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52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包括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有底板,两个支撑腿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一个支撑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其中一个支撑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保护箱,所述第一保护箱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一保护箱的一端侧壁和第一导管的一端侧壁并固定有第一转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钢球下料机构的改造,解决了钢球下料时的不灵活和不整齐的问题,并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效率,方便使用,并且可以延长第二导管的长度,可以调节下料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钢球下料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球下料装置大多都是结构复杂,动作繁琐,且成本较高,只适用一些大型加工厂,而针对一些中小型加工厂由于经济等原因,生产手段相对较为落后,大多采用人工下料,特别是下道工序需要对单个钢球进行处理时,采用人工下料的方式效率极低,浪费人力物力,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当我们对钢球进行下料时,会存在不规律的情况,下落的比较散乱,且不能控制开关,不方便进行下料,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包括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有底板,两个支撑腿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一个支撑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其中一个支撑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保护箱,所述第一保护箱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一保护箱的一端侧壁和第一导管的一端侧壁并固定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一端固定有输料管,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和第一导管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其中一个支撑腿的一侧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块,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箱内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安装箱的上端设有和第三连接杆相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连接板的下端,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和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贯穿另一个支撑腿并延伸至另一个支撑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保护箱,所述第二保护箱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保护箱的一端侧壁和第一连接板并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导管的下端侧壁并固定有挡块。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端的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横板,所述转动杆贯穿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弹簧,两个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连接板的上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管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优选地,所述输料管呈螺旋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箱和第二保护箱均采用碳素钢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支撑腿上。本技术中,使用者可以将钢球放入进料口,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块的转动,再带动输料管转动进行输送,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导管落入第二导管内,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来带动螺杆的转动,带动移动块的移动,再带动第三连接杆的移动,再带动第三连接板的转动,来进行闭合,然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的转动,再带动凸块的转动,凸块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下移动,来将第二导管的通道口堵住,整齐规划,本技术通过对钢球下料机构的改造,解决了钢球下料时的不灵活和不整齐的问题,并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效率,方便使用,并且可以延长第二导管的长度,可以调节下料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的安装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支撑腿、2底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安装箱、6连接件、7第一保护箱、8第一驱动电机、9进料口、10第一转动块、11输料管、12第一导管、13第三连接板、14第二导管、15挡块、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8螺杆、19第二转动块、20第三连接杆、21移动块、22竖板、23弹簧、24凸块、25转动杆、26横板、27第二驱动电机、28第二保护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包括两个支撑腿1,支撑腿1的下端固定有底板2,两个支撑腿1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3,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导管12,第一导管1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保护箱7,第一保护箱7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8,将钢球放入进料口9,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块10的转动,再带动输料管11转动进行输送,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导管12落入第二导管14内,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一保护箱7的一端侧壁和第一导管12的一端侧壁并固定有第一转动块10,第一转动块10的一端固定有输料管11,第三连接板13上设有和第一导管12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箱5,安装箱5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杆18,螺杆1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块19,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19,来带动螺杆18的转动,带动移动块21的移动,再带动第三连接杆21的移动,再带动第三连接板13的转动,来进行闭合,螺杆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箱5内的另一端侧壁上,螺杆18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21,移动块2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安装箱5的上端设有和第三连接杆20相对应的第二开口,第三连接杆20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连接板13的下端,第三连接板13的下端固定有和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导管14,第二导管14的一端贯穿另一个支撑腿1并延伸至另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第一连接板3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保护箱28,第二保护箱28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7,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7带动转动杆25的转动,再带动凸块24的转动,再带动第一连接杆16和第二连接杆17的移动,来将第二导管14的通道口堵住,整齐规划,第二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保护箱28的一端侧壁和第一连接板3并固定有转动杆25,转动杆25的一端固定有凸块24,凸块24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7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6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板4和第二导管14的下端侧壁并固定有挡块15。本技术中,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上端的两个竖板22,两个竖板22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横板26,转动杆25贯穿横板26,横板26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弹簧23,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两个弹簧23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的上端,第一导管12的上端设有进料口9,方便进料,输料管11呈螺旋设置,方便输送钢球,第一保护箱7和第二保护箱28均采用碳素钢制成,增加强度,第三连接板1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6转动连接在支撑腿1上。本技术中,使用者可以将钢球放入进料口9,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块10的转动,再带动输料管11转动进行输送,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导管12落入第二导管1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包括两个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下端固定有底板(2),两个支撑腿(1)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3),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导管(12),所述第一导管(1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保护箱(7),所述第一保护箱(7)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一保护箱(7)的一端侧壁和第一导管(12)的一端侧壁并固定有第一转动块(10),所述第一转动块(10)的一端固定有输料管(11),所述第三连接板(13)上设有和第一导管(12)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箱(5),所述安装箱(5)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块(19),所述螺杆(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箱(5)内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螺杆(18)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所述安装箱(5)的上端设有和第三连接杆(20)相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连接杆(20)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连接板(13)的下端,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下端固定有和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导管(14),所述第二导管(14)的一端贯穿另一个支撑腿(1)并延伸至另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保护箱(28),所述第二保护箱(28)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保护箱(28)的一端侧壁和第一连接板(3)并固定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上设有减震装置,所述转动杆(25)的一端固定有凸块(24),所述凸块(24)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板(4)和第二导管(14)的下端侧壁并固定有挡块(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球运输的钢球下料机构,包括两个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下端固定有底板(2),两个支撑腿(1)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3),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导管(12),所述第一导管(1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保护箱(7),所述第一保护箱(7)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一保护箱(7)的一端侧壁和第一导管(12)的一端侧壁并固定有第一转动块(10),所述第一转动块(10)的一端固定有输料管(11),所述第三连接板(13)上设有和第一导管(12)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其中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箱(5),所述安装箱(5)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块(19),所述螺杆(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箱(5)内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螺杆(18)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所述安装箱(5)的上端设有和第三连接杆(20)相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连接杆(20)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连接板(13)的下端,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下端固定有和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导管(14),所述第二导管(14)的一端贯穿另一个支撑腿(1)并延伸至另一个支撑腿(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下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胜利张绍璞朱仁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