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81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属于实验仪器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包括与球体连接的出气口、防溅管和进气口,所述的防溅管下段设置有缓冲板,蒸发液体经过该缓冲板后流向防溅管顶端,所述的缓冲板中部向上成弧形凸起,所述防溅管上设置有腰弧段,该腰弧段侧壁向外弧形凸起。本方案通过缓冲板的设置,使飞溅的液体受到阻碍而回流,再通过防溅管顶端的防溅作用,达到双重防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
本技术涉及实验仪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
技术介绍
旋转蒸发仪是一种减压蒸馏装置,主要用于连续蒸馏出混合物中的易挥发成分。因为烧瓶不停地旋转,易挥发物在烧瓶内形成了大面积的液膜,所以旋转蒸发仪的效率远大于普通的减压蒸馏。但是和普通的减压蒸馏一样,旋转蒸发时被蒸发液体也容易飞溅。特别是遇到低沸点溶剂和易发泡混合液时,往往会发生暴沸现象,这样会导致旋转瓶中的旋蒸液直接喷溅到接液瓶中,甚至为导致制备的样品污染。于是,绝大部分旋转蒸发仪上都配备了防溅球。防溅球的一般结构是外观主体为球形,上下以磨口形式分别与蒸发烧瓶和可旋转管相连,下磨口向球心伸展一顶端封闭、顶端侧面开口的玻璃管。在旋转蒸发仪和旋转烧瓶之间,使用防溅球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旋蒸液喷溅到接液瓶的同时又防止了污染物流入旋转蒸发瓶。但是,在爆沸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现有的防溅球缓冲作用较差,喷溅到防溅球内的旋蒸液非常容易继续爆沸喷溅到接液瓶中。因此,函需对目前的防溅球进行改进。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球形防溅球(申请号:201710269424.1),该双球形防溅球包括两空心球体、双孔管、磨口接口,其中两空心球体相连,所述磨口接口设置在两空心球体的球心相连的直线上且在两空心球体外连通空心球体内部,所述磨口接口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磨口出气接口、磨口进气接口,所述双孔管设置有两个,其中一双孔管与一磨口接口连接延伸至空心球体内部,另一双孔管与另一磨口接口或双球连接处连接延伸至空心球体内部;本专利技术使用双球防爆防溅效果更好,即使旋转蒸发时出现爆沸情况,亦可以通过双球实现二次缓冲,尽可能降低旋转瓶中的旋蒸液直接冲入冷凝装置和接液瓶中的几率,可以有效防止爆沸、减少试样的污染。该装置结构理论上有助于提高防溅缓冲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目前的旋转蒸发仪规格有限,采用该结构后,中部连接部分长度增加较多,对配套的仪器也需要大量调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防溅球不能有效避免暴溅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本方案通过缓冲板的设置,使飞溅的液体受到阻碍而回流,再通过防溅管顶端的防溅作用,达到双重防溅效果。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包括与球体连接的出气口、防溅管和进气口,所述的防溅管下段设置有缓冲板,蒸发液体经过该缓冲板后流向防溅管顶端。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缓冲板中部向上成弧形凸起。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溅管上设置有腰弧段,该腰弧段侧壁向外弧形凸起。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板位于腰弧段的上侧。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板为开设有通孔的多孔板。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板为砂芯滤板。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球体是由内壁层和外壁层形成的双层球体结构。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壁层与外壁层之间为真空层。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溅管上设置有回流口,用于球体内液体回流至防溅管中。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防溅管下段设置有缓冲板,蒸发液体经过该缓冲板后流向防溅管顶端,由于缓冲板的设置,蒸发液体遇到该缓冲板后,流向及流速改变,飞溅的液体由于受到阻碍而回流;再通过防溅管顶端的防溅作用,达到双重防溅效果,防止旋蒸液喷溅到接液瓶的同时又防止了污染物流入旋转蒸发瓶,使用效果更好。