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新凤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68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轮、扶手、箱体、控制器、转向轮、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扶手焊接在箱体上表面的右端,控制器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正面的左端,转向轮活动连接在箱体的左下端,支撑轮机械连接在箱体的右下端,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焊接在箱体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压力钻头、锤击头与锤击杆的互相配合,在锤击过程中,既能凿出石粉又不会将碎石凿断,便于快速修筑碎石路面,磁力结构提供的磁力与势能弹簧的弹力的相互作用,使锤击式结构可以一直反复锤击碎石路面,移动匀速,无需人工手持挖孔机挖洞,速度更快且面积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尤其针对于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
技术介绍
山区的交通能力是比较乏力的,所以要先对道路进行升级,道路升级需要各种大型铺路设备,在修路时会出现一个问题;由于各种大型修路设备很难进入进入偏远山区,混凝土道路修筑难度大,主要选择修筑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用撒水碾压,并依靠碾压中磨碎的石粉做粘结材料,没有大型压路设备,只能依靠人工挖掘施工,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以解决由于各种大型修路设备很难进入进入偏远山区,混凝土道路修筑难度大,主要选择修筑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用撒水碾压,并依靠碾压中磨碎的石粉做粘结材料,没有大型压路设备,只能依靠人工挖掘施工,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轮、扶手、箱体、控制器、转向轮、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所述扶手焊接在箱体上表面的右端,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轮(1)、扶手(2)、箱体(3)、控制器(4)、转向轮(5)、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位于箱体(3)的上方,所述控制器(4)安装在箱体(3)的正面,所述转向轮(5)安设于箱体(3)的左下方,所述支撑轮(1)安装在箱体(3)的右下方,所述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6)位于箱体(3)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轮(1)、扶手(2)、箱体(3)、控制器(4)、转向轮(5)、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位于箱体(3)的上方,所述控制器(4)安装在箱体(3)的正面,所述转向轮(5)安设于箱体(3)的左下方,所述支撑轮(1)安装在箱体(3)的右下方,所述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6)位于箱体(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的锤击式铺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的锤击式装置(6)由磁力结构(61)、扭杆(62)、衔铁(63)、定位弹簧(64)、插销(65)、锤击式结构(66)、限位柱(67)、势能弹簧(68)组成,所述扭杆(62)位于磁力结构(61)的上方,所述衔铁(63)安装在扭杆(62)的中段,所述插销(65)嵌在扭杆(62)的正面,所述锤击式结构(66)的上端与扭杆(62)相连接,所述限位柱(67)的上端与扭杆(62)固定连接,所述势能弹簧(68)位于扭杆(62)的左方,所述定位弹簧(64)位于锤击式结构(66)的上方,所述磁力结构(61)安装在箱体(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能与弹性势能互相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新凤
申请(专利权)人:潘新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