:将步骤6中两个摄像头的两个二维形心坐标分别代入步骤2得到的双目视觉数据采集系统模型,从而求出障碍物目标在空间中的三维坐标,并通过距离计算公式求出障碍物距离,实现目标的识别与测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深度学习障碍物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使用棋盘格标定板标定,计算出双目相机的内参数和两个相机间的相对位置,即可确定双目相机投影模型,建立图像上投影点到三维世界坐标之间的关系,标时使用张正友标定法,首先制作标定平板并将其固定在木板上,再移动标定板,获取不同角度位置的至少3组照片,检测出照片中所有角点,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求得双目相机的内参数与两个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双目相机投影模型下,三维空间点与二维投影点坐标间的映射关系如公式(5)所示,齐次坐标形式如公式(6)所示,m=PM(5)0T是0向量,m是空间点M在成像平面上投影的的坐标,P是内参数矩阵,其中,f表示焦距,即图像平面和相机中心间的距离,和dx、dy分别代表x、y轴上的归一化焦距,其中dx、dy是单个像素的物理尺寸,光轴和图像平面的交点c为图像坐标原点,其中c=[cx,cy],它们组成的维数为3×3矩阵K称为相机的内参数矩阵,R是照相机方向的旋转矩阵,t是相机中心位置的三维平移向量,R和t共同组成的4×4的矩阵为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间相对几何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深度学习障碍物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目标检测模型由特征提取、候选区域生成,目标位置输出三部分组成,其中特征提取利用卷积层与池化层交替组合而成的VGG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将输入图像组合成更抽象的特征图,随后将特征图输入RPN区域建议网络提取目标的候选区域;再利用ROI池化层将目标候选区域池化到同一个固定的尺度连接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绍林,张嘉旭,史浩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