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77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包括补浆管,混凝土浆料通过补浆管注入至混凝土裂缝中;还包括机架、电动滑动件、电动升降件、橡胶套、砌刀、第一支撑杆、第一吸盘、第二支撑杆、抵触件;电动滑动件与机架滑动配合,电动升降件设置在电动滑动件上,电动升降件的升降端与补浆管连接,砌刀通过橡胶套套设在补浆管的外围。第一吸盘安装在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上;抵触件的连接端滑动配合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上,抵触件的抵触端能与砌刀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裂缝填充满盈、减少漏浆情况、补强后表面平整度高、注浆管能在裂缝中实现滑动、补浆时,支架安装平稳性高且不损伤墙体或者板体的附着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补强
,尤其涉及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通常,混凝土缺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混凝土的内部出现脱空、空洞的问题,通俗称作为“两张皮”;其二,麻面,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或者,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其三,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开裂的问题。产生裂缝的一般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细骨料)变形受约束所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的缘故,凝土可见裂缝的发生和开展,是钢筋和混凝土间不能再保持变形协调而出现相对滑动的结果。对于上述的第一种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雷达等扫描装置对脱空或空洞的位置进行探索,然后通过钻头在该位置的表面进行钻孔,再通过将注浆管插入至孔中,通过向孔内注浆,来实现对脱空部分或者空洞的填补,混凝土固化后,达到补强的效果。如专利申请201611105012.6公开的注浆管及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法,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补强。对于上述的第二种问题,现有技术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对于上述的第三种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将注浆管直接插入至裂缝的间隙处,对间隙注入混凝土,进行补强。现有技术的裂缝缺陷补强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对于竖直方向的裂缝或者斜披面上的裂缝,采用传统的注浆方式容易产生漏浆的问题;这是因为,当向这类方向的裂缝中注入混凝土浆料时候,浆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难以充满裂缝的深处,导致补强的有效率低;其二,当裂缝较长时候,仅通过混凝土自身的流平性,很难保证其能填充整个裂缝,此时,则需要通过移动注浆管的位置,来实现为裂缝的充实,而现有技术往往通过技术人员人工移动注浆管来完成注浆管的位移;其三,裂缝补强后,补强区域与非补强区域之间会产生很大的修补痕迹,从表面上看补强区域相对非补强区域会鼓出一截,这是由于补强的混凝土是自然固化在裂缝中,其表面平整性较差;其四,实际补强时,通常需要安装支架来固定注浆管的位置,由于是对于修补竖直方向的裂缝或者斜披面上的裂缝;现有技术多采用铆固或者人工握持的方式进行注浆管的紧固,铆固方式虽然紧固效果较好且节省劳力,但是该方式是以破坏墙体或者板体为代价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裂缝填充满盈、减少漏浆情况、补强后表面平整度高、注浆管能在裂缝中实现滑动、补浆时,支架安装平稳性高且不损伤墙体或者板体的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包括补浆管,所述混凝土浆料通过所述补浆管注入至混凝土裂缝中;还包括机架、电动滑动件、电动升降件、橡胶套、砌刀、第一支撑杆、第一吸盘、第二支撑杆、抵触件;所述电动滑动件与所述机架滑动配合,所述电动升降件设置在所述电动滑动件上,所述电动升降件的升降端与所述补浆管连接,所述砌刀通过所述橡胶套套设在所述补浆管的外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向所述补浆管的出浆口的位置方向延伸,并能延伸直至第一支撑杆的轴向与所述补浆管的轴向平行的位置,所述第一吸盘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砌刀的位置,所述抵触件的连接端滑动配合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抵触件的抵触端能与所述砌刀相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吸盘上开设有吸气口,在所述第一吸盘的边缘延伸有一圈按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滑动配合有紧压件,所述紧压件能压在所述按压结构上。优选地,在所述机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伸缩件,所述第一支撑伸缩件包括第一固定中空管、至少一个第一活动中空管,每一个所述第一活动中空管其截面的尺寸均不相同,截面尺寸较小的第一活动中空管能套设在截面尺寸较大的第一活动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截面尺寸最大的第一中空管能套设在第一固定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在所述第一固定中空管、所述第一活动中空管中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中空管的安装孔、各个第一活动中空管中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在截面尺寸最小的第一活动中空管其底部安装有第二吸盘。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侧面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中通过收容槽销轴铰接有第二支撑伸缩件,所述第二支撑伸缩件的自由端能转动出所述收容槽,在所述收容槽销轴上还套设有阻尼圈;所述第二支撑伸缩件包括第二固定中空管、至少一个第二活动中空管,每一个所述第二活动中空管其截面的尺寸均不相同,截面尺寸较小的第二活动中空管能套设在截面尺寸较大的第二活动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截面尺寸最大的第二中空管能套设在第二固定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在所述第二固定中空管、所述第二活动中空管中均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中空管的安装通孔、各个第二活动中空管中的安装通孔一一对应;在截面尺寸最小的第二活动中空管其底部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吸盘。优选地,所述收容槽中还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中空管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机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开设有锯齿结构;所述电动滑动件包括转轴、滑动件本体、马达、齿轮,所述转轴与所述滑动件本体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齿轮与所述锯齿结构啮合。