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丽聪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74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本体,所述支撑座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支撑座本体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第一空腔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减震机构,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位于第一减震机构的上方。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块,在连杆和限位圆盘的作用下,能使得第一减震弹簧弹性伸缩以吸收建筑物受到的竖直震动力,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块,在第二弧形块、万向槽和万向球的共同作用下,能使第三减震弹簧弹性伸缩,以吸收建筑物受到的水平震动力,通过该装置能充分减少建筑物因地震受到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组装而成,因此地震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受到极大伤害,为了减少地震对装配式建筑的破坏力,我们需要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支撑座,而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普遍抗震性能较差,一旦发生地震会造成装配式建筑受到巨大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它具有抗震性能较好,能有效的减缓地震对建筑物损伤的优点,解决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抗震性能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所述支撑座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支撑座本体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减震机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位于第一减震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空腔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机构,且两个第二减震机构分别位于支撑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第一销钉、连杆、第一减震块、第二销钉、第一铰支座、缓冲垫、限位圆盘、第一减震弹簧、第二空腔和通孔。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减震弹簧、活动板、滑块和滑槽。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第二铰支座、第三销钉、连接杆、万向球、第二减震块、第三减震弹簧、弧形槽、第二弧形块和万向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铰支座,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减震块,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块的底端均通过第二销钉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支座的顶端相铰接,每个所述第一减震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空腔,每个所述第一减震块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每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均放置有限位圆盘,每个所述限位圆盘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顶端分别贯穿两个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减震块的上部,每个所述连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且第一减震弹簧位于第二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空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得第一减震弹簧弹性伸缩以吸收建筑物受到的竖直震动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位于第一减震块的上部,所述活动板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底端均通过第一销钉分别与两个连杆的顶端相铰接,所述支撑座本体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长条孔,所述活动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的顶端贯穿长条孔并延伸延伸至支撑座本体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支撑,且该支撑可连同建筑物左右和上下移动,以防止建筑物与外部基座钢性连接,造成地震时建筑物损毁严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块,且第二减震块分别位于活动板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减震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呈圆球状的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均放置有与弧形槽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块,每个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均放置有呈环形排列的第三减震弹簧,且第三减震弹簧位于第二弧形块的外部,每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远离第二弧形块的一端均与弧形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靠近第二弧形块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弧形块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万向槽,每个所述万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万向槽相适配的万向球,所述活动板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支座,两个所述第二铰支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第三销钉固定铰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万向球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第三减震弹簧弹性伸缩,以吸收建筑物受到的水平震动力。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孔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呈圆弧状的弹性钢板,且两个弹性钢板分别位于建筑物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孔,所述支撑座本体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通过弹性钢板的弹性变形,有效的防止建筑物碰撞长条孔的内侧壁,以充分保护建筑物免被损坏,能使该装置便于与外部基座相连接,有效的防止因地震导致该支撑座本体连同建筑物出现整体滑移或整体倾倒的现象,造成建筑物损失较严重。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减震弹簧,且两个第二减震弹簧分别位于建筑物的两侧,所述支撑座本体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吊装鼻,且两个吊装鼻位于同一水平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通过第二减震弹簧的弹性伸缩作用,避免活动板的上表面撞击第一空腔的内顶壁,造成建筑物震动加剧,造成建筑物受损较大,能使支撑座本体便于吊装作业,从而方便该装置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且缓冲垫的水平长度值与第二空腔的水平长度值相等,所述支撑座本体的正面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检修门,且检修门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减缓限位圆盘撞击第二空腔内底壁的作用力,有效的延长限位圆盘和第一减震块的使用寿命,能方便该支撑座本体内部零部件组装,检修和保养。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块,在连杆和限位圆盘的作用下,能使得第一减震弹簧弹性伸缩以吸收建筑物受到的竖直震动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块,在第二弧形块、万向槽和万向球的共同作用下,能使第三减震弹簧弹性伸缩,以吸收建筑物受到的水平震动力。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性钢板,能通过弹性钢板的弹性变形,有效的防止建筑物碰撞长条孔的内侧壁,以充分保护建筑物免被损坏,通过设置安装板,在安装孔的作用下,能使该装置便于与外部基座相连接,有效的防止因地震导致该支撑座本体连同建筑物出现整体滑移或整体倾倒的现象,造成建筑物损失较严重。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能通过第二减震弹簧的弹性伸缩作用,避免活动板的上表面撞击第一空腔的内顶壁,造成建筑物震动加剧,造成建筑物受损较大,通过设置吊装鼻,能使支撑座本体便于吊装作业,从而方便该装置安装和拆卸,通过设置缓冲垫,能减缓限位圆盘撞击第二空腔内底壁的作用力,有效的延长限位圆盘和第一减震块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检修门,能方便该支撑座本体内部零部件组装,检修和保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座本体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减震块正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减震块正视图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座的正视图。图中:1-支撑座本体,2-第一空腔,3-支撑机构,31-第二减震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支撑座本体(1)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8),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减震机构(4),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部放置有支撑机构(3),且支撑机构(3)位于第一减震机构(4)的上方,所述第一空腔(2)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机构(5),且两个第二减震机构(5)分别位于支撑机构(3)的两侧;所述第一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销钉(401)、连杆(402)、第一减震块(403)、第二销钉(404)、第一铰支座(405)、缓冲垫(406)、限位圆盘(407)、第一减震弹簧(408)、第二空腔(409)和通孔(410);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第二减震弹簧(31)、活动板(32)、滑块(33)和滑槽(34);所述第二减震机构(5)包括第二铰支座(51)、第三销钉(52)、连接杆(53)、万向球(54)、第二减震块(55)、第三减震弹簧(56)、弧形槽(57)、第二弧形块(58)和万向槽(5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支撑座本体(1)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8),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减震机构(4),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部放置有支撑机构(3),且支撑机构(3)位于第一减震机构(4)的上方,所述第一空腔(2)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机构(5),且两个第二减震机构(5)分别位于支撑机构(3)的两侧;所述第一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销钉(401)、连杆(402)、第一减震块(403)、第二销钉(404)、第一铰支座(405)、缓冲垫(406)、限位圆盘(407)、第一减震弹簧(408)、第二空腔(409)和通孔(410);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第二减震弹簧(31)、活动板(32)、滑块(33)和滑槽(34);所述第二减震机构(5)包括第二铰支座(51)、第三销钉(52)、连接杆(53)、万向球(54)、第二减震块(55)、第三减震弹簧(56)、弧形槽(57)、第二弧形块(58)和万向槽(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铰支座(405),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减震块(403),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块(403)的底端均通过第二销钉(404)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支座(405)的顶端相铰接,每个所述第一减震块(40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空腔(409),每个所述第一减震块(403)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410),每个所述第二空腔(409)的内部均放置有限位圆盘(407),每个所述限位圆盘(407)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杆(402),两个所述连杆(402)的顶端分别贯穿两个通孔(410)并延伸至第一减震块(403)的上部,每个所述连杆(40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408),且第一减震弹簧(408)位于第二空腔(409)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08)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空腔(409)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08)的底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圆盘(40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部放置有活动板(32),且活动板(32)位于第一减震块(403)的上部,所述活动板(32)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34),每个所述滑槽(34)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34)相适配的滑块(33),两个所述滑块(33)的底端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聪
申请(专利权)人:张丽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