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154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竹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破竹机对中装置;通过将对中装置本体设计成由大小相同的四块定位板依次围成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形状为圆台筒或四棱台筒,竹筒在经过刀盘破开前,由定位筒的广口端进入,在竹筒向前的推动力下,使定位筒的窄口端向外张开,由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相对于定位筒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第二定位板与第四定位板相对于定位筒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能够保证截面不规则的竹筒对中且顺利通过对中装置,并能在经过刀盘切割前得到准确的定位,使竹筒经过刀盘切割后,得到大小均匀的竹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制品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破竹机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将整根竹筒剖成均匀的竹条是竹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公开号为1071503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破竹机;其说明书中描述到:待刀盘选好后,进料电机再次启动将竹筒送到支撑板上的卡槽内,然后夹持臂在气缸的驱动下将支撑板卡槽内的竹筒压住,并启动驱动电机;当推杆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运行一段距离后接触到感应开关,此时支撑板和夹持臂放开即回到初始位置;推杆继续前进,直至把竹筒推向选取的刀盘完全破开为止,并自动掉头。从上述描述可知,竹筒依靠夹持臂对竹筒进行限位,依靠推杆将竹筒推至刀盘,使刀盘将竹筒破开。由于竹筒形状近似圆柱体,但由于竹筒是天然产物,并非形状完全统一的圆柱体,其截面可能是椭圆形,若仅依靠夹持臂和推杆将竹筒推送至刀盘,难以确保切割成都是大小均匀的竹条;因此需要在刀盘前研发一种对中装置,能够使各种不规则的竹筒在经过刀盘切割前得到准确的定位,使竹筒经过刀盘切割后,够得到大小均匀的竹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不规则竹筒经过刀盘切割成大小均匀的竹条的破竹机对中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对中装置本体;所述安装板与破竹机的竹筒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对中装置本体包括由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依次围成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形状为圆台筒或四棱台筒,所述定位筒的广口端铰接于通孔的边缘;所述定位筒位于安装板的沿竹筒输送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板与第四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破竹机对中装置结构中,通过将对中装置本体设计成由大小相同的四块定位板依次围成的定位筒,竹筒在经过刀盘破开前,由定位筒的广口端进入,在竹筒向前的推动力下,使定位筒的窄口端向外张开,由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相对于定位筒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第二定位板与第四定位板相对于定位筒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竹筒在经过定位筒窄口端到达刀盘时,能够保持竹筒轴线的对中,为了使不规则形状的竹筒顺利经过对中装置到达刀盘,本技术中相邻的两个定位板的张开角度大小不受到限制,能够保证截面不规则的竹筒对中且顺利通过对中装置,并能在经过刀盘切割前得到准确的定位,使竹筒经过刀盘切割后,能够得到大小均匀的竹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在定位筒未张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在定位筒未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在定位筒张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在定位筒张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在定位筒未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安装板;2、定位筒;21、第一定位板;22、第二定位板;23、第三定位板;24、第四定位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曲柄;6、第二曲柄;7、第三曲柄;8、第四曲柄;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四连杆;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三齿轮;16、第四齿轮;17、第一气缸;18、第二气缸;19、第三气缸;20、第四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对中装置本体设计成由大小相同的四块定位板依次围成的定位筒,限制相对的两个定位板张开角度相同,相邻的两个定位板的张开角度大小不受到限制。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对中装置本体;所述安装板1与破竹机的竹筒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板1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对中装置本体包括由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定位板21、第二定位板22、第三定位板23和第四定位板24依次围成的定位筒2,所述定位筒形状为圆台筒或四棱台筒,所述定位筒2的广口端铰接于通孔的边缘;所述定位筒位于安装板1的沿竹筒输送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板与第四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上述破竹机对中装置的工作原理说明:上述破竹机对中装置安装在破竹刀盘之前,竹筒在经过破竹刀盘破成竹条前,通过安装板1的通孔进入定位筒2中,当竹筒到达定位筒2的窄口端时,在竹筒前进的推力下使第一定位板21、第二定位板22、第三定位板23和第四定位板24分别向外张开,由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1与第三定位板23相对于定位筒2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板22与第四定位板24相对于定位筒2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竹筒在经过定位筒2窄口端到达刀盘时,能够保持竹筒轴线的对中,避免在刀盘切割竹筒的过程中发生偏移;1、3定位板与2、4定位板之间无联动关系。1、3定位板相对联动,保证竹筒水平方向的对中;2、4定位板相对联动,保证竹筒竖直方向的对中;双方向的同时不联动对中,就能保证不规则截面竹筒的几何中心对中。上述破竹机对中装置结构中,通过将对中装置本体设计成由大小相同的四块定位板依次围成的定位筒2,竹筒在经过刀盘破开前,由定位筒2的广口端进入,在竹筒向前的推动力下,使定位筒2的窄口端向外张开,由于第一定位板21与第三定位板23相对于定位筒2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第二定位板22与第四定位板24相对于定位筒2轴线向外张开的角度相同,竹筒在经过定位筒2窄口端到达刀盘时,能够保持竹筒轴线的对中,为了使不规则形状的竹筒顺利经过对中装置到达刀盘,本技术中相邻的两个定位板的张开角度大小不受到限制,能够保证截面不规则的竹筒对中且顺利通过对中装置,并能在经过刀盘切割前得到准确的定位,使竹筒经过刀盘切割后,得到大小均匀的竹条。进一步的,上述破竹机对中装置结构中,所述对中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第一曲柄5、第一连杆9、第二曲柄6、第二连杆10、第三曲柄7、第三连杆11、第四曲柄8、第四连杆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三齿轮15和第四齿轮16;所述第一连接板3垂直焊接于安装板1,所述第一齿轮13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二齿轮14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齿轮13啮合于第二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13的径向与第一定位板21的摆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曲柄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齿轮13的轴部,所述第一曲柄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于第一定位板21;所述第二曲柄6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曲柄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于第三定位板23;所述第二连接板4垂直焊接于安装板1,所述第三齿轮15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四齿轮16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三齿轮15啮合于第四齿轮16,所述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三齿轮15的径向与第二定位板22的摆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曲柄7的一端连接于第三齿轮15的轴部,所述第三曲柄7的另一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和对中装置本体;所述安装板与破竹机的竹筒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对中装置本体包括由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依次围成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形状为圆台筒或四棱台筒,所述定位筒的广口端铰接于通孔的边缘;所述定位筒位于安装板的沿竹筒输送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板与第四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竹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和对中装置本体;所述安装板与破竹机的竹筒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对中装置本体包括由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依次围成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形状为圆台筒或四棱台筒,所述定位筒的广口端铰接于通孔的边缘;所述定位筒位于安装板的沿竹筒输送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板与第四定位板分别与定位筒的轴线的夹角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竹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二曲柄、第二连杆、第三曲柄、第三连杆、第四曲柄、第四连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焊接于安装板,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与第一定位板的摆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齿轮的轴部,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于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曲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于第三定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焊接于安装板,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四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于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三齿轮的径向与第二定位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永陈凤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呈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