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预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79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预制件,包括第一承重板、第二承重板和橡胶块,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上端面中间处与第二承重板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上的凹槽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橡胶块安装在凹槽内,所述橡胶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有限位柱,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下端面四角处与第二承重板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均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两侧内部均安装有钢筋,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外侧的钢筋上套接有橡胶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对预制件进行减震,方便预制件的使用,增加了预制件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预制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防震预制件。
技术介绍
建筑中的预制件主要分为混凝土预埋件和型凝土预制件。其中混凝土预埋件,时根据建筑物内使用功能要求,有可能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前把铁制预埋件放在预定位置,浇筑混凝土后就固定在混凝土里,外露一个可以焊接的铁板。多见于工业建筑和厂房,需要安装设备的地方。型凝土预制件,是比如外窗板、窗台、混凝土换气罩、装饰用混凝土线条等,体型比较小,现场支模板现浇不方便,就可以在空地上制作好,运到指定位置安装。一般需要留出钢筋头或预埋件进行焊接连接。但是当预制件制作完毕后,在使用时或运输过程中无法做到减震,会影响预制件的使用及运输,减低了预制件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预制件,具备能够在使用或运输时对预制件起到减震的优点,解决了无法做到减震,会影响预制件的使用及运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震预制件,包括第一承重板、第二承重板和橡胶块,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上端面中间处与第二承重板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上的凹槽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橡胶块安装在凹槽内,所述橡胶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有限位柱,且限位柱安装在第二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下端面四角处与第二承重板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均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两侧内部均安装有钢筋,且钢筋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外侧的钢筋上套接有橡胶套,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内部中间处均等距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承重板位于第二承重板的下端。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共设有八个,且八个限位柱分别与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上的第二限位凹槽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高度大于两个凹槽的高度,且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之间有缝隙。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均不与钢筋相接触,且第二限位凹槽均不与通孔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橡胶块,能够实现使用预制件时起到减震的效果,通过将橡胶块安装在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之间,能够实现在使用时,起到减震的作用,且通过第二限位凹槽和限位柱对橡胶块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之间出现滑动的情况。2、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实现在运输的过程中起到减震的效果,在对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进行运输时,通过将弹簧安装在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上的第一限位凹槽上,能够对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可实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多层叠加摆放,提高运输效率。3、本技术通过设置钢筋和橡胶套,能够实现对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搬运,以及搬运时减震的效果,钢筋延伸至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外侧,且通过钢筋有利于对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搬运,同时在钢筋的外侧套接橡胶套有利于搬运,以及在搬运时起到减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承重板;2、凹槽;3、第二承重板;4、弹簧;5、第一限位凹槽;6、第二限位凹槽;7、通孔;8、橡胶块;9、限位柱;10、钢筋;11、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震预制件,包括第一承重板1、第二承重板3和橡胶块8,第一承重板1位于第二承重板3的下端,第一承重板1的上端面中间处与第二承重板3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凹槽2,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上的凹槽2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6,橡胶块8安装在凹槽2内,橡胶块8的高度大于两个凹槽2的高度,且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之间有缝隙,橡胶块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有限位柱9,且限位柱9安装在第二限位凹槽6内,限位柱9共设有八个,且八个限位柱9分别与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上的第二限位凹槽6相对应,通过将橡胶块8安装在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之间,能够实现在使用时,起到减震的作用,且通过第二限位凹槽6和限位柱9对橡胶块8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之间出现滑动的情况,第一承重板1的下端面四角处与第二承重板3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5,第一限位凹槽5内均安装有弹簧4,在对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进行运输时,通过将弹簧4安装在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上的第一限位凹槽5上,能够对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可实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多层叠加摆放,提高运输效率,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两侧内部均安装有钢筋10,且钢筋1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外侧,第一限位凹槽5均不与钢筋10相接触,且第二限位凹槽6均不与通孔7相接触,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外侧的钢筋10上套接有橡胶套11,钢筋10延伸至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外侧,且通过钢筋10有利于对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搬运,同时在钢筋10的外侧套接橡胶套11有利于搬运,以及在搬运时起到减震的效果,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内部中间处均等距开设有通孔7,通过通孔7能够实现减轻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重量,便于对通孔7的使用。工作原理:本技术工作中,在对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进行运输时,通过将弹簧4安装在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上的第一限位凹槽5上,能够对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可实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多层叠加摆放,且在使用时,将橡胶块8安装在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之间,能够实现在使用时,起到减震的作用,且通过第二限位凹槽6和限位柱9对橡胶块8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之间出现滑动的情况。以上即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预制件,包括第一承重板(1)、第二承重板(3)和橡胶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板(1)的上端面中间处与第二承重板(3)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凹槽(2),所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上的凹槽(2)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6),所述橡胶块(8)安装在凹槽(2)内,所述橡胶块(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有限位柱(9),且限位柱(9)安装在第二限位凹槽(6)内,所述第一承重板(1)的下端面四角处与第二承重板(3)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5),所述第一限位凹槽(5)内均安装有弹簧(4),所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两侧内部均安装有钢筋(10),且钢筋(1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外侧,所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外侧的钢筋(10)上套接有橡胶套(11),所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内部中间处均等距开设有通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预制件,包括第一承重板(1)、第二承重板(3)和橡胶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板(1)的上端面中间处与第二承重板(3)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凹槽(2),所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上的凹槽(2)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6),所述橡胶块(8)安装在凹槽(2)内,所述橡胶块(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有限位柱(9),且限位柱(9)安装在第二限位凹槽(6)内,所述第一承重板(1)的下端面四角处与第二承重板(3)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5),所述第一限位凹槽(5)内均安装有弹簧(4),所述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两侧内部均安装有钢筋(10),且钢筋(1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承重板(1)和第二承重板(3)的外侧,所述第一承重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普嘉丽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