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96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涉及导辊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S01原料选择,SS02熔融成型,SS03淬火处理,SS04整形和抛光,SS05表面处理,SS06成品检验,SS07包装入库。使用硬度计测量成品的硬度,检测时沿着5cm的间隔测量,并检测成品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环、外环和加固部的配合使用支撑导辊内腔,提高了辊套的抗压性能,通过在轴承座上设有贯穿孔,且与内环、外环和加固部的间隙处位置相对,从而提高导辊的散热效率,通过对导辊进行淬火处理,且通过抛丸、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和烘干的表面处理工艺提高导辊的强度,解决了现有的导辊防变形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辊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导辊又名领导辊,其作用是使铜网在运行过程中保持正常固定的位置,铜网跑偏时把它再调整回原位,领导铜网始终走正确的道路。传统的导辊在使用时会出现受压过大、温度过高或撞击造成辊体变形的情况,而导辊变形影响加工效果,需要更换导辊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且现有的导辊生产时普遍使用铝导辊为原材料且内壁设有加强筋,然而防变形效果差,导辊容易变形,同时使用实心的铝导辊虽然能够提高防变形效果,然而会降低散热效果,会出现温度过高导致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通过内环、外环和加固部的配合使用支撑导辊内腔,提高了辊套的抗压性能,通过在轴承座上设有贯穿孔,且与内环、外环和加固部的间隙处位置相对,从而提高导辊的散热效率,通过淬火、抛丸、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和烘干的处理工艺提高导辊的强度,解决了现有的导辊防变形效果不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S01原料选择:选择碳化钛钢结硬质合金或铝为原材料,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将原料切割成块状;SS02熔融成型:将块状原料投入熔融炉内,在熔融模具内将产品挤压成型;SS03淬火处理:将成型完毕的导辊放置在框体内,将框体放置在加热炉内在800℃-825℃的范围内加热保温20分钟,将加热后的导辊移至冷水内冷却,进行淬火处理;SS04整形和抛光:使用角磨机去除产品上的毛刺和尖角,并进行倒角处理,在成型模具和内模上进行挤压整形,整形完毕后对产品内外进行抛光;SS05表面处理:将产品进行抛丸、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和烘干提高表面硬度;SS06成品检验:使用硬度计测量成品的硬度,检测时沿着5cm的间隔测量,并检测成品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SS07包装入库:在成品上喷洒油液防锈,并包裹海绵套后密封放置在架体上放入仓库。进一步地,所述导辊包括辊套、加强件和轴承座,所述加强件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固定有若干加固部,两所述加固部之间形成导风道,所述外环内设有螺纹槽道。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盖体上开有若干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导风道位置上相对。进一步地,所述SS05中包括以下步骤:SS051抛丸:将产品放置在抛丸机内进行抛丸处理,抛丸采用0.5mm的合金钢丸;SS052喷砂:将抛丸后的产品在喷砂机内进行喷砂处理,喷砂时采用棕刚玉砂或钢砂或合金砂;SS053拉丝:喷砂处理后的成品使用拉丝机进行拉丝处理;SS054除油:拉丝处理后在除油机内进行除油,避免油液影响后续处理;SS055阳极氧化:除油后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产品外表面增加氧化膜实现耐磨和防护作用;SS056烘干:将阳极氧化后的产品放置在烘干室内烘干。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加强件,内环、外环和加固部的配合使用支撑导辊内腔,提高了辊套的抗压性能,提高了导辊防变形能力,通过在轴承座上设有贯穿孔,且与内环、外环和加固部的间隙处位置相对,提高导辊内的通风性,从而提高导辊的散热效率,避免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导辊变形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淬火处理提高导辊的强度,同时使用抛丸、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和烘干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导辊的强度,提高导辊的防变形性能,通过在成品上喷洒油液进行防锈,并包裹海绵套后密封放置在架体上放入仓库,进行防潮和防撞,能够充分保护导辊。