(2)本技术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缓冲板中部向上成弧形凸起,即缓冲板中部朝向防溅管顶端的一侧凸起,在使用过程中,缓冲板上势必会凝聚有液体,通过弧形凸起设计,既能增加接触面积,缓冲板得到充分利用,又能够使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弧形壁快速向下流动,避免堵塞缓冲板。(3)本技术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防溅管上设置有腰弧段,该腰弧段侧壁向外弧形凸起,蒸发液体在受到缓冲板阻碍后,方向紊乱,同时腰弧段流通面积增加,流速减缓,易于形成涡流,飞溅液体动能部分会被消耗,有助于提高防溅效果。(4)本技术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在缓冲板的基础上,可以和双层结构球体的防溅球或者是带有回流口的防溅球相结合,达到防爆、减少球体积液等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腰弧段防溅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层球体的防溅球结构示意图;图4为带有回流口的防溅球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球体;101、内壁层;102、外壁层;2、出气口;3、进气口;4、防溅出口;5、进气口;6、缓冲板;7、腰弧段;8、回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包括与球体1连接的出气口2、防溅管3和进气口5,出气口2和防溅管3分别固定在球体1的两端,进气口5连接在防溅管3的下端。防溅管3一端位于球体1内部,并且端部封闭,在端部侧壁开设有防溅出口4。上述结构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溅球结构,使用过程中,暴溅的液体能够通过防溅出口4进入到接液瓶中。针对该问题,本实施例在防溅管3下段设置有缓冲板6,蒸发液体通过该缓冲板6进入球体1。防溅管3突出于球体1,其突出延伸段与出气口2连接,上述缓冲板6设置在防溅管3延伸段部分。缓冲板6可以是带有孔的多孔板,即在玻璃板材上开有多个通孔,蒸发液体能够透过缓冲板继续流动。由于缓冲板的设置,蒸发液体遇到该缓冲板后,流向及流速改变,飞溅的液体由于受到阻碍而回流;再通过防溅管顶端的防溅作用,达到双重防溅效果,防止旋蒸液喷溅到接液瓶的同时又防止了污染物流入旋转蒸发瓶,使用效果更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缓冲板6中部向上成弧形凸起。缓冲板中部向上成弧形凸起,即缓冲板中部朝向防溅管顶端的一侧凸起,在使用过程中,缓冲板上势必会凝聚有液体,通过弧形凸起设计,既能增加接触面积,缓冲板得到充分利用,又能够使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弧形壁快速向下流动,避免堵塞缓冲板。实施例3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防溅管3上设置有腰弧段7,该腰弧段7侧壁向外弧形凸起。进一步地,可设置缓冲板6位于腰弧段7的上侧。防溅管上设置有腰弧段7,该腰弧段7侧壁向外弧形凸起,蒸发液体在受到缓冲板阻碍后,方向紊乱,同时腰弧段流通面积增加,流速减缓,易于形成涡流,飞溅液体动能部分会被消耗,有助于提高防溅效果。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缓冲板6为砂芯滤板,即利用砂芯滤板代替多孔板。砂芯滤板相对于多孔板对于防止旋转蒸液时产生的泡沫具有很好的效果。实施例5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进一步改进:所采用的球体1是由内壁层101和外壁层102形成的双层球体结构,如果使用过程中内壁层101爆裂,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包括与球体(1)连接的出气口(2)、防溅管(3)和进气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溅管(3)下段设置有缓冲板(6),蒸发液体经过该缓冲板(6)后流向防溅管(3)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包括与球体(1)连接的出气口(2)、防溅管(3)和进气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溅管(3)下段设置有缓冲板(6),蒸发液体经过该缓冲板(6)后流向防溅管(3)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板(6)中部向上成弧形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管(3)上设置有腰弧段(7),该腰弧段(7)侧壁向外弧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气口缓冲式防溅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位于腰弧段(7)的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晨易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益瑞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