优选地,所述电动升降件包括升降电机、丝杆、螺套;所述丝杆的光滑段贯穿所述滑动件本体,在所述滑动件本体与所述丝杆的光滑段之间套接有轴承;所述丝杆其光滑段的端部与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其螺纹段端与所述螺套配合;所述螺套通过轴或者万向节与所述补浆管铰接;在所述补浆管的侧面开设有进浆口。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为螺杆,所述抵触件套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抵触件中与所述砌刀接触的一面为两端背向所述砌刀弯曲的圆弧面,或者,所述抵触件的底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砌刀滚动接触;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配合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相向运动用以夹持所述抵触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的机架结构,包括机架、第一支撑杆、第一吸盘、第一支撑伸缩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吸盘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吸盘上开设有吸气口,在所述第一吸盘的边缘延伸有一圈按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滑动配合有紧压件,所述紧压件能压在所述按压结构上。优选地,在所述机架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伸缩件,所述第一支撑伸缩件包括第一固定中空管、至少一个第一活动中空管,每一个所述第一活动中空管其截面的尺寸均不相同,截面尺寸较小的第一活动中空管能套设在截面尺寸较大的第一活动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截面尺寸最大的第一中空管能套设在第一固定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在所述第一固定中空管、所述第一活动中空管中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中空管的安装孔、各个第一活动中空管中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在截面尺寸最小的第一活动中空管其底部安装有第二吸盘;所述机架的侧面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中通过收容槽销轴铰接有第二支撑伸缩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包括补浆管,所述混凝土浆料通过所述补浆管注入至混凝土裂缝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电动滑动件、电动升降件、橡胶套、砌刀、第一支撑杆、第一吸盘、第二支撑杆、抵触件;所述电动滑动件与所述机架滑动配合,所述电动升降件设置在所述电动滑动件上,所述电动升降件的升降端与所述补浆管连接,所述砌刀通过所述橡胶套套设在所述补浆管的外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向所述补浆管的出浆口的位置方向延伸,并能延伸直至第一支撑杆的轴向与所述补浆管的轴向平行的位置,所述第一吸盘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砌刀的位置,所述抵触件的连接端滑动配合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抵触件的抵触端能与所述砌刀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包括补浆管,所述混凝土浆料通过所述补浆管注入至混凝土裂缝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电动滑动件、电动升降件、橡胶套、砌刀、第一支撑杆、第一吸盘、第二支撑杆、抵触件;所述电动滑动件与所述机架滑动配合,所述电动升降件设置在所述电动滑动件上,所述电动升降件的升降端与所述补浆管连接,所述砌刀通过所述橡胶套套设在所述补浆管的外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向所述补浆管的出浆口的位置方向延伸,并能延伸直至第一支撑杆的轴向与所述补浆管的轴向平行的位置,所述第一吸盘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砌刀的位置,所述抵触件的连接端滑动配合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抵触件的抵触端能与所述砌刀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上开设有吸气口,在所述第一吸盘的边缘延伸有一圈按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滑动配合有紧压件,所述紧压件能压在所述按压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伸缩件,所述第一支撑伸缩件包括第一固定中空管、至少一个第一活动中空管,每一个所述第一活动中空管其截面的尺寸均不相同,截面尺寸较小的第一活动中空管能套设在截面尺寸较大的第一活动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截面尺寸最大的第一中空管能套设在第一固定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在所述第一固定中空管、所述第一活动中空管中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中空管的安装孔、各个第一活动中空管中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在截面尺寸最小的第一活动中空管其底部安装有第二吸盘。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侧面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中通过收容槽销轴铰接有第二支撑伸缩件,所述第二支撑伸缩件的自由端能转动出所述收容槽,在所述收容槽销轴上还套设有阻尼圈;所述第二支撑伸缩件包括第二固定中空管、至少一个第二活动中空管,每一个所述第二活动中空管其截面的尺寸均不相同,截面尺寸较小的第二活动中空管能套设在截面尺寸较大的第二活动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截面尺寸最大的第二中空管能套设在第二固定中空管的中空部分中;在所述第二固定中空管、所述第二活动中空管中均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中空管的安装通孔、各个第二活动中空管中的安装通孔一一对应;在截面尺寸最小的第二活动中空管其底部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吸盘。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中还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中空管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强度高的混凝土裂缝缺陷自动补浆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祥明乔晓锋赵雅玲姚楚康邱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