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77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后置冷却塔、喷淋塔、引风机和除尘水箱。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利用后置冷却塔和喷淋塔的协同作用将炭化过程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快速高效的冷却,多次过滤最大程度地除尽了烟气中的粉尘和颗粒,能对烟气在排出前进行高效的净化,解决现有技术中烟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在整个结构中循环水塔和循环泵的设计能够在多个冷却设备中分别形成水的循环,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炭化炉用排烟结构
本技术涉及竹炭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
技术介绍
竹子炭化炉就是用来炭化竹子的设备,因为炭化的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与人体接触能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所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炭化炉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在这些烟气中含有较多的粉尘和颗粒,如在排出之前不对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即排出,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在炭化炉中产生的烟气温度很高,因此,也需要设计出一种高效的降温设备使得烟气在排出前能够得到快速高效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该设备能够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炭化装置烟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和如何快速散热降温的问题,设备简单,工作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后置冷却塔、喷淋塔、引风机和除尘水箱。进一步地,所述后置冷却塔包括盖板一、后置冷却塔本体和底部的水槽一,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内部的上端设有储气空间,在所述储气空间下方设有流通管道,在所述流通管道的外壁包覆冷却水,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内设有一隔断将所述储气空间和所述流通管道均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隔断将所述储气空间的左、右两侧分为进气空间和出气空间,所述隔断将所述流通管道的左、右两侧分为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的左侧与水泵一相连。进一步地,在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纵向的支撑梁板,所述水槽一内液面不低于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的底部出口处且不高于所述流通管道的底部开口处10cm。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与所述后置冷却塔的出气空间相连,所述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和设于所述喷淋塔本体顶部的盖板二,在所述喷淋塔底部设有水槽二,所述喷淋塔本体的左侧与水泵二相连,在所述盖板二的底部设有喷淋头。在所述喷淋塔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纵向的所述支撑梁板,所述水槽二内的液面不低于所述喷淋塔本体的底部出口处。进一步地,在所述水槽二的右侧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循环泵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水槽二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引风机为定制高压引风机。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水箱内的液面距离所述除尘水箱的盖板的高度不小于10cm,在所述除尘水箱的右上方连接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与外部烟囱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的左侧与一循环水塔相连,所述水泵一与所述循环水塔相连,在所述循环水塔顶部的水管口处设有喷淋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的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利用后置冷却塔和喷淋塔的协同作用将炭化过程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快速高效的冷却,多次过滤最大程度地除尽了烟气中的粉尘和颗粒,能对烟气在排出前进行高效的净化,解决现有技术中烟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在整个结构中循环水塔和循环泵的设计能够在多个冷却设备中分别形成水的循环,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炭化炉用排烟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后置冷却塔,2-喷淋塔,3-引风机,4-除尘水箱,5-过滤器,6-循环泵,7-排烟管道,8-循环水塔;11-盖板一,12-后置冷却塔本体,13-储气空间,14-流通管道,15-隔断,16-水槽一,17-水泵一;21-喷淋塔本体,22-盖板二,23-水槽二,24-水泵二,25-喷淋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对技术的技术特征进行有效的说明,所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定位词仅是为了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好的描述,不能看作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后置冷却塔1、喷淋塔2、引风机3和除尘水箱4。所述后置冷却塔1包括盖板一11、后置冷却塔本体12和底部的水槽一16,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内部的上端设有储气空间13,在所述储气空间13下方设有流通管道14,在所述流通管道14的外壁包覆冷却水,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内设有一隔断15将所述储气空间13和所述流通管道14均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隔断15将所述储气空间13的左、右两侧分为进气空间和出气空间,所述隔断15将所述流通管道14的左、右两侧分为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的左侧与水泵一17相连。当高温烟气进入所述进气空间后,首先自上而下进入所述进气管道中进行一道冷却,再由底部进入所述出气管道中自下而上流通进行二道冷却,最后从所述出气空间排出,该设计可使高温气体在所述后置冷却塔1内经过两道的冷却程序,冷却效果佳,冷却速度快。在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纵向的支撑梁板使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能够稳定竖立在所述水槽一内,所述水槽一16内液面不低于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的底部出口处且不高于所述流通管道14的底部开口处10cm。所述喷淋塔2与所述后置冷却塔1的出气空间相连,所述喷淋塔2包括喷淋塔本体21和设于所述喷淋塔本体21顶部的盖板二22,在所述喷淋塔2底部设有水槽二23,所述喷淋塔本体21的左侧与水泵二24相连,在所述盖板二22的底部设有喷淋头25。高温烟气的流通速度快,在经过所述后置冷却塔1的冷却过后往往还未能得到理想中的冷却净化效果,而经过所述喷淋塔2后,由于所述喷淋塔2内设有所述喷淋头25,可以显著增加散热面积,散热速度极快,所述喷淋塔2与所述后置冷却塔1的搭配使用即可尽快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在所述喷淋塔本体2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纵向的所述支撑梁板使所述喷淋塔本体21能够稳定竖立在所述水槽二内,所述水槽二23内的液面不低于所述喷淋塔本体21的底部出口处。在所述水槽二23的右侧设有一个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的一端与循环泵6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水槽二23相连;当高温烟气在所述喷淋塔2内被喷淋冷却之后,其内大量的烟尘颗粒会漂浮在所述水槽二23内,设计所述过滤器5对其内的水进行过滤后可去除所述水槽二23内的悬浮物,避免杂质进入到所述水泵二24内堵塞水泵,缩短所述水泵二24的使用寿命,额外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所述引风机3为定制高压引风机,普通的引风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造成引风效果差,烟气无法及时排出的情况,本技术所用的引风机为定制的高压引风机,引风效果好,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所述除尘水箱4内的液面距离所述除尘水箱4的盖板的高度不小于10cm,在所述除尘水箱4的右上方连接排烟管道7,所述排烟管道7与外部烟囱连通。在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的左侧与一循环水塔8相连,所述水泵一17与所述循环水塔8相连,在所述循环水塔8顶部的水管口处设有喷淋头,保证所述循环水塔8和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内的冷却水能够循环使用,有效节约水资源,且所述喷淋头可显著加快流入所述循环水塔8内的冷却水的降温冷却速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本技术所公开的炭化炉用排烟结构会与本公司的冷却塔配合使用,本公司的冷却塔上设有两根出气管道,一根出气管道会直接通入炭化炉的外炉内,另一根直接与本技术所述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结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后置冷却塔(1)、喷淋塔(2)、引风机(3)和除尘水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结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后置冷却塔(1)、喷淋塔(2)、引风机(3)和除尘水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冷却塔(1)包括盖板一(11)、后置冷却塔本体(12)和底部的水槽一(16),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内部的上端设有储气空间(13),在所述储气空间(13)下方设有流通管道(14),在所述流通管道(14)的外壁包覆冷却水,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内设有一隔断(15)将所述储气空间(13)和所述流通管道(14)均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隔断(15)将所述储气空间(13)的左、右两侧分为进气空间和出气空间,所述隔断(15)将所述流通管道(14)的左、右两侧分为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的左侧与水泵一(1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纵向的支撑梁板,所述水槽一(16)内的液面不低于所述后置冷却塔本体(12)的底部出口处且不高于所述流通管道(14)的底部开口处1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炭化炉用排烟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德宁胡正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墨钻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