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仲川真一专利>正文

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05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其特征在于:由托臂本体[1]和挡盖[6]构成,所述托臂本体[1]上端为一托住扶手杠的弧形握爪[2],其弧形开口朝上,托臂本体[1]下端为一固定段[3],该固定段[3]通过固定部件与墙体[4]连接,弧形握爪[2]与固定段[3]之间以一斜向的连接段[5]连接;所述挡盖[6]设置在托臂本体[1]的固定段[3]上。该托臂以弧形握爪托住固定扶手杠的形式与扶手杠结合,其结构简单巧妙,并且,设有挡盖将固定部件(螺钉)遮挡,使外形更加整齐、美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
本技术涉及楼梯、走道的扶手,具体涉及一种楼梯或走道扶手中靠墙支撑固定扶手杠的托臂。
技术介绍
一般建筑物(医院、养老院或公共场所建筑物)的楼梯、走道等处均设置有扶手栏杆,以辅助行人行走。在扶手设置中,通常需要沿墙面设置扶手,现有的墙面扶手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大致由一长管型扶手杠21和多个支撑座22构成,扶手杠21下方对应支撑座22开设有多个定位连接孔23;支撑座22为“L”形管,其横向管末端设有固定板体24,其固定板体24上预设有定位孔25供以螺钉定位于墙面上,其垂直管的顶端则插入扶手杠21的定位连接孔23中,再焊接固定。该旧式扶手,存在以下不足:1、扶手杠与支撑座的连接采用的是插接后焊接的方式,扶手杠上必须先预开设有多个定位连接孔,现场安装时需实际测量,对应于扶手杠的定位连接孔位置安装支撑座,将支撑座与扶手杠插接后还需焊接,整个加工安装过程相当麻烦,工作效率低;2、固定支撑座上的螺钉外露,螺钉易锈损,既影响拆卸又破坏了整体的外形美观;为改善此缺点,传统方式是将支撑座的固定板体埋设在墙面水泥内,与建筑物结合,使螺钉不外露,但是,这就要求在墙面施工的同时设置扶手,这会给墙面灌浆及粉刷等施工作业带来不便,其扶手也不好再拆卸了,若拆卸必破坏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该托臂与扶手杠的结合合理,安装更方便,支撑受力科学,外形也更美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由托臂本体和挡盖构成,所述托臂本体上端为一托住扶手杠的弧形握爪,其弧形开口朝上,托臂本体下端为一固定段,该固定段通过固定部件与墙体连接,弧形握爪与固定段之间以一斜向的连接段连接;所述挡盖设置在托臂本体的固定段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挡盖由左夹持壁、右夹持壁、前侧壁和下侧壁构成,该挡盖以左夹持壁和右夹持壁从左右两侧卡持覆盖在固定段上,左夹持壁和右夹持壁上边沿的沿口向内折弯延伸设有卡边,该卡边卡接在连接段根部,下侧壁边沿沿口向上设有凸起,该凸起与固定段的下边沿相配合卡接。2、上述方案中,为了固定段下边沿与挡盖上的凸起卡接方便,所述固定段的下边沿上可设置上卡槽,以该卡槽与挡盖上的凸起配合卡接。3、上述方案中,所述弧形握爪上开设有扶手杠定位孔,固定时以螺钉通过该扶手杠定位孔将扶手杠牢牢固定在托臂的弧形握爪上。4、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段与挡盖包括以下两种形式:a、连接段为一斜向段,挡盖的左夹持壁和右夹持壁的上边沿也对应为斜边,其边沿上的卡边对应卡接在斜向段根部上;b、所述连接段从上至下由竖向垂直段、斜向段和横向水平段构成,挡盖的左夹持壁和右夹持壁的上边沿也对应为横向水平边,其边沿上的卡边对应卡接在横向水平段上。5、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段上设有防滑定位沟,挡盖的内腔中设有防滑定位片,该防滑定位片一端连接挡盖前侧壁,另一端对应卡在防滑定位沟中;防滑定位沟与防滑定位片构成了一上下方向的定位结构,使挡盖在上下方向上定位,不松动。6、上述方案中,所述弧形握爪的弧形与管型扶手杠的外轮廓相符,以便于螺钉的固定。7、上述方案中,所述挡盖的前侧壁的上边沿抵靠连接段的根部,使挡盖与托臂本体结合的紧密,结合处不留缝隙,达到外形美观的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上设置了弧形握爪,安装时以其弧形握爪托住扶手杠并固定,使整个扶手的安装变得非常简便和灵活,安装前无需进行打孔等预加工,只要在现场按实际场地直接拼接即可。2、由于托臂本体的独特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受力均匀、承受力强等等优点。3、由于本技术的固定段外覆盖上了挡盖,将固定段与墙面连接的结构遮挡,并且,该挡盖与托臂本体也完美结合为一体,使托臂的整个外形更加整齐、简约、美观。