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9293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包括设于餐厅上部空间的闭合轨道、沿轨道运动的至少一个送餐设备、控制送餐设备从出餐台到达点餐位置,从点餐位置回到出餐台的控制系统;轨道包含导电轨道一和导电轨道二,36V以下低电压供电且设有取电碳刷点;送餐设备包括沿轨道运动的行走装置、与行走装置连接的升降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的盛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使用空间布电线,利用导轨通电、碳刷取电方式实现供电过程,低电压供电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二维码定位准确率高,系统兼容性强;柔性钢缆的使用保证了系统不易晃动,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具体涉及悬空式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无人移动送餐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主要依赖地面预先设定行走线路(埋磁或专用通道)和通过激光扫描预先植入场景以确认行走线路。这二种送餐行走模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当送餐机器人行走中前方遇有超出原设定场景或移动障碍物时,移动机器人只能停顿等待,只有等前方移动物或障碍物移走或重新扫描变更场景后,移动送餐机器人才能继续送餐工作,而且,采用专用通道的话,占用营业面积,经济效益受影响。这就是目前移动送餐机器人与客户占道后在实际推广应用中遇到的最大技术障碍。公开号为:10642925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实现了利用空中空间进行送餐的功能,但是其中设备运动方式有待优化和提高,从而实现设备的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该设备更加自动化、安全化和智能化。通过轨道低电压通电、碳刷取电解决了电机供电问题,同时二维码定位功能更加自动化,方便对接智能化点餐系统,设备结构简单,运行更加平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餐厅上部空间的闭合轨道、沿轨道运动的至少一个送餐设备、控制送餐设备从出餐台到达点餐位置,从点餐位置回到出餐台的控制系统;所述轨道包含导电轨道一和导电轨道二,分别连接36V以下低电压供电两极且设有取电碳刷点;所述送餐设备包括沿轨道运动的行走装置、与行走装置连接的升降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的盛餐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餐厅上部空间的闭合轨道、沿轨道运动的至少一个送餐设备、控制送餐设备从出餐台到达点餐位置,从点餐位置回到出餐台的控制系统;所述轨道包含导电轨道一和导电轨道二,分别连接36V以下低电压供电两极且设有取电碳刷点;所述送餐设备包括沿轨道运动的行走装置、与行走装置连接的升降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的盛餐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卧式双U型轨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设有二维码识别器,所述点餐位置对应的轨道位置设有包含点餐位置信息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识别器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含驱动电机控制器一、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左侧横向传动轴、右侧横向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器一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且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一与所述左侧横向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左侧横向传动轴在所述轨道部分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适配的橡胶轮;所述驱动电机二与所述右侧横向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右侧横向传动轴在所述轨道部分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适配的橡胶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民邹义刘艳王春刘鑫葛君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屹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