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8958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型钢构件对接缝的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连接第一钢构件与第二钢构件的组对连框,以设置在组对连框内的挡板组件和千斤顶;组对连框为由一对长板和一对短板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长板与短板垂直于第二钢构件的表面设置,且长板垂直于对接拼缝;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钢构件上的第一挡板,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二钢构件上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沿长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挡板的侧面贴合组对连框一侧短板的内侧壁设置;千斤顶位于第二钢构件表面,底座贴合组对连框的短板设置,顶杆顶撑在第二挡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设置和操作,结构简单,省时省力,重复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钢构件对接缝的调节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支撑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的钢构件体积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大型钢构件,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比较容易发生变形,或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尺寸偏差,在钢构件对接时,经常会有拼缝过大或无法对齐的问题,大大增加了钢构件的连接安装难度,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保障对接拼缝的连接质量。目前针对大型钢构件对接拼缝的调整,大多是利用撬棍进行调整。采用撬棍的调整方式,适用范围有限,在高空中使用时,撬棍支点设置难度较大,操作危险性高,调整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无法控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设置和操作,结构简单,省时省力,重复利用率高的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大型钢构件对接拼缝的调整方式,操作难度大,风险高,调整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无法控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第一钢构件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第一钢构件(1)与第二钢构件(2)的组对连框(3),以设置在组对连框(3)内的挡板组件和千斤顶(6);组对连框(3)为由一对长板(31)和一对短板(32)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长板(31)与短板(32)垂直于第二钢构件(2)的表面设置,且长板(31)垂直于对接拼缝;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钢构件(1)上的第一挡板(4),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二钢构件(2)上的第二挡板(5),第二挡板(5)与组对连框(3)的短板(32)平行设置,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沿长板(3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挡板(4)的侧面贴合组对连框(3)一侧短板(32)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第一钢构件(1)与第二钢构件(2)的组对连框(3),以设置在组对连框(3)内的挡板组件和千斤顶(6);组对连框(3)为由一对长板(31)和一对短板(32)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长板(31)与短板(32)垂直于第二钢构件(2)的表面设置,且长板(31)垂直于对接拼缝;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钢构件(1)上的第一挡板(4),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二钢构件(2)上的第二挡板(5),第二挡板(5)与组对连框(3)的短板(32)平行设置,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沿长板(3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挡板(4)的侧面贴合组对连框(3)一侧短板(32)的内侧壁设置;千斤顶(6)位于第二钢构件(2)表面,底座贴合组对连框(3)的短板(32)设置,顶杆顶撑在第二挡板(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5)为矩形钢板,第二挡板(5)距离第二钢构件(2)形成对接拼缝的边沿不小于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构件(1)与第二钢构件(2)为一字形连接结构,第一挡板(4)为矩形钢板,与第二挡板(5)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构件的对接拼缝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为V形钢板,V形钢板包括肢板一(41)和肢板二(42),肢板一(41)端部与第一钢构件(1)焊接固定,肢板二(42)与第二挡板(5)平行设置,肢板二(42)贴合组对连框(3)一侧短板(32)的内侧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荣和雷安胜陈际张军辉陈茹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