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4为实施例中托臂本体的主视图;附图5为附图4的左视图;附图6为实施例的使用时分解装配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托臂本体;2、弧形握爪;3、固定段;4、墙体;5、连接段;6、挡盖;7、左夹持壁;8、右夹持壁;9、前侧壁;10、下侧壁;11、卡边;12、凸起;13、卡槽;14、扶手杠定位孔;15、竖向垂直段;16、斜向段;17、横向水平段;18、防滑定位沟;19、防滑定位片;20、螺钉;21、扶手杠;22、支撑座;23、定位连接孔;24、固定板体;25、定位孔;26、长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2~附图5所示,一种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由托臂本体1和挡盖6构成,托臂本体1上端为一托住扶手杠21的弧形握爪2,其弧形开口朝上,在弧形握爪2上开设有两个扶手杠定位孔14;托臂本体1下端为一固定段3,该固定段3上设有长圆孔26,固定段3的下边沿上设置有卡槽13;弧形握爪2与固定段3之间以一斜向的连接段5连接,该连接段5从上至下由竖向垂直段15、斜向段16和横向水平段17构成。弧形握爪2、连接段5和固定段3(即整个托臂本体从上至下)的横向宽度均相等。挡盖6由左夹持壁7、右夹持壁8、前侧壁9和下侧壁10构成,前侧壁9和下侧壁10以大圆弧角过渡;挡盖6以左夹持壁7和右夹持壁8从左右两侧卡持覆盖在固定段3上,前侧壁9的上边沿抵靠连接段5的横向水平段17;左夹持壁7和右夹持壁8上边沿为横向水平边,其沿口向内折弯延伸设有卡边11,该卡边11卡接在连接段5根部的横向水平段17处,下侧壁10边沿沿口向上设有凸起12,该凸起12与固定段3的卡槽13相配合卡接。固定段3上长圆孔26下方还设有防滑定位沟18,挡盖6的内腔中设有防滑定位片19,该防滑定位片19一端连接挡盖6前侧壁9,另一端对应卡在防滑定位沟18中,该防滑定位片19与防滑定位沟18构成一上下方向的定位结构,使挡盖在上下方向上定位,不松动。-->参见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安装时,先用螺钉20穿过长圆孔26将托臂本体1的固定段3可靠固定在墙体4上,然后在固定段3上盖上挡盖6,该挡盖6的左右夹持壁7、8从左右两侧夹持在固定段3上,挡盖6上端以折边11与连接段5的横向水平段17卡接,挡盖6下方以凸起12与固定段5下边沿的卡槽卡接,并且,其内部的防滑定位片19与固定段3上的防滑定位沟18相卡,挡盖6被牢牢卡在固定段3上;多个托臂按要求在墙面上成一直线排列固定好后,将一根管型扶手杠21放在各个弧形握爪2上,以螺钉20穿过扶手杠定位孔14,将扶手杠牢牢连接好,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其特征在于:由托臂本体[1]和挡盖[6]构成,所述托臂本体[1]上端为一托住扶手杠的弧形握爪[2],其弧形开口朝上,托臂本体[1]下端为一固定段[3],该固定段[3]通过固定部件与墙体[4]连接,弧形握爪[2]与固定段[3]之间以一斜向的连接段[5]连接;所述挡盖[6]设置在托臂本体[1]的固定段[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其特征在于:由托臂本体[1]和挡盖[6]构成,所述托臂本体[1]上端为一托住扶手杠的弧形握爪[2],其弧形开口朝上,托臂本体[1]下端为一固定段[3],该固定段[3]通过固定部件与墙体[4]连接,弧形握爪[2]与固定段[3]之间以一斜向的连接段[5]连接;所述挡盖[6]设置在托臂本体[1]的固定段[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6]由左夹持壁[7]、右夹持壁[8]、前侧壁[9]和下侧壁[10]构成,该挡盖以左夹持壁[7]和右夹持壁[8]从左右两侧卡持覆盖在固定段[3]上,左夹持壁[7]和右夹持壁[8]上边沿的沿口向内折弯延伸设有卡边[11],该卡边[11]卡接在连接段[5]根部,下侧壁[10]边沿沿口向上设有凸起[12],该凸起[12]与固定段[3]的下边沿相配合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或走道扶手的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3]的下边沿上设置有卡槽[13],该卡槽[13]与挡盖上的凸起配合卡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川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仲川真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