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中导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辊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辊套,2-加强件,3-轴承座,201-内环,202-外环,203-加固部,204-螺纹槽道,301-盖体,302-贯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S01原料选择:选择碳化钛钢结硬质合金或铝为原材料,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将原料切割成块状;SS02熔融成型:将块状原料投入熔融炉内,在熔融模具内将产品挤压成型;SS03淬火处理:将成型完毕的导辊放置在框体内,将框体放置在加热炉内在800℃-825℃的范围内加热保温20分钟,将加热后的导辊移至冷水内冷却,进行淬火处理;SS04整形和抛光:使用角磨机去除产品上的毛刺和尖角,并进行倒角处理,在成型模具和内模上进行挤压整形,整形完毕后对产品内外进行抛光;SS05表面处理:将产品进行抛丸、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和烘干提高表面硬度;SS06成品检验:使用硬度计测量成品的硬度,检测时沿着5cm的间隔测量,并检测成品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SS07包装入库:在成品上喷洒油液防锈,并包裹海绵套后密封放置在架体上放入仓库。其中如图1-4所示,导辊包括辊套1、加强件2和轴承座3,加强件2包括内环201和外环202,内环201和外环202之间固定有若干加固部203,两加固部203之间形成导风道,外环202内设有螺纹槽道204。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轴承座3包括盖体301,盖体30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盖体301上开有若干贯穿孔302,贯穿孔302与导风道位置上相对。其中,SS05中包括以下步骤:SS051抛丸:将产品放置在抛丸机内进行抛丸处理,抛丸采用0.5mm的合金钢丸;SS052喷砂:将抛丸后的产品在喷砂机内进行喷砂处理,喷砂时采用棕刚玉砂或钢砂或合金砂;SS053拉丝:喷砂处理后的成品使用拉丝机进行拉丝处理;SS054除油:拉丝处理后在除油机内进行除油,避免油液影响后续处理;SS055阳极氧化:除油后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产品外表面增加氧化膜实现耐磨和防护作用;SS056烘干:将阳极氧化后的产品放置在烘干室内烘干。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1原料选择:选择碳化钛钢结硬质合金或铝为原材料,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将原料切割成块状;SS02熔融成型:将块状原料投入熔融炉内,在熔融模具内将产品挤压成型;SS03淬火处理:将成型完毕的导辊放置在框体内,将框体放置在加热炉内在800℃‑825℃的范围内加热保温20分钟,将加热后的导辊移至冷水内冷却,进行淬火处理;SS04整形和抛光:使用角磨机去除产品上的毛刺和尖角,并进行倒角处理,在成型模具和内模上进行挤压整形,整形完毕后对产品内外进行抛光;SS05表面处理:将产品进行抛丸、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和烘干提高表面硬度;SS06成品检验:使用硬度计测量成品的硬度,检测时沿着5cm的间隔测量,并检测成品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SS07包装入库:在成品上喷洒油液防锈,并包裹海绵套后密封放置在架体上放入仓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1原料选择:选择碳化钛钢结硬质合金或铝为原材料,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将原料切割成块状;SS02熔融成型:将块状原料投入熔融炉内,在熔融模具内将产品挤压成型;SS03淬火处理:将成型完毕的导辊放置在框体内,将框体放置在加热炉内在800℃-825℃的范围内加热保温20分钟,将加热后的导辊移至冷水内冷却,进行淬火处理;SS04整形和抛光:使用角磨机去除产品上的毛刺和尖角,并进行倒角处理,在成型模具和内模上进行挤压整形,整形完毕后对产品内外进行抛光;SS05表面处理:将产品进行抛丸、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和烘干提高表面硬度;SS06成品检验:使用硬度计测量成品的硬度,检测时沿着5cm的间隔测量,并检测成品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SS07包装入库:在成品上喷洒油液防锈,并包裹海绵套后密封放置在架体上放入仓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导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包括辊套(1)、加强件(2)和轴承座(3),所述加强件(2)包括内环(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神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