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在非预期荷载(地震、火灾、撞击、爆炸等)作用下往往会发生连续倒塌,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如何防止建筑结构因非预期荷载而引发整体坍塌,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当前迫切解决的热点问题。当钢框架结构中的竖向关键构件(承重柱)失效后,使得剩余结构发生多次内力重分布,而与失效柱相连的两跨梁在剩余结构首次内力重分布时起着重要作用。与失效柱相连的结构层首先发生严重的破坏,进而失效柱的上层结构出现轻微的破坏,使得剩余结构在首次内力重分布时失效柱上层结构的性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即失效柱层与其上层结构并未出现共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该结构能够使得钢框架失效柱和其上层结构共同工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包括钢框架失效柱、两根钢框架柱及若干预应力钢绞线;钢框架失效柱位于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失效柱(2)、两根钢框架柱(1)及若干预应力钢绞线(4);钢框架失效柱(2)位于两根钢框架柱(1)之间,且钢框架失效柱(2)与两根钢框架柱(1)之间平行分布,钢框架失效柱(2)与钢框架柱(1)之间设置有两根钢框架梁(3),其中,各预应力钢绞线(4)的一端固定于一根钢框架梁(3)上,各预应力钢绞线(4)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根钢框架梁(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失效柱(2)、两根钢框架柱(1)及若干预应力钢绞线(4);钢框架失效柱(2)位于两根钢框架柱(1)之间,且钢框架失效柱(2)与两根钢框架柱(1)之间平行分布,钢框架失效柱(2)与钢框架柱(1)之间设置有两根钢框架梁(3),其中,各预应力钢绞线(4)的一端固定于一根钢框架梁(3)上,各预应力钢绞线(4)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根钢框架梁(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绞线(4)通过端部锚具(5)固定于钢框架梁(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框架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宝,钟炜辉,郝际平,谭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