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9340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该磁悬浮运输系统包括:磁浮轨道,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的磁浮模块匹配设置;轮轨轨道,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的轮轨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沿所述列车的行驶线路全线铺设;所述磁浮轨道,在所述列车的行驶线路的起始段中,用于所述列车从静止到行驶达到磁浮设定速度前的第一段线路上不铺设;只铺设于所述列车的行使线路中除所述第一段线路之外的其它线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采用轮轨轨道与磁浮轨道组合的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被动电动式磁悬浮技术在低速段磁阻力过大导致驱动力所需能耗过大的问题,达到减小驱动力所需能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
本技术属于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磁悬浮轨道铺设方式的磁悬浮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磁悬浮技术,按照其磁悬浮原理不同,可以分为电磁悬浮、超导斥力悬浮、超导钉扎悬浮以及被动式电动悬浮技术等。其中电磁悬浮及超导钉扎悬浮均可实现静态悬浮,而被动式电动悬浮需要达到设定速度以后才能悬浮,因此,在静止和低速状态时,需要轮轨支撑。被动式电动悬浮,采用电磁涡流原理,磁体与弱磁性材料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比如,磁体(永磁体或者超导磁体)在铝板或者铜板上快速移动,那么铝板或者铜板上会感应涡流,从而在垂直方向产生使物体可以悬浮浮力,但是涡流同时又阻碍磁体与弱磁性材料(如铜板或铝板)的相对运动,从而在运动方向会产生磁阻力,该磁阻力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从静止到低速行驶时,磁阻力随速度的提高而急速增大,达到磁阻力临界速度时,磁阻力急速降低,逐渐趋于定值,因此,被动式电动悬浮技术适合于高速行驶。列车从轮轨轨道向磁浮轨道变化时,如果磁浮轨道突然切入,必然会导致磁浮力突然增大,从而产生过大的振动,使得车辆行驶不稳定,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被动电动式磁悬浮技术在低速段磁阻力过大导致驱动力所需能耗过大的问题,达到减小驱动力所需能耗的效果。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列车从轮轨轨道向磁浮轨道变化时产生过大的振动使得车辆行驶不稳定的问题,达到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包括:磁浮轨道和轮轨轨道;其中,所述磁浮轨道,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的磁浮模块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的轮轨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沿所述列车的行驶线路全线铺设;所述磁浮轨道,在所述列车的行驶线路的起始段中,用于所述列车从静止到行驶达到磁浮设定速度前的第一段线路上不铺设;只铺设于所述列车的行使线路中除所述第一段线路之外的其它线路上。进一步地,所述磁浮轨道,还在所述列车的行驶线路的末尾段中,用于所述列车从所述磁浮设定速度降速后直至行使到静止的第二段线路上不铺设。可选地,所述磁浮轨道的铺设段,包括:起始段、中间段和末尾段;其中,所述起始段,相对于水平铺设面具有预设角度的倾角;所述倾角,自所述起始段的起端向所述中间段的起端逐渐倾斜,以使所述列车与所述磁浮轨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预设角度,包括:0-45°。可选地,所述起始段的起端的高度,低于所述中间段的起端的高度。由此,本技术的方案,通过采用轮轨轨道与磁浮轨道组合的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被动电动式磁悬浮技术在低速段磁阻力过大导致驱动力所需能耗过大的问题。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方案,通过使磁浮轨道起始段以一定角度铺设,使得列车与磁浮轨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悬浮力逐渐增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列车从轮轨轨道向磁浮轨道变化时产生过大的振动使得车辆行驶不稳定的问题,达到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磁悬浮运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磁悬浮运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列车的运行速度与运行时间的曲线图;图3为本技术的磁悬浮运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磁悬浮运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悬浮力与磁阻力对比曲线图;图6为本技术的磁悬浮运输系统中悬浮轨道的一实施例的起始段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列车;2-磁浮模块;3-磁浮轨道;4-轮轨轨道;5-轮轨;V1-磁阻力临界值;V2-列车最高运营速度;V3-磁阻力最大值对应的列车速度;S2-列车加速段;S2~S3-列车匀速运行段;S3~S5-列车减速段;S1、S4-达到磁阻力临界值点;F1-磁阻力与速度对应曲线;F2-悬浮力与速度对应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参见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磁悬浮运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磁悬浮运输系统可以包括:磁浮轨道3和轮轨轨道4。其中,所述磁浮轨道3,可以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1的磁浮模块2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4,可以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1的轮轨5匹配设置。所述磁浮轨道3和所述轮轨轨道4,沿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铺设,且所述磁浮轨道3的长度小于所述轮轨轨道4的长度,以使所述磁浮轨道3只铺设于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上所述列车1磁悬浮运行的路段。具体地,所述轮轨轨道4,沿所述列车的行驶线路全线铺设;所述磁浮轨道3,在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的起始段中,可以用于所述列车1从静止到行驶达到磁浮设定速度前的第一段线路上不铺设;只铺设于所述列车1的行使线路中除所述第一段线路之外的其它线路上。例如:在列车从静止到行驶达到磁浮设定速度前的一段线路上不铺设磁浮轨道,以减小起始段磁阻力,从而节约驱动能耗,减少建设成本。由此,通过使所述磁浮轨道只铺设于所述列车的行驶线路上所述列车磁悬浮运行的路段,不仅可以保证磁悬浮运行的可靠性,还节约了磁浮轨道的材料成本和铺设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磁浮轨道3,还可以在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的末尾段中,用于所述列车1从所述磁浮设定速度降速后直至行使到静止的第二段线路上不铺设。由此,通过只在列车的行驶线路的中间段铺设磁浮轨道,可以保证列车磁悬浮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磁浮轨道3的铺设段,相对于列车运行方向,可以包括:起始段、中间段和末尾段。其中,所述起始段,相对于水平铺设面具有预设角度的倾角。所述倾角,自所述起始段的起端向所述中间段的起端逐渐倾斜,以使所述列车1与所述磁浮轨道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可以包括:0-45°。也就是说,该预设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0°,而小于或等于45°。由此,通过在磁浮轨道起始段,磁浮轨道与列车运行平面呈一定夹角铺设,使得列车与磁浮轨道面距离逐渐变小,悬浮力逐渐变大,从而使得列车从轮轨向悬浮过渡时,可以平稳过渡,不会有太大振动。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列车1的行使线路,可以包括:起始段、中间段、以及末尾段。其中,所述磁浮轨道3,铺设于所述中间段;进一步地,所述磁浮轨道3,还铺设于所述起始段;和/或,所述磁浮轨道3,还铺设于所述末尾段。所述轮轨轨道4,铺设于所述起始段、所述中间段、以及所述末尾段。由此,通过使磁浮轨道铺设于列车的行驶线路的中间行驶段之外,还可选择地使磁浮轨道铺设于列车的行驶线路的起始段或末尾段,从而可以根据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浮轨道(3)和轮轨轨道(4);其中,所述磁浮轨道(3),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1)的磁浮模块(2)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4),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1)的轮轨(5)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4),沿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全线铺设;所述磁浮轨道(3),在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的起始段中,用于所述列车(1)从静止到行驶达到磁浮设定速度前的第一段线路上不铺设;只铺设于所述列车(1)的行使线路中除所述第一段线路之外的其它线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悬浮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浮轨道(3)和轮轨轨道(4);其中,所述磁浮轨道(3),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1)的磁浮模块(2)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4),用于与所述磁悬浮运输系统中列车(1)的轮轨(5)匹配设置;所述轮轨轨道(4),沿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全线铺设;所述磁浮轨道(3),在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的起始段中,用于所述列车(1)从静止到行驶达到磁浮设定速度前的第一段线路上不铺设;只铺设于所述列车(1)的行使线路中除所述第一段线路之外的其它线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浮轨道(3),还在所述列车(1)的行驶线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甲朋